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两地两区”目标为引领 走出符合长寿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国内最大的天然气制蛋白质项目、最大的超临界气凝胶项目等相继落户长寿;万顺温泉康养度假小镇加快建设、云台清迈良园乡村旅游二期—云涧山水项目加快建设;重庆港主城港区长寿胡家坪作业区二区团山堡罐区项目即将建成投用、重庆东部专业市场群继续建设完善;渝长高速公路扩能项目即将建成通车、长寿慢城功能持续完善……
自去年以来,一大批涉及产业发展、商贸物流、文旅休闲、城乡统筹发展的重大项目相继签约、开工或加快建设完善。这是长寿区朝着“两地两区”目标奋力迈进的铿锵步伐。
2020年,区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正式确立“十四五”时期至2035年建设“两地两区”的发展目标,即建设国家级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业基地、长江上游国家级特色商贸物流基地、都市康养休闲旅游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那么,“两地两区”目标提出的背景是怎样的、有何重大意义、怎样建设“两地两区”、当前要开展哪些工作?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走访了相关部门负责人。
“‘两地两区’目标符合中央的部署、符合市委的要求,切合长寿自身发展实际。”区委办公室副主任、区委研究室主任吴权平表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党中央着眼全局和长远发展作出的战略部署。市委五届八次全会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明确提出建立健全“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机制,要求重庆主城都市区加快打造产业升级引领区、科技创新策源地、改革创新试验田、高品质生活宜居区,支持长寿等4个区率先实现与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着力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健康产业集聚区、消费品工业高质量集聚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从长寿自身发展来看,“十三五”末,长寿已全面建成“三地一中心”。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亟需新的发展目标引领全区上下团结奋斗、砥砺奋进。
吴权平说,“两地两区”目标充分体现了市委对长寿新的发展要求和目标定位,也是区委在深刻把握长寿发展规律、发展阶段,并在综合研判、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确立的,是未来长寿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主抓手、主路径。从旗帜鲜明讲政治的角度看,建设“两地两区”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要求的实际行动,建设“两地两区”是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大框架下进行谋篇布局的,蕴含了“从全局谋划一域”和“以一域服务全局”的辩证逻辑。从凝心聚力抓发展的角度看,建设“两地两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建设“两地两区”符合长寿区情实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有利于推动长寿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从坚持不懈惠民生的角度看,建设“两地两区”是顺应长寿人民所期所盼的重要体现,建设“两地两区”是为了打造高质量发展集聚区、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更好满足长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展望“两地两区”建成后的美好蓝图,吴权平说,建设“两地两区”,加快率先同城化发展,是为了打造与中心城区功能互补、融合互动的高品质新城,既可以纾解中心城区功能,又可以促进“一区两群”协调发展,预计五年见成效、十年大跨越、十五年决胜收官。届时,刚好是2035年,长寿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将展现更大作为。
建设“两地两区”关键是要开好局、起好步。区发改委主任蒋发平表示,今年的重点工作就是要确保“两地两区”建设迈好第一步、同城化建设见到新气象。在建设国家级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方面,要不断提高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巩固提升钢铁冶金、化工医药产业,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产业,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大力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全力做大消费品产业,确保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超过1200亿元。在建设长江上游国家级特色商贸物流基地方面,要高标准建设长寿港,启动建设兴港大道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积极争取重庆港水运口岸扩大开放长寿港区,加快建设专业市场群,四大百亿级专业市场群全面完成年度发展目标,再引进一批专业物流企业落地,确保全年物流货运量达到1亿吨。在加速建设都市康养休闲旅游区方面,要积极推进五华山旅游环线、万顺温泉小镇等旅游项目建设,积极发展医康养经济,积极发展康体经济,联合川渝有关方面共同举办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体育赛事活动,确保文旅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4%。在加速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方面,要加快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大力推进桃东路棚户区改造,继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全面完成城市品质提升、增园添绿等各项工作任务,不断提升城市智慧化水平,城市建成区面积增加2平方公里,大力实施六个“十万”工程,做强做优“1+4+N”长寿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确保农业总产值增长5%。(李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