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安要融入大武汉,永葆红安红,这是我们全县人民的迫切期待!”10月28日,中国共产党红安县第十五次代表大会 上 传出喜讯: 实现条条大路通武汉;全力推进武红高速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木兰到红安市域铁路、武湖至红安市郊铁路前期工作;争取武汉轨道交通前川线、22号线向红安延伸;推动开通黄陂、新洲至红安的城际公交…… 一时间,红安大街小巷,纷纷热议,百姓热血沸腾。
县委书记 刘堂军 在党代会庄严宣布 :“ 当前,面对工业化与城镇化 ‘ 双加速 ’ 、产业发展与社会民生 ‘ 双提升 ’ 的繁重任务,红安县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在思想上找差距,在担当中谋破局,在突围中找出路,唯有拼搏赶超,红安别无选择,唯有融入大武汉,才能别开生面! ”
据悉, 未来五年,红安县将全面融入大武汉,将着力在交通一体、产业协作、科创协同、服务拓展、文化交融、要素循环、民生保障等领域取得更多实质性成果。在推进产业同链方面,加强与东湖高新区的合作共建,探索总部经济、飞地经济、联合招商等合作模式,构建研发、头部、融资、主链在武汉,制造、链条、投资、配套在红安的产业格局。在推进交通同网方面,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实现条条大路通武汉,打造半小时通勤圈;全力推进沿江高铁、武汉城市圈大通道、武红高速等重大项目建设,谋划推进武红高速北延线、高铁站站城一体等项目;加快推进木兰到红安市域铁路、武湖至红安市郊铁路前期工作,争取武汉轨道交通前川线、22号线向红安延伸,争取开通武汉经红安至麻城城际列车;推动开通黄陂、新洲至红安的城际公交;推进传化集团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打造现代物流基地。在推进民生同保方面,积极促进武汉城市圈公共服务共享、提质、扩面,加强与武汉的政务、教育、医疗、通 讯、合作;建立完善倒水、滠水等流域协同治理机制,推动建立上下游双向生态补偿机制,打造生态协作圈;建立区域文化旅游合作机制,努力将红安打造成为武汉的后花园和康养地。在推进规划同编方面,力争更多的红安事项和项目进入武汉红安同城化发展“笼子”;在推进科技同兴方面,以中国光谷·红安高新技术产业园为抓手,努力形成研发在武汉、生产在红安的科技创新转化联动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