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不减质—成师附小华润分校“双减”背景下数学组的作业设计

发布时间:2022-01-11 13:50:0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李梅  |  责任编辑:刘怿艺
分享到:
20K
Loading...

好的作业设计是推动和优化课堂教学的“兴奋剂”,它不仅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和升华,而且能让师生以最少的“量”达到最优的“效”,这才是双减背景下数学组所孜孜以求的作业设计。

科研引领,确立框架

为了让数学组的作业设计能够有效实施,老师们结合学校的大课题研究,把数学作业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作业。课前,根据教学内容需求,设计课前导学单,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储备必要的课前基础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课中,结合核心问题,设计相应的练习,引导学生思考、掌握教学内容;课后,根据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及易错点,设计变式补充练习,对知识进行查漏补缺。最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学习数学并会应用数学。

专家指导,达成共识

为了让数学组的作业设计更精益求精,学校邀请了专家对作业设计进行指导。在专家的带领下,大家在作业设计上达成了共识:学生的作业并不是做得越多就越容易学好,在合适的时间内学习“少且重要”的数学才是数学课的理想状态。在作业设计上,应该做到适切性、层次性和实践性。

实践验效,提升质量

数学组在作业设计上,边实践、边总结,形成了“两点做法”。一种是基础练习抓落实。精心设计分层练习,对应目标,突破难点。例如,四年级学习了运算律,除了设计基础练习,还对典型的易错题进行分层设计。这样的作业设计针对性强、层次分明,为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添翼;另一种是拓展练习联实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活动机会,不断提升数学的综合素养。比如三年级认识了周长之后,让学生在家里测量餐桌面、电视表面等日常生活中他们非常熟悉的物体的周长,或者测量自己的腰围、鞋底的周长。在这样的测量活动中,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也大大地提升了量感。

各年级部分作业设计 减负不减质

一年级“说”的作业

时间是辆小马车,一去不复返,孩子们在认识了整时、半时后,边拨边说,进一步巩固整时和半时的认识。

二年级“玩”的作业

贪玩好耍是儿童的天性,若将“学习”放在“玩耍”的对立面,学生就会对学习抵触,更不用说会喜欢上学习。所以在学生学习了购物后,老师们适时地开展了“小小商店”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买卖的过程中学会算钱、付钱和找钱,在实际应用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年级“测量”的作业

数学上抽象的概念可不少,想让小小的脑瓜儿更好地理解,还得注重动手操作,所以在学生认识了周长后,学校安排了测量活动,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加强对周长概念的理解。

四年级“制作”的作业

四年级的孩子们结合数学课的学习内容制作活动转盘、观看天气预报了解温度、小组合作设计小报等。孩子们既动手又动脑,感受了数学课的有趣和多彩,收获多多,快乐多多!

五年级“设计”的作业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数学呢?”你小小的脑袋里一定曾经出现过这个问题。数学的作用可大了!它可以帮助工程师设计坚固的房屋,可以帮助程序员搭建大数据网络,当然,也能帮助大家设计出美观的班徽。

六年级“归纳”的作业

六年级的同学在复习时用上了好方法,大家充分运用了思维导图,清晰明了地梳理出了学过的数学知识,让学习变得更有效率了。大家在总结思维导图绘制的时候也进行了小组讨论。小组成员都积极讨论、充分表达想法,精彩的交流加深了知识学习的印象,让学习更有乐趣、更高效。

“双减“政策下,减负不减质,作业设计可以做的事还很多,总之,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激发兴趣、增加体验、提升能力。种下发散的种子,培育创新之花,期待结出数学的果实,华枝春满,静待花开。(李梅)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