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嵩明:精准发力“五大振兴” 绘就富美乡村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2-01-24 11:01:2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魏博 常晓姣  |  责任编辑:常晓姣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中国网讯(魏博 常晓姣)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云南省嵩明县守正笃实,久久为功,以五大振兴为引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筑牢粮食安全根基;着力补齐发展短板,加快发展富民产业,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断打造乡村振兴的“嵩明样板”。

新年伊始,嵩明“两会”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为乡村振兴谋划新篇章,擘画新蓝图。一座座示范园区生机勃勃,一个个美丽村庄鲜花盛开……一幅“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的乡村振兴美丽图景正在嵩明大地生动铺开。

产业振兴:农村经济活力持续增强

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嵩明县坚持精准发力,立足特色资源,通过稳定粮食生产、调优种植结构、创建“一县一业”蔬菜产业示范县、推进项目建设、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等多项措施,促成一系列富民产业落地生根。截至目前,嵩明县共培育农业龙头企业2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23个。

为了更大力度推动乡村振兴,嵩明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2.84万亩,筑牢粮食安全根基,粮食供应充裕稳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18.4万亩,实现总产5.17万吨。

在嵩阳街道新春邑社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区,记者看到人们正忙碌着,大型机械正在紧张作业。嵩明县农业农村局农田建设管理科科长王加伸介绍:“社区的高标准农田改造面积不小,改造后还将作为嵩阳街道绿色产业示范基地重点打造,主要用于绿色食品种植,预计每年实现农业增收1000多万元,对促进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说起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带来的改变,新春邑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朱建勋表示:“以前这片土地不通电不通水,大多数都荒着,村民外出务工把土地流转了,每年不过1000元的收入,但是改造后流转收入每亩能多500元以上,还能增加集体收益,一举两得。”像这样的改造项目,在龙院、大庄、四营、老猴街、下马坊等村(社区)也在陆续开展。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嵩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高标准农田建设为种植结构调整打下了坚实的根基,嵩明县积极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形成了粮、烟、畜、菜、花、渔、果、中药材八大主导产业。例如,2021年完成绿色蔬菜种植面积32.4万亩,实现产值9.75亿元。完成花卉园艺面积2.65万亩,鲜切花产量8.98亿枝,实现产值9.89亿元。

以嵩明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例,园区采用工资+地租模式,每年为周边群众增收2亿余元。园区内各企业招聘人员时,优先考虑附近村里的农户,让他们既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又不会脱离乡村和土地,成为花卉产业的“绿领”,目前这样的“绿领”农民有7000余名。

嵩明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在园区打工的农民胡女士感慨:“现在将自家的土地租出去,我又能在这里打工,有两份收入,家里盖起了三层楼,孩子也大学毕业了。我的日子过得像花一样,每天都在笑。”

人才振兴:高素质农民队伍不断壮大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嵩明县农业农村局把开展农民培训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充分整合各单位现有资源开展分类培训,坚持理论培训与生产实践相结合,选聘具有丰富理论经验和实践技能的专家为学员进行授课、实训指导,对考核合格的学员统一颁发《高素质农民培训合格证》,培养出了一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增强了本土人才的“造血”功能。

嵩明县农业农村局科教与信息科科长张佳介绍:“我们建立了学员库,每个班配备好一名班主任,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建立高素质农民培育培训教师库,按照‘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的培训模式,确保教师能对学员进行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

参加过培训的农民学员纷纷感慨:“原来农村也能这样发展”,“我们的思路不一样了”。取得合格证的农民学员卜云辉说:“这次培训和以往不同,确实收获很大,有种思路打开的感觉。”

此外,嵩明县还开展了万名人才兴万村行动,构建“组织部+专家+镇(街道)+服务村(社区)”四级联动体系,精准遴选78名专业人才“一对一”结对帮扶、覆盖服务所有村(社区),打造9个示范村,以村(社区)“吹哨”、人才服务到的灵活帮扶机制,为助力村(社区)产业提升、集体经济壮大、推进乡村旅游建设等提供人才支持。

高素质农民直播带货大花惠兰 常晓姣 摄

文化振兴:乡风文明焕发新气象

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嵩明县积极开展文明评选创建,把美的精神、好的价值、先进的文化输送到乡村。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实践所8个、实践站75个,县级以上文明村镇占比达67%,创建国家级文明村2个、省级文明村(社区)6个、市级文明村(社区)14个、省级文明校园1所、市级文明校园3所、县级文明单位33个、文明村(社区)31个。

杨桥街道上禾社区文化墙(嵩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嵩明县所有村(社区)均建立了村级综合服务站、设有服务窗口,且均做到“五有”,即有人员、有牌子、有房子、有制度、有台账,实现公共文化服务设施100%覆盖,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使用率均达100%。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嵩明县不断提升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实施“三名”工程,与昆一中开展全学段合作办学,高考一本上线率、本科上线率双提升。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为81.93%,城市与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专任教师本科学历比例之比为1.14:1,城乡差距不断缩小。

生态振兴:美丽乡村蝶变展新颜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农民群众的深切期盼,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

嵩明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有序推进“一五十百千”示范创建。成立工作专班,打造了一批示范工程。小街镇列入市级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镇,小街镇哈前村成功入选市级都市驱动型美丽精品示范村,嵩阳街道倚伴社区申报为市级“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市级示范村,杨林镇官渡村创建为市级高素质农民培育示范村。同时,成功创建省级森林乡村3个,入围国家级森林乡村备选库4个,小街积德、嵩阳东村入选省级美丽村庄,扯米庄村小组、丁官屯村小组入选市级美丽村庄。

东村航拍图 李兴富摄(嵩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强化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嵩明县编制了《“一江八河”水环境综合治理概念性规划方案》,三年内实施154座农村污水处理站建设。建成氧化塘235座,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90.67%;建有垃圾中转站7座,日均处理农村生活垃圾266.05吨;改建农村公厕228座,消除废弃户旱厕1658座;推进粪污资源循环利用,畜禽规模化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设备装备配套率达100%。

过去的臭水沟,变成了清澈见底的河流;门前的“五堆”消失不见,种满了鲜花绿植;废弃的土房已经拆除,增加了休闲娱乐的小广场……在党员、志愿者、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一场人居环境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一幅“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好画卷已经绘就。

牛栏江 常晓姣 摄

组织振兴:党建引领群众走上致富路

办好农村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必须坚强,党员队伍必须过硬。嵩明县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始终扛牢压实乡村振兴这一政治责任,严格落实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领导机制,建立乡村振兴联系点制度,明确党委和政府负责同志工作联系点,“四班子”主要领导分别挂帅包保联系一个镇(街道),县级部门分别包保联系一个村(社区),带动农村产业兴旺、提高基层治理效能。

牛栏江镇四营村委会为民服务站 常晓姣 摄

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持续抓紧抓好,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为健全巩固衔接机制,严守防止返贫底线,嵩明县继续坚持挂镇、包村、联户包保责任机制,进一步压实县、镇、村“三级捆绑”责任,持续做好驻村衔接工作,选派16名优秀干部到乡村第一线,确保队伍思想不乱、工作不断、干劲不减。

去年,嵩明动员组织了153名干部回乡开展“干部回乡规划乡村振兴行动”,完成“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初稿39个,完成率100%,5个乡村振兴单项方案编制已全面完成,“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信息系统填报录入率达100%,做到线上线下闭合一致。

一个党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坚定跟党走,过上好日子!”杨林镇罗良村党总支下设5个党支部,现有党员145人。在乡村振兴工作推进过程中,罗良村党总支始终坚持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推进,组织和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紧贴农村工作实际,基础设施逐步夯实,村民们坚定跟党走,生活水平稳步提升,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新农村建设面貌焕然一新。

过去一年,在乡村振兴这一场历史性的时代“大考”中,嵩明勇于探索和实践,严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为县域乡村振兴贡献了智慧和方案。

未来,嵩明将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全面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决扛起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坚持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乡村振兴一盘棋考虑,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强化项目支撑,推进示范创建,全域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发展富民产业,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