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京举办
5年间学会工作扎实推进、卓有成效
“十四五”期间,处于转型与价值提升期的我国食品工业将面临重大战略调整,优势和特色将更加鲜明,科技与产业界的创新发展将面临更高水平的提升。10月26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在北京召开的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来自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科协、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相关部门的领导,陈君石、孙宝国、陈坚、任发政等多位食品界院士出席大会。
本次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了由149名理事组成的第七届理事会,孙宝国当选为新一届理事会理事长,邵薇、朱蓓薇、吴清平、陈坚、任发政、丁钢强、李宁、金征宇、石维忱、谢明勇、路福平当选为副理事长,聘任陈铮为秘书长。新一届理事会集中了食品科技、企业及管理层的优秀代表,拥有6名中国工程院院士,科研及大专院校代表占总人数的61.1%,显示了学会鲜明的学术属性。全国及省市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21名,具有高级以上职务资格的人员占全体理事的88.6%,体现了学会理事会成员的高素质及人才荟萃的权威性。科技与产业界代表人数比例为91.9%,充分体现了学会新一届理事会在食品科技与产业引领上的聚集。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长孟素荷在会上向大家多年来对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她谈到,学会理事会已持续聚集起一支中国食品科技与产业界的人才优势队伍,这支队伍铸就了中国食品科技的辉煌,托起了中国食品科技的明天。孟素荷指出,食品科技界应在现有的高原上,隆起一座又一座各具特色的高峰。未来,我们要横比,不要纵比,要向国际一流水平看齐。相信学会在孙宝国院士的带领下,将会把中国食品科技带上另一个高峰。“后疫情时代,既有如歌的岁月,也会面临更多的挑战,我们仍要不辱使命,做得更好。”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邵薇代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在会上做了第六届理事会工作报告。第六届理事会五年间,在全体理事的大力支持下,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适时调整工作思路,强调与国家整体目标相对接,强化在智库品牌建设、学术创新引领、人才梯队建设、国际影响力提升、惠民科普传播等重点领域的相关工作,同时加强自身建设,着重于党建强会和内部治理,有效夯实了学会未来发展的基础和格局。通过多年的积累,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在全球食品界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食品科技社团,拥有重要影响力和话语权。
报告指出,在中国科协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的领导下,在全体理事与各级领导的支持下,本届理事会期间学会工作扎实、有效,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党建引领,保障学会可持续发展
学会按照党中央的指示要求,在中国科协科技社团党委直接领导下,成立功能型党委,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实现党的组织对学会工作的全覆盖。严格执行学会党委前置审议理事会决策重大事项程序,做到依法依规办会。学会党委倡导学习老一辈科学家爱党、爱国,不畏艰苦,甘于奉献的科学精神,用科学精神凝聚广大食品科技工作者,践行责任与担当。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期,学会多位党员理事主动请缨,冲在抗疫前线,助力复工复产。学会党委在学会治理方式、方法上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思想引领和组织保障作用,以党建引领创建一流学会,推动学会事业可持续发展。学会党委倡导科技志愿服务精神,充分调动学会专家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志愿服务工作。在建党百年之际,学会组织专家带领百余名师生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红色足迹,在江西赣州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普、企业调研及党建活动,助力地方经济、地方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推进学术繁荣和产业创新,占领学术高地
学术交流是学会的“立家之本”,也是展现学会实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平台。本届理事会期间,以“科技与产业深度对接”为特征的学术交流活动更加活跃而务实,形成以年会为核心,以方便食品和益生菌为代表的行业会议和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为主干,以多个专题研讨会为分支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以需求为导向,借助学科交叉和跨界融合,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并结合专家资源优势,凝练和发布重要科学问题和科技界共识,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第一,年会品牌影响力提升,已成为“亚洲食品交流第一会”。2016-2020年期间举办的五届年会,吸引了总计超过1.2万人次参与。与2010年相比,2020年的参会人数和提交论文数量均增长了近5倍,举办了150余场各具专业优势和特色的专题会议,充分展示了中国食品科技的整体水平和科企对接的风采,凝练和解析了中国食品工业在健康转型中的科学问题及面向未来的战略思考。第二,以需求为导向,通过多种途径和创新方式,搭建不同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服务于产业、企业和区域创新发展。五年来学会持续培育以方便食品和益生菌行业为代表的行业品牌会议——中国方便食品大会和益生菌与健康国际研讨会,对产业界形成了强大的磁场。五年间,5000余人次行业代表深度参与,为科技界与产业界搭建了一个现场互动、促进需求对接的良好平台。同时召开了数十场高端专题研讨会,通过产学研合作,转化科技成果和夯实科技支撑。学会自2010年起,与国际食品科技联盟(IUFoST)共同主办国际食品安全与健康大会。十余年来,借助庞大的国际“朋友圈”,邀请了300余人次国际专家参与其中,为形成中国食品安全领域的“国际高端智库”做出了重要贡献。第三,凝练和发布重要科学问题,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学会多年来深耕十余个食品分行业,在引领行业发展中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第一驱动力作用。发布益生菌行业科学共识与产业发展焦点;发布方便食品产业发展报告、科学问题与创新趋势;发布乳品与儿童营养共识。第四,《中国食品学报》(以下简称《学报》)学术水平与学术地位稳步提升。五年来,《学报》以创办一流学术期刊为目标导向,坚守质量第一的办刊宗旨,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可,目前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农业核心期刊、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精品科技期刊(连续4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等。
以承接政府项目为抓手,形成强大磁场
本届理事会期间,学会充分发挥科技优势,整合智力资源,紧密围绕食品工业的发展需求,在顶层设计与战略研究、食品安全风险交流、行业前沿科技问题、重要标准法规制修订等方面开展一系列务实有效工作。相继承接了科技部、工信部、卫健委、市场监管总局、中国科协等政府相关部门的百余项项目,逐渐形成以科技为优势的智库格局。学会通过政府项目的持续深入开展,成为有效连接政府、科技界与产业界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不断扩大学会的磁场,聚集更多优势资源促进中国食品工业的创新发展。
第一,以持续的战略研究,支撑行业顶层设计。学会自2014年开始,在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的支持下,作为牵头单位开展年度《食品工业发展报告》的编写工作,至今已持续8年。学会多次参与中国科协等政府部门的战略研究项目,以深入的行业分析和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促进产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性视角,密切关注国内外政策、经济、社会等环境变化,对应开展深入的战略研究。如,2020年疫情发生后,学会即刻开展疫情及后疫情时代食品工业的战略研究,并承接了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后疫情时代食品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研究”项目,探讨后疫情时代制约食品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存在的科学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未来食品科技服务于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二,以“科技界共识”强化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形成聚变式效果。学会自2014年开始,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支持下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解析项目,已组织权威专家800余人次针对220个食品安全热点和焦点进行了科学解读。在食品安全风险解析项目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学会持续拓展和延伸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内容和形式。包括自2016年启动的食品安全消费提示项目,至2021年,已连续开展六期,撰写和发布了总计200余篇消费提示。面对中国食品安全难度最大的风险评估与风险交流工作,学会以政府项目为契机,以“科技界共识”的方式有效切入,经过8年持续深入的推进,已促使中国食品安全的整体工作思路由危机应对转向风险预防。
第三,提升标准领域科技界话语权,规范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本届理事会期间,学会主持和参与了20余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加强食品科技界对标准制定的支撑力度。对于科技界与行业所反应的相关标准问题,学会也给予了及时、专业的科学建议,并向政府相关部门反馈,予以有效推进。同时,于2020年首次开展团体标准的制定工作,制定《植物基肉制品》等十余项团体标准,力争反映行业共识。
抓住热点和焦点,发挥科技引领作用
本届理事会期间,学会充分发挥科技和专家资源优势,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的视角,捕捉行业热点和焦点。比如在全球低碳减排和营养健康热潮下,植物基食品产品异军突起,成为食业新风口,学会将大豆食品分会更名为植物基食品分会,从宏观政策、营养特征、加工工艺、产品开发、标准法规等方面助力行业行稳致远;在休闲食品行业呈现快速增长势头时,学会带领休闲食品分会站在产业创新前沿,依靠科学家的智慧与坚守,有效破解行业发展中面临的“瓶颈”与挑战,用科技支撑产业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而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学会也第一时间发挥科技优势,团结科技界与产业界,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后疫情时代科技支撑等方面有所作为,体现价值与担当。
以青委会工作为亮点,布局人才梯队建设
本届理事会期间,学会不断探索服务科技工作者的新途径。特别是以青委会为主体,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搭建了形式多样的交流平台。以学会青委会成员为“种子库”,全国多个地方学会的青委会纷纷建立,形成“以点带面”的效果,夯实了食品科技人才的后备力量。同时,学会通过青年人才托举项目,助力年轻“后浪”在科技强国路上“乘风破浪”。由此形成食品科技工作者既能够“仰望星空”,又可以“脚踏实地”的人才梯队。
第一,以青年科技工作者为主力,培育食品界未来。学会于2017年成立第三届青年工作委员会,吸纳了来自全国各大食品院校和企业的100余名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和企业家,成为学会人才队伍的后备军。五年间,先后与9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主办了26项/次学生创新活动,吸引了全国100余所高校的十余万名师生积极参与。富有青春活力的创新活动,在科技与企业、教学与实践有效对接的同时,亦为食品行业培育了未来。第二,举荐各层级人才,助力科技人才成长。学会非常重视中国科协及相关政府部门开展的人才举荐,包括两院院士候选人推选、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全国创新争先奖等。同时,也积极推荐中国科学家走向国际舞台,提升中国在国际的话语权。截至目前,由学会推荐并成功当选的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已达14位,占到国际食品科学院院士总人数的十分之一。第三,以科技奖励,拓宽科技工作者成长之路。学会以“科技奖励”为平台,为不同群体的科技工作者提供服务。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是于2006年经科技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准予登记的社会力量奖,下设6个专项奖,经多年培育,该奖项广受我国食品科技界、产业界的认可。本届理事会期间,共有23位科学家和1个群体获得CIFST科技创新奖突出贡献奖、29位青年科技工作者获得杰出青年奖、32篇论文获得优秀论文奖,118项成果分获技术发明奖、技术进步奖和产品创新奖的一、二、三等奖等奖项。
以数字赋能,夯实“大科普”格局
本届理事会期间,学会坚持“两翼”齐飞,以服务公众科学素质提升为主要社会职能,持续加大学会科普工作力度,不断推动科普工作创新发展。将“互联网+”理念充分运用到科普工作中,以“突出重点、夯实基础、创新探索、大胆实践”为工作思路,以青年科学家为主体,积极探索发挥学会联系专家广泛的优势做科普。充分利用新媒体、融媒体手段,最大限度发挥科普工作的传播和宣传功能,从科学理性的视角来积极应对舆情,正确引导舆论、化解风险,并打造了“食品安全进万家”“双百行动”等一系列科普品牌活动。第一,以媒体沟通会为抓手,形成正向的舆情引导。学会自2011年开始,每年组织科技界、工业界和媒体对年度食品安全热点进行筛选和科学解读,持续10年召开“食品安全与健康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累计邀请陈君石、庞国芳、孙宝国等业界知名专家120余人次,以强大的权威阵容,针对120余个热点进行了的科学解读,600余人(家)次媒体积极参与,用科学真相填补“信息真空”。第二,特殊时期及时启动应急科普,助力疫情防控。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时,学会积极响应中国科协迅速启动全国科普应急响应与联动机制,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针对疫情期间消费者的安全、健康饮食等备受关注且与公众需求密切相关的话题,撰写了10余期食品安全消费提示,为疫情防控提供科技支撑。第三,数字化赋能科普形式和内容,强化品牌建设。2017年,在中国科协的指导下,学会整合前期的科普资源,推出了“食品安全进万家”科普品牌,并陆续成功开展了食品安全进家庭、进校园、进工厂、进社区、进网络、进餐饮等多项科普活动。自“食品安全与健康科普——百名专家百校行”活动举办以来,已在全国40余所高校陆续开展科普讲座、科普竞赛等落地活动100余场。
组织建设立体化,支撑学会发展新格局
本届理事会期间,延续“理事会成员真正理事”的优良传统,以“有所不为方能有所为”的思路,通过调整工作布局,为促进科企对接及行业健康转型,夯实组织建设基础。在理事长办公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会议的工作流程下,理事参会率和参与度得到提升,体现了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科学家治会”的民主氛围。分支机构是科技与产业对接的主力军,站在产业创新前沿,面对新形势,积极转变思路,工作务实而有效。地方学会与学会工作形成互补,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上积极作为。学会秘书处工作体系和框架也日趋成熟,为学会保持长久的稳定与健康提供了支撑。此外,学会通过拓展服务覆盖面,积极吸纳会员,以期把中国食品科技和产业界最优秀的人才聚集到学会的旗帜下形成整体优势。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举办期间,还召开了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七届一次常务理事会会议、第七届常务理事会党员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