当前位置 >  聚焦重庆

石柱大力发扬“五味”精神 以“五统五分”蹚出精准脱贫致富路

发布时间: 2021-04-19 14:07:03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张亚飞 刘玉珮 龙搏 | 责任编辑: 郭颖慧

image.png

石柱县建成全球最大莼菜蔬菜基地

image.png

黄连产品

image.png

小辣椒做成了石柱大产业 摄/聂广楼

image.png

中益乡村美景 摄/张吉川

“闲时打工、农时种树、家中迎客、红绿结合”。如今的石柱县中益乡华溪村,早已甩掉穷帽子,原先不善言辞的陈朋如今时常客串导游,向络绎不绝的游客介绍这里的脱贫历程。和土家乡亲一样,他和母亲马培清共同见证了两年来山乡的沧桑巨变。

两年来,这里不忘初心,演绎激情与豪迈。牢记殷殷嘱托,石柱坚决扛起脱贫攻坚重大政治责任,全县脱贫攻坚在深度、广度、精度上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标注了新的历史刻度。

两年来,这里砥砺奋进,谋求创新和突破。实干追逐梦想,石柱大力发扬蜂蜜甜、莼菜醇、辣椒辣、黄连苦、巴盐咸“五味”精神,创新开展“五统五分”工作法,感恩奔跑,尽锐出战、强力攻坚,蹚出了一条精准脱贫致富路。

拼搏绘就蓝图。截至去年底,石柱全县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累计实现85个贫困村、17541户63101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到零发生,农村面貌发生翻天覆地改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大力发扬“共酿蜂蜜甜”的团队精神

统筹扶贫力量、分线构建责任体系,形成“千钧重担众人挑”攻坚合力

蜂蜜味甜,是天然佳品,必须由无数只蜜蜂各司其职、团结协作才能酿造而成。

石柱县大力发扬“共酿蜂蜜甜”的团队精神,在市委主要领导任指挥长的中益乡脱贫攻坚指挥部示范带动下,统筹党政力量、社会力量、群众力量,分线构建起“组织领导、业务技术、监督问责”三大攻坚责任体系,推动形成了攻坚拔寨的强大合力。

——构建上下联动的组织领导体系。建立33个市管领导任组长的包帮攻坚小组、33个乡镇(街道)突击队、222个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组成的一线战斗队,形成了一条线指挥、一竿子到底的指挥协调体系。实行县委书记、县长双组长负责制,县委专职副书记牵头推动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建立县委常委负责分管行业扶贫工作机制,落实33名市管领导担任包帮攻坚小组组长,蹲点攻坚、现场指挥、全程督导,及时解决包帮乡镇脱贫攻坚重大问题。压实33个乡镇(街道)党委政府攻坚主体责任,强化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攻坚第一责任人职责。压紧一线战斗队责任,落实120名县级部门干部担任驻乡工作队员,选派869名各级干部担任驻村工作队员,明确4880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实现所有乡镇(街道)驻乡工作、所有涉农村(社区)驻村工作、所有建卡贫困户结对帮扶“三个全覆盖”。

——建立纵横协作的业务技术体系。成立党建、精神、产业、就业、交通、水利、健康、住房、教育等16个行业扶贫指挥部,组建33个乡镇(街道)业务小组,精准谋划指导、协同作战推进行业扶贫工作,在每一个行业都筑起了牢不可破的坚实防线。落实16名分管县领导担任行业扶贫指挥部指挥长,牵头制定行业扶贫规划并组织实施,及时解决行业扶贫重大问题。压实16个行业主管部门和关联部门责任,督促指导乡镇(街道)落实行业扶贫政策,全面解决行业扶贫短板弱项。每个乡镇(街道)抽调2名—3名精干人员充实到业务小组,负责抓好各乡镇(街道)脱贫攻坚业务工作;每个村(社区)配备1名—2名扶贫业务干部,负责全村(社区)扶贫业务指导、具体落实,实现所有村(社区)业务干部全覆盖。

——建立贯穿全程的监督问责体系。建立5个片区督导组和监督执纪、责任落实、业务工作3个专项督查组,形成了严格逗硬、推动有力的督促督战体系。县“四大家”主要领导、县委专职副书记分别担任片区总督导,督促片区乡镇(街道)脱贫攻坚工作,解决片区扶贫重大问题。监督执纪专项督导组紧盯脱贫攻坚政治责任落实、扶贫领域腐败问题以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从严查处、从严问责,确保扶贫领域风清气正。责任落实专项督导组聚焦乡镇(街道)、业务部门、村(社区)落实攻坚责任情况,定期不定期督查,并将督查情况纳入年终考核,确保攻坚责任落实。业务工作专项督导组强化政策业务培训,常态化开展扶贫业务督导,确保扶贫政策落地落细落实。

大力发扬“涵养莼菜醇”的较真精神

统筹扶贫政策、分类落实帮扶措施 筑牢“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硬底

莼菜味醇,醇则纯真,是水中锌王,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极为苛刻较真,必须在水质达到饮用标准以上的优良生态环境中才能自然生长。

石柱大力发扬“涵养莼菜醇”的较真精神,创新建立“1353”动态监测处置办法(每月对“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开展1次排查,对排查出来的问题,专线直报县领导小组,第一时间掌握情况、及时督促整改,另一条线同步反馈给乡镇,由乡镇3个工作日内核实解决,无法解决的次月5日前报县指挥部,指挥部3个工作日内形成整改方案限期整改销号,构筑起防止返贫的制度防线)和“三查四看五促”工作法(“三查”:核查对象、帮扶、退出是否精准;“四看”:查看吃穿及饮水、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稳是否有保障;“五促”:促进责任、政策、工作、项目及资金管理、问题整改落实到位),统筹中央、市级扶贫政策,打好县级政策“补丁”,分类落实“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保障、基本医疗保障、住房安全保障”到户到人帮扶措施,切实把政策含金量转化为贫困群众获得感,真正做到了“两不愁”真不愁、“三保障”全保障。

——“两不愁”政策到户到人。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建立健全贫困户、企业、村集体利益联结机制,每个贫困村都有1个—2个稳定增收产业,每个贫困户都有1项以上增收项目,全县乡乡有扶贫产业、村村有增收项目、户户有致富门路。深入实施就业扶贫,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扶贫车间吸纳、跨区域用工对接等方式,促进22957名贫困群众转移就业。强化社会兜底和临时困难救助保障,将3101户6091名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纳入低保兜底,实施临时困难救助11791人次3093万元,实现所有贫困群众不愁吃、不愁穿。

——义务教育保障到户到人。精准控辍保学,全面摸清辍学失学孩子底数,制定出台5个县级教育资助“补丁”政策,累计资助贫困家庭学生56.14万人次3.75亿元,义务教育适龄学生入学率100%、巩固率100%,无一名适龄学生因贫失学辍学。用心用情助学,组织4193名教师与9456名贫困家庭学生结成帮扶对子,扎实做好结对帮扶、送教上门、真情关爱等工作。改善条件优学,提升农村学校办学条件,疫情期间全面解决贫困学生上网课缺智能手机、缺网络信号、缺手机流量等困难,做到全县所有贫困学生停课不停学。

——基本医疗保障到户到人。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加强5G技术在远程医疗、县域医共体、健康扶贫等领域的运用,推进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现贫困群众有地方看病。健全医疗保障体系,构建“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商业补充保险+医疗救助”保障体系,累计救助贫困病人57.67万人次1.66亿元,贫困人口住院合规费用自付比例9.94%,慢特病门诊合规费用自付比例10%,大病救治率达100%,实现贫困群众看得起病。强化医疗卫生服务,建立“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制度,为每个贫困户确定一名家庭医生、量身定制健康档案,在家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100%,实现贫困群众看得好病。

——住房安全保障到户到人。精准落实危房改造政策,统筹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旧房整治提升,改造农村C级危房8718户、D级危房3611户,旧房整治提升15000户,全面实现无人住危房、危房不住人。精准推进易地扶贫搬迁,严格按照标准建成集中安置点6个,搬迁安置1854户6636人,有效解决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问题。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有序做好搬迁群众产业发展、就业创业、基本公共服务、社会融入等工作,实现贫困群众一步住进安稳房、逐步过上好日子。

大力发扬“不怕辣椒辣”的斗争精神

统筹各方资源、分域补齐短板弱项 破解区域性整体贫困难题

辣椒味辛,是餐桌佳肴,必须不怕辣、辣不怕才能真正享受这一舌尖美味。

石柱县大力发扬“不怕辣椒辣”的斗争精神,统筹人、财、物等各方资源,以攻克中益乡深度贫困堡垒为引领,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大涉农资金、帮扶资金整合力度,全力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三大领域短板弱项,推动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条件发生明显改变,有效消除了乡镇与乡镇之间、贫困村与非贫困村之间的贫困悬崖效应。

——基础设施到乡到村。深入实施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专项行动,2015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超过50亿元,实施扶贫项目超过6000个,乡镇(街道)、行政村、撤并村和有人居住的村民小组通达通畅率均达100%,集中供水率达88.5%,如今水泥路修到了村村组组,人行便道通到了家家户户,家家喝上了安全水,户户通上了安全电,村村连上了互联网。在市委办公厅扶贫集团的倾情帮扶下,深度贫困乡中益乡坚持规划先行,打捆实施交通、水利、民生及社会治理等6个项目包,逐一落实市管领导、乡党委班子成员联系项目包制度,推动全乡基础设施大变样,乡亲们纷纷竖起大拇指,再也不用过着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日子,再也不用发愁果子蔬菜烂在地里卖不出去,再也不用担心用水用电和通讯不稳定。

——公共服务到乡到村。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滚动实施重点民生实事,积极推动教育、医疗、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向村组延伸,切实加强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和寄宿制学校建设,成功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扎实推进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和标准化设备配备,深入推动乡镇物联网建设,大力实施广播“村村响”和电视“户户通”工程,实现所有乡镇村文化中心、流动文化服务进村入社、物联网服务配送乡镇“三个全覆盖”,农村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环境整治到乡到村。按照“政府主导、村民主体、社会参与、分类施策、试点示范带动”的思路,扎实开展清垃圾、清杂物、清残垣断壁、清庭院、清违章建筑“五清行动”,大力推进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文化“五化行动”,深入推进改厨、改厕、改地坪、改风貌、改危房、改习惯“六改行动”,全县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2.8%,场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90%以上,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率达83.5%,成功创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4个,建成国家级传统保护村落3个,农村人居环境考核长期位居渝东南渝东北17个区县考核组前列。

大力发扬“敢吃黄连苦”的苦干精神

统筹当前长远、分步夯实产业根基 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产业衔接

黄连味苦,是名贵中药材,必须经过长达5年的辛苦种植才能达到最佳药效。

石柱县大力发扬“敢吃黄连苦”的苦干精神,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最根本最直接的衔接举措,统筹当前能增收与长远可持续,分步推进“调结构、延链条、建机制”,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切实强化了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的产业支撑。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根据市场需求和群众种养习惯,规划打造城周休闲观光农业圈、高山生态农业带、中山特色农业带、沿江高效农业带,在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严防死守耕地红线、粮油菜生产稳中有增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撂荒地、荒山荒坡、退耕还林,着力构建以30万亩生态中药材、30万亩绿色果蔬种植、30万群中蜂、30万头生猪养殖“4个30万”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体系。目前,全县共发展以黄连、黄精、天麻为重点的中药材31.1万亩,以辣椒、莼菜、李子为重点的绿色果蔬30万亩,养殖中蜂13.8万群,出栏生猪23.9万头,实现有条件的贫困户产业全覆盖,带动12650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大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接二连三”,着力延长价值链、拓宽增收链。择优发展以绿特农产品精深加工为重点的康养消费品工业,引进培育127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帮助6000余人实现就地就业。差异化打造乡村旅游业态,发展黄水人家1200家、森林人家110家,兴办农家乐1451家、乡村民宿54家,带动6000余户贫困户吃上“旅游饭”。加快发展农村电商,搭建“远山结亲”平台,解决贫困群众农产品销售难题,帮助5000余户贫困户实现增收。

——建好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改革引领作用,探索推广股权、基金、信贷、旅游4种资产收益扶贫模式,用好用活涉农财政资金、产业扶贫专项基金、信贷风险补偿金,通过财政资金折股量化入股、有偿借用专项基金、扶贫信用贷款等方式撬动经营主体发展产业积极性,经营主体按政策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实行固定分红和效益分红,带动1.16万户贫困户增收。围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进培育经营主体149家,健全完善土地入股、订单帮扶、返承包等利益联结模式,带动5174户贫困户增收。

大力发扬“尝遍巴盐咸”的奋斗精神

统筹党建优势、分层激发内生动力 凝聚奋力奔跑的精神力量

巴盐味咸,是提鲜调料,古代巴盐销楚造就了穿越千年的“巴盐古道”文化,必须由盐夫们通过艰难跋涉和不懈奋斗才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

石柱县大力发扬“尝遍巴盐咸”的奋斗精神,统筹基层党建引领优势、志智双扶激励作用,充分激发“基层组织、党员干部、能人业主、贫困群众”四个方面的动力活力,推动形成了奋力奔跑的强大精神力量。

——基层组织领着跑。聚焦配强“领导羊”、充实“后备军”、选优“带头人”、走好“创新路”持续发力,全覆盖整顿85个贫困村党支部,调整不合格不胜任村(社区)党支部书记42名,培育党员致富能手582名,回引本土人才365名,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明显提升,在脱贫攻坚、基层治理中的引领作用充分彰显。中益乡在7个村设立和为贵、贵在和的“贵和”工作室,明确法律咨询员、便民诉讼联络员、司法调解员、驻村(社区)警务员、工作室管理员、总协调员“六员”和户长、院落长、网格长、村长、派出所所长、乡长“六长”开展人民调解,实现矛盾不上交、纠纷不出村。华溪村以党支部服务力凝聚干群向心力,构建“村集体+公司+农户”互需链、“党员+农户”亲情链、党员责任链“三链共生”;以党支部创造力积聚发展新动力,持续深化“三变”改革;以党支部引领力汇聚群众幸福力,实施甜蜜家庭、甜净院落、甜美乡村“三甜行动”,探索形成“三三”联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经验做法。三河镇大林村设立“和美”工作室,发挥家长、院落长、网格长、和美工作室长“四长”作用,调处化解矛盾纠纷,形成人和善、家和乐、院和睦、村和谐的“四长促四和”机制。目前,“贵和”“和美”工作法、“三三”联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经验已在全县全面推广。

——党员干部带头跑。牢固树立在脱贫攻坚一线选人用人的鲜明导向,把脱贫攻坚纳入县管领导班子实绩考核,推行市管领导、县级部门、乡镇(街道)、驻村工作队、帮扶责任人量化打分、“连坐”考核,强化考核结果刚性运用,累计提拔、重用脱贫攻坚一线优秀干部分别达到126人、38人,占同期提拔、重用干部人数的42.5%、36.7%,表彰脱贫攻坚先进集体108名、先进个人415名,59名干部因违规违纪受到党纪政务处分,激励和倒逼广大干部对脱贫攻坚入脑入心、用情用力、抓紧抓实,真正做到群众不脱贫、决不下火线。

——贫困群众主动跑。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扶贫夜校、梦想课堂、乡贤讲理堂等宣传阵地,全面开展领导干部讲时事政策、专家学者讲科学理论、第一书记讲社情民意、道德模范讲典型故事、致富能人讲致富门道、群众自己讲理想感想“六位一体”宣传宣讲,积极推广乡风文明积分激励制度,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十抵制十提倡”、文明生活进农村等活动,如今全县广大贫困群众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等不靠、自立自强,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挪穷窝、挖穷根、换穷业,形成了自力更生、辛勤奋斗、努力奔跑的生动局面。

——能人业主帮着跑。聚焦激活人、地、钱三要素,坚持以政府引导搭平台、社会化集资聚合力、项目化带动为突破口,积极引进有情怀、想干事的业主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发展,建立完善资金扶持、结对帮扶、税费帮扶、权益保护等机制,合理利用农村资源、涉农资金、惠农政策,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发展壮大资源开发型、资产经营型、资金投入型、生产服务型、生活服务型、劳务服务型、电子商务型“七型”集体经济,实现229个涉农村(社区)集体经济项目和经营性收入全覆盖,历史性消除村集体经济收入“空壳村”。(张亚飞、刘玉珮、龙搏、图片除署名外由石柱县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