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涟水梁岔镇:复兴涟西重镇 打造美丽梁岔

发布时间:2021-12-15 10:21:2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刘怿艺
分享到:
20K
Loading...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梁岔镇位于涟水县西部,全镇总面积69平方千米,耕地面积5.5万亩,辖2个居委会、13个村、115个村民组、10332户农户,总人口4.21万人。近年来,梁岔镇立足发展实际,以“复兴涟西重镇、打造美丽梁岔”为目标,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坚持走“特色发展、错位竞争”之路,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先后荣获“江苏省卫生镇”“全市信访工作先进集体”“全县跨越发展质量考核‘特别贡献奖’”等称号。

勇于担当作为,在“项目攻坚”上下功夫

按照“发展第一要务、工业第一战略、项目第一根本”要求,牢牢把好项目的安全环保关、质量效益关。围绕重点产业,紧盯重点环节,聚焦重点企业,认真谋划工业区整体布局,重点引进电子加工、机械加工等企业。今年来,梁岔镇先后招引亿元以上项目3个,5000万元项目2个,取得历史性突破。预计全年将新增工业开票2亿元,实现工业总量翻番,继续保持工业强镇跨越发展势头。

坚持创新发展,在“乡村建设”上下功夫

认真谋划“一横两纵”农业格局,紧紧围绕“创特色、增效益”主线,以费庄、黄安、卜圩三大片区建设为依托,加大资金投入,以项目建设带动现代高效农业快速发展。逐步形成费庄特色种植、黄安生态养殖、左圩芦笋种植、卜圩特色种养殖等农业特色园区。特别是围绕费庄片区建设,该镇党委紧紧抓住省重点扶贫片区这一政策良机,先后投入近2亿元,实现600余户农户集中居住,基础设施整体改善。同时,以富民增收为中心,以片区融合发展为抓手,成立片区二级党委,推动费庄、何圩和双楼三个村联动发展,全力招引推动“葡萄园”“葫芦园”“果蔬园”“芦笋园”等特色产业发展。“阳光玫瑰”葡萄一上市就被订购一空,小葫芦变身“金福禄”,还未采摘就有客商提前预定,费庄特色农业园区正逐步成为全县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

践行为民宗旨,在“有效治理”上下功夫

坚持人民至上思想,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和政协“有事好商量—‘码’上议”等实践活动,做好群众所急、所盼、所需的民生实事,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同时,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使命感持续抓好疫情防控、环境保护、农房改善、安全生产、矛盾化解等重点工作。

全面落实镇村两级调解员制度,主动化解矛盾纠纷。进一步完善“治+智”网格化管理体系,建立“一村一辅警、一村一法律顾问、一村一专职网格员、一村一红色代办员”机制,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作用,确保“民有所需、我有所应”。加强对人居环境综合治理的统筹协调,集中开展“三清一治一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打造费庄田园综合体为例,梁岔镇先后投入200万元对费庄老小区进行改造,包括道路硬化、修建下水道、铺设雨污管网等公共设施,使新老小区有机融合;同时新建文化墙、绘墙画、修亭台、栽绿化、安装体育设施等;结合费庄片区特色产业发展,让集中居住、特色种植、农产品加工、生态旅游融为一体。费庄村也初步实现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愿望,成为梁岔镇探索乡村振兴之路的排头兵。

严守纪律规矩,在“组织建设”上下功夫

坚持把中共中央、江苏省委、淮安市委、涟水县委决策部署摆在突出位置,不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持续推进基层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加强基层阵地建设,建好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充分发挥费庄片区联合党支部的带动作用,通过实施“产业一线党旗扬、富民壮村助百强”书记项目,探索“支部与产业融合,促进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新模式。不断完善“每周工作清单式管理”要求,量化工作指标,严格执行《一事一奖惩》工作制度,不断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乡村振兴不是空喊口号,梁岔镇将持续立足新起点、抢抓新机遇,勇于担当、创新实干,为经济社会发展新征程再建新功。(包正飞)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