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规定”就是司法环境的“净化器”、公平正义的“安全阀”,更是司法人员拒腐防变的“护身符”。肇源县人民检察院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日常工作中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多举措持续抓好抓实“三个规定”的学习、执行,筑牢廉洁司法“防火墙”,着力解决“不敢填、不会填、不愿填”问题,确保“三个规定”落地生根。
做深做实思想发动,筑牢公正司法“防火墙”
肇源检察院坚持把贯彻执行“三个规定”的教育贯穿执法办案的全过程,多提醒,多敲打,多引导;通过集中学习、理论中心组、党支部“三会一课”、专题培训会、组织生活会以及民主生活会等方式深入学习了“三个规定”相关知识,并印发《“三个规定”应知应会手册》,常态化学习“三个规定”,让干警学有载体、学有参照;把“三个规定”纳入谈心谈话的必谈内容,充分阐明“三个规定”记录填报的目的和意义,引导干警打消思想顾虑、放下思想包袱,深刻认识到“三个规定”既是约束,更是保护,把“逢问必录”变成一种自觉和习惯。同时,肇源检察院采取“四个结合”模式,即理论灌输和专题教育相结合,增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针对性与预防性相结合,把小事当大事抓、把苗头当隐患抓;普遍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逢会必讲,常抓不懈;正面疏导与反面警示相结合,做到警钟长鸣。该院已经累计进行分层次谈心谈话80余人次,举行专题培训2次,以案例学习、警示短片观看等形式开展警示教育4次,举办辩论及知识竞赛2次。
坚持严管厚爱,戴好拒腐防变的“护身符”
肇源检察院聚焦“关键少数”,把“三个规定”作为落实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的重要内容,检察长亲自抓部署、抓落实,层层压实责任。“一把手”在执行“三个规定”上打头阵、作表率,严格遵守“三个规定”,带头不打招呼、不递条子、不说人情,全力支持执法干警依法独立办案;其他党组成员积极学习“三个规定”相关内容,并在民主生活会上主动报告本人及所分管部门执行“三个规定”的情况;中层以上科级干部签署《党政领导干部严格执行“三个规定”十项承诺书》,带头如实填报,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定期督促本部门干警如实填报重大事项填报系统,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让检察干警自觉披上防腐蚀、防围猎的“铠甲”。在院党组的高度重视下,全院干警落实“三个规定”经历了一个认识逐渐提升、理念逐渐转变的过程。2022年第一季度,肇源院“三个规定”共填报30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66.67%,其中,党组成员填报17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88.89%。
抓实监督问责,念好全面从严治检的“紧箍咒”
该院秉持“双向发力、形成合力”的工作思路,在强化单位内部从严管理的同时,一方面,通过设立举报箱、公开举报电话、官方网站发布“三个规定”相关内容等举措,充分发挥新媒体“短平快”优势,主动接受人民群众和案件当事人及社会各界对该院落实“三个规定”的监督,为深入贯彻 “三个规定”、促进检察人员依法履职,营造了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将“三个规定”执行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绩效考核体系,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因不记录或者不如实记录被处理的干警,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明确检察人员应当严格遵守办案规矩、纪律和法律,对于过问和干预正在办理的案件,非法干预、阻碍办案,或者提出不符合办案规定的其他行为的人,一律严肃处理并追究主体责任,坚决把纪律挺在前面,形成“问责一个、警醒一片”的震慑效应。2022年以来,该院先后组织月度监督检查8次,与驻院纪检监察部门专项联合研讨1次,季度填报情况通报1次,进一步严肃了纪律和政治规矩。
如今,伴随着严抓落实“三个规定”的政策风气、观念正在转变,“逢问必录”的习惯也正在逐步形成,“三个规定”正逐步从纸面走向检察干警的内心,成为行动自觉。成效已现,典型颇多,但贯彻落实“三个规定”还远未到大功告成的时候。惟其艰难,方显勇毅,在最高检、省、市院的坚强领导下,肇源检察院制度优势最终会转化为治理效能,在一个个小变化的积蓄中展现出更美丽的图景。(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