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摘星”后 他们24小时坚守在隔离点

发布时间:2022-04-26 16:24:0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汀
分享到:
20K

自南京“摘星”,全域转为低风险地区后,建邺区多个公共场所陆续开放。

在隔离观察点,有这样一群人依旧忙碌。他们不分昼夜地持续奋战,用专业能力和温暖关爱筑牢疫情防控的严密防线,他们是建邺区级机关、区属国企以及区卫健系统等多个领域的党员干部。

刘伟:用毅力对抗“疫力”

“7:00领取防护用品,8:00测体温、测核酸……”在建邺区隔离观察点医疗组组长刘伟的工作手册上,密密麻麻地写着她的每日工作安排。

核酸采样、院感防控、紧急处理……隔离观察点的日常工作琐碎而又艰辛。两年多来,刘伟9次进驻隔离观察点,手机24小时待机,甚至都不敢调成振动或静音,“就怕隔离人员有事要找我。”

“我脸上的伤现在到了拆线时间,可是无法外出,该怎么办啊……”前几日,刘伟接到了隔离人员王雷(化名)的电话求助。得知情况后,刘伟立即上报指挥部,选派了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上门拆线”。从伤口的检查、消毒,到将缝合线拆除,整个处理过程细心、专业、有温度。

梁开年:用爱温暖疫线

梁开年是隔离观察点综合协调组的成员,主要负责隔离人员的接待工作。“隔离人员的转运、接收、解除隔离等工作,大多是在晚上,时间也没有规律,需要我们随时接待,随时准备进行信息登记。”梁开年介绍,登记信息时,需要仔细、反复核对,整个过程容不得马虎。

在隔离观察点,除了做好基础保障协调工作,梁开年还担任24小时在线的“生活管家”,为隔离人员送去了无限温暖:为过生日的隔离人员提前定制蛋糕,准备生日面;陪护每两天透析一次的尿毒症患者,与他聊天解乏;为独自隔离医学观察的小朋友提供“清晨叫醒服务”……

今年13岁的小磊(化名),因家人不在身边,需要独自度过隔离期。细心的梁开年成了他的“专属家护”,每天提醒小磊不要忘记用餐、健康状况监测;邀请小磊的父母、学校的老师组建“生活关爱群”,及时沟通需求,记录小磊隔离生活的点滴。

门中权:用初心守护使命

“我是一名老党员,在党和人民需要我的时候,我义不容辞。”

建邺区隔离观察点点位长门中权是一位有着36年党聆的老党员,从2020年3月就一直在隔离点工作。他对隔离人员的关怀,藏在点滴付出里:每天为隔离人员送去问候;为即将参加考试的考生提前准备复习资料;为孕妇制订调养计划……

“因为我们是24小时在岗,所以家庭方面有时无法兼顾,前段时间,家里有人生病了,我也没有回家看看,但好在家人都很理解。” 提起隔离观察点防疫工作,门中权表示:“这是我们的使命,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疫情终会过去。”

李亚勤:用细心给人安心

“面包200份、猪肉50斤、鸡蛋8筐……”建邺区隔离观察点后勤保障组工作人员李亚勤一边清点食品的数量,一边验收食材是否合格,确保菜肴口感新鲜。

为隔离人员打包一日三餐,提供“个性化”餐食,做好心理疏导,助力院感防控……后勤保障工作不简单,李亚勤每日步数不低于两万步,工作时长超过15个小时。

隔离不隔爱,后勤保障处处彰显温馨。“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新手妈妈带着她三个月的小孩入住,接收他们的入住信息后,我们就每天电话和这位妈妈沟通,明确她的需求,每天给她加餐,准备下奶汤给她。”为了缓解她的焦虑情绪,李亚勤每天陪她聊天,同时和她家里保持沟通。“经过十来天的相处,我们的关系就处得如同一家人!”

缪志明:用担当保障安全

“4月11日上午接到任务后,我便立刻赶回单位交接完工作,回家拿了衣服就过来了,之后就一直坚守在这里。”建邺区隔离观察点安保工作人员缪志明使命在肩,24小时守护大家的安全。

“隔离观察点的工作并不总是按部就班,个别观察对象会因为情绪高度紧张,出现一些不配合的情况,认为防疫规定侵犯他们人身自由。我们通过宣传法律法规,耐心劝导服从安排。”缪志明说,个别人员不配合多由于心里紧张,一般通过劝解,他们就都能理解,服从管理。

隔离观察点是斩断疫情传播扩散的重要一环,也是疫情防控的主阵地。在这些“特殊战场”,隔离观察点工作人员勇敢“逆行”,聚力守护人民的健康安全。目前,建邺区共有隔离观察点15家,服务保障隔离人员超5000人次。

(来源:建邺播报)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