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不褪志勇当“摆渡人”——记退役军人、江苏淮阴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驾驶员李言川的先进事迹

发布时间:2022-04-21 11:14:0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丁菲 施悟雎  |  责任编辑:李汀
分享到:
20K
Loading...

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一位95后的退役士兵逆行而上,一次355天的征程从未停歇。这位退役士兵的名字叫李言川。他是1995年出生、2014年12月光荣退役的江苏淮安市淮阴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车管科驾驶员。他,用实际行动书写了退役不褪志、勇当“摆渡人”的壮美华章;他,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彰显了无私无畏、拼搏奉献的退役军人风采。

军人退役不褪色,让我去!

2021年初,疫情防控形势变得严峻复杂。李言川从单位工作微信群中看到接驳转运志愿倡议,就第一时间向组织请战,“我是退役军人,让我先上!”他匆匆告别爱人和刚满6个月的女儿,当天就投入到接驳转运工作中去,为筑牢我区预防境外省外疫情输入的第一道防线而不惧风险、冲锋在前。李言川负责的境外返淮人员和国内中高风险返乡人员的转运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风险高、强度大,随时接到任务随时赶去指定接驳地点,联系转运人员、等候到站上车、送往指定隔离点、消毒车辆停到固定地点,一天24小时连轴转,在“等待”和“赶路”中度过,不分白天黑夜奋战,没有双休日、节假日,睡眠严重不足、饮食没规律更是家常便饭。2021年7月29日中午12点,他接到社区任务赶往张家港接隔离人员返淮,直到30日凌晨2点多才忙完,回来倒头就睡。当天上午10点,他又接到去苏州的任务就立刻出发,一趟来回用了13个小时,两天跑了2000多公里。他执行任务期间,全程穿着防护服,戴上护目镜和口罩,不能下车、吃饭、饮水、上厕所,对于他而言每趟任务都是一场考验。但只要握上方向盘,他就斗志满满,“任务耽误不得,早一点送达多一分安全。”接驳转运至今,335个日日夜夜,他不惧危险、不分昼夜、风雨无阻,圆满地完成了143批次200余人接驳转运任务,安全行驶2万多公里,充分彰显了军人本色,展现了退役军人的“硬核”担当。

防疫有力亦有情,暖人心!

严峻的疫情形势下,接驳转运工作情况复杂,有的被转运人员想赶回家处理重要的事情,有的被转运人员对防控政策不理解,有的有负面情绪,因而常常出现不配合的情况。李言川拿出充分的耐心与被转运人员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诉求,积极疏导和劝说,尽量协调解决,确保按照要求完成任务。2022年3月24日22:30,李言川接到任务去淮安高铁东站接回上海返淮人员。接到被转运人员时已是深夜24:00,被转运人员上车后得知要集中隔离就哭着对他讲,“求求你送我回趟家,我父亲下午5点去世了,我赶着回来见最后一面,求求你让我回家看一眼”。李言川连忙安抚她的情绪,一边开导她一边想办法。他和医护人员分别向区疾控中心联络人、社区联络人、疫情指挥部联络人打电话汇报、咨询,最后在多方协调下,李言川将她送到指定地点,交由镇政府工作人员送回家一趟再转送到隔离点。告别的时候,她不停地感谢李言川。这样暖人心的情况经常发生——转运台湾省回淮探亲的同胞,李言川就给他们讲述近些年淮安的发展变化,被转运人员对比之下感慨良多,连忙说要多拍些照片传到社交平台进行展示宣传;也有从国外回来的人员,对集中隔离的要求不配合,李言川就耐心给他们讲解疫情防控各类措施,积极对接社区工作人员,做好其思想工作,取得了他们的理解。还有一次从南京回淮转运途中,车辆在高速路上抛锚,李言川安抚处理好被转运人员情绪后,立即向负责人汇报,协调其他人员前来转接。虽然任务转交了,但高速救援、拖车服务公司考虑到疫情接驳专车的特殊性而不愿意处置,从早上10点到下午5点,后方单位才联系上一家拖车公司去处理,他回到淮阴区时已经是晚上9点,此刻他一整天滴水未进……

暂舍小家为大爱,不后悔!

“接驳转运工作的工作风险非常大,不能回家。”这个严峻的现实考验着李言川。提起家人,李言川心里既感激又充满愧疚。接到任务的时候,女儿才6个月,父亲常年在外工作,母亲在市区照顾上初中的弟弟,家里还有一位80岁的祖母,爱人需要照顾一家老小。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他一时有些为难,但全家人都支持他的决定,给了他巨大的力量支持。他每天只能在转运的间隙,抓紧时间给家里打视频电话。“家里情况怎么样?”“女儿会不会说话啦?”“奶奶身体还好吗?”视频那头,女儿牙牙学语的可爱模样,家人的一句“你安心工作,我们都好,不用担心”,这些朴实的语言、温暖的叮咛,给了他莫大的鼓舞和动力。只是,铁汉虽有柔情也无助,为了大爱愧对家人:他错过了女儿1周岁的生日,错过了除夕夜全家一年一次的团圆饭,没能在家人头疼脑热等需要他的时候在身边照顾……但他深知,短暂的分别是为了更好的团聚。他挂掉电话,调整好心情,重装行装再出发,继续开始新的工作任务。“只要党和国家需要我,我随时准备出发,这是我的使命和责任,我知道他们在家里等我回去。”铿锵的誓言,在退役不褪志、勇当“摆渡人”征程上久久回荡。(丁菲 施悟雎)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