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联合发布新一期《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2030年农业展望》。报告指出,距离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最后期限只有不到10年时间,各国政府需要加倍努力实现全球粮食安全和环境目标。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2030年农业展望》封面 ©FAO
可持续发展目标有望在未来十年取得进展,但前提是全球可以从新冠疫情中快速恢复,同时天气条件和政策环境能够保持稳定。然而,过去一年来,新冠疫情造成巨大破坏,世界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渐行渐远,因此亟需关注对农业粮食体系产生影响的各项决定因素。
《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2030年农业展望》评估了40种主要农业和渔业产品今后十年在地区、国家和全球层面的前景,并形成供政策制定者参考的共识意见。《展望》报告对影响农业粮食市场表现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并支持开展前瞻性政策分析与规划。《展望》基线预测立足现有政策,提出预期趋势,着重指出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而需进一步努力的领域。
乌克兰克拉斯内:粮食丰收。 ©FAO
全球人口不断增长,确保粮食安全和膳食健康仍是一项艰巨任务。未来十年,全球农产品(包括食用、饲用以及用作燃料和工业原料)需求增速预计将略低于前十年,但仍将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长。未来需求何去何从,包括人口趋势变化、富裕国家和诸多中等收入国家逐渐用禽肉替代红肉、南亚地区人均乳制品消费日趋旺盛等各项因素,预计都会对此产生影响。
可持续生产力增长是关键
全球人口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85亿,以可持续方式提高生产力是为不断增长的人口满足粮食需求的关键所在。在面向2030年的全球作物预期产量增长中,预计87%得益于单产提高,6%源于土地使用规模扩大,7%来自复种指数的提高。同样,畜牧业和渔业产量也将增长,其中大部分预计来自生产力的提高,而对新兴经济体和低收入国家而言,畜群规模扩大也将大大提高畜牧业产量。
贸易将继续对全球粮食安全、营养、农业收入和农村脱贫产生关键作用。全球平均而言,各国国内粮食消费约20%依靠进口。展望2030年,进口量预计将占近东和北非地区国内粮食总消费的64%,而粮食出口预计占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农业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以上。
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及经合组织秘书长马蒂亚斯·科尔曼共同发布《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2030年农业展望》©FAO
经合组织秘书长马蒂亚斯·科尔曼和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在报告前言中强调:“我们面临着难得机遇,可以让农业粮食部门走上可持续、高效和韧性发展的道路”,“如果不加倍努力,零饥饿目标就无法实现,农业温室气体排放也将进一步增加。实现农业粮食体系转型刻不容缓”。
未来10年,尽管单位产出排放量(生产碳强度)预计将大幅下降,全球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预计仍将增加4%,主要归因于畜牧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在全球范围内,预计未来十年食物供应总量将增长4%,达到每人每天3000多卡路里。由于城市化发展和女性就业率上升,加工食品和方便食品的消费相应增加,外出就餐也越来越普遍,预计人均脂肪消费量在主要食品类别中增速最快。新冠疫情暴发造成入不敷出和食品价格上涨,更是加剧了上述趋势。
高收入国家的人均食物供应已达到很高水平,预计不会大幅增长。然而,随着收入提高和膳食偏好发生变化,消费者会减少主食和甜食的摄入,转而食用更多高价值食品,主要是水果和蔬菜,其次是动物源性食品。
联合国粮农组织田间学校为肯尼亚农民提供禽类喂养及疾病预防相关培训。©FAO
在低收入国家,食物供应量预计将增加3.7%,增幅相当于每人每天89卡路里,主要由主食和甜食组成。因为经济拮据,动物源性食品、水果和蔬菜消费增幅有限。由于收入较低,撒哈拉南部非洲人均动物蛋白消费量预计将略有下降,按照目前的趋势,这一区域主要粮食商品的自给率预计到2030年将有所下降。
从中期来看,天气、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人口和膳食结构的变化、技术发展和政策走势将左右粮食和农产品价格。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过去一年大幅上涨,但在上涨之后预计会有一段时间的回调。《展望》预测,实际食品价格将重拾逐渐下降态势,与需求增长放缓和生产力预期提升相一致。
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图,其中橙色为名义价格指数,蓝色为实际价格指数。©经合组织/粮农组织《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2030年农业展望》,经合组织农业统计(数据库)。
《展望》侧重于分析中期趋势,而农产品市场短期价格则可能会因各类因素发生波动。例如,能源市场的走势可能会影响农产品作为能源原料的价格。一些国家在谷物市场上的份额不断增加也会引发价格大幅波动,同样会造成预测价格和实际价格之间的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