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地方传真

重庆潼南电力丰碑:三块石电站

发布时间: 2021-05-07 16:39:45 | 来源: 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入夜的潼南被红的、绿的、黄的街灯点缀得五彩缤纷,眺望远处,美丽的涪江大桥,将璀璨的灯光照映在江面,涪江也不吝啬,荡起涟漪,将城市夜景渲染得更加美丽,滋润着勤劳勇敢的潼南人。

image.png

涪江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壤,养育着世世代代的潼南人,他们敬爱涪江,合理利用母亲河带来的馈赠,莲花大桥下的三块石电站就是潼南人合理利用涪江水资源的最好见证。

1953年元旦,潼南火电厂1台53千瓦的煤气发电机正式投产,梓潼城关亮起第一盏电灯,潼南结束无电历史。

当时的潼南火电厂装机小,所发电力仅白天供米厂、印刷厂用电,夜晚供县城机关、学校和少数商户使用。1958年3月始,潼南开始利用丰富的水资源建设水电,1959年—1971年间,先后建成二滩水电站、太安电站和高肯一、二电站。1977年,潼南电网小水电装机总容量仍然只有2300千瓦,全县大部分农村仍处于油灯照明、碓窝冲米的时代,电力供应矛盾突出,严重制约了潼南的经济发展。

image.png

工人正在运输石块

为尽快摆脱困境,饱尝缺电之苦的潼南人奋起直追,1976年6月,潼南县委在三届五次全委会上作出了关于建设三块石电站的决议,从全县各乡镇抽调而来的五万民工齐聚涪江,在上至新林三块石,下至东风莲花寺的战线上安营扎寨、开山辟石、拦河筑坝。

“煤油灯下战涪江,海椒盐巴下干粮。”鏖战三年,人工开挖土石方447万立方米,建成长466米、高10.7米的拦河大坝和全长15.2公里的人工运河以供电站引水发电。

1979年9月,三块石电站1号机组投产发电,装机3200千瓦,1983年,2号机组投产发电,装机3200千瓦。1983年8月17日,潼南实现56个乡镇全部通电。至此,潼南从缺电县一举成为余电县。

image.png

潼南火电厂厂房旧址

三块石电站,是一座历史丰碑,记录了老一辈潼电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办电的创业历程。

经济发展,电力先行。如今的潼南电网,供电能力已由改革开放前的2300千瓦提高至31.56万千瓦,年供电量也从500万千瓦时提高到11.43亿千瓦时。国网重庆潼南供电公司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桥头堡城市建设,构建了坚强可靠的电网支撑和优质的供电服务,当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电力先锋。(李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