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盱眙公安深化“四中心合一”改革推动12345与110高效对接联动

发布时间:2022-06-09 13:23:0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韩亦飞  |  责任编辑:李汀
分享到:
20K

近年来,淮安市盱眙县公安局坚持问题导向和集成思维,大力实施“四中心合一”改革,扎实推动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与110报警服务台高效对接联动,合力分流各类非警务警情,取得显著成效。

一、强化顶层设计,确保非警务警情分流“全”。一是紧扣问题,明确改革方向。为破解当前社会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非警务警情面广量大、基层治理资源分散、警网融合不够紧密、风险防控压力巨大四个方面突出问题,2019年初,盱眙县局组织工作专班,广泛征集基层所队、联动部门意见,结合盱眙本地实际,确立了“四中心合一”的改革思路。二是人员整合,促发联动合力。盱眙县委常委会研究批准“四中心合一”改革方案,将12345政府热线服务中心、110指挥中心、县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涉稳联动中心进行实体化整合、一体化实体化运行。由110指挥中心主任兼任12345热线主任,四个中心71名工作人员集中办公,做到对内统一管理、对外统一指挥,既管治安、又管治理,打造“一口受理、一单交办、一体运行”的县级社会治理指挥中枢。三是强化统筹,制定分流标准。组织梳理110非警务事项69项,逐项明确责任部门,制定并下发责任清单,要求各部门按照职责划分有序开展工作。对于归属不明、职权交叉的疑难问题,由社会治理指挥中心明确关联部门,跟进联动处置,实现疑难问题跨部门办理。

二、完善运行制度,确保非警务警情分流“快”。一是规范操作,交办增速。社会治理指挥中心以“智能化分流、精细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为目标,制定内部规范办理流程,明确分流、接收、办理、反馈、审核等各个环节的时限、责任、要求,确保有序运行,做到受理迅速、交办精准。二是科技赋能,调度增速。搭建一体化联动指挥平台,依托网络安全边界系统,打通四个平台通道,实现12345工单、网格事件、110警情、维稳指令等数据全量汇聚、联通共享、统一处置。同时,全县党政领导、执法人员、网格员共3600余人安装了手机微信应用,分级授权、精准推送、双向互动,实现24小时掌上指挥、线上处置。三是分级响应,处置增速。四中心合一后,对上级规定的12345工单处理周期为7个工作日、网格事件处理周期为2个工作日等较长处置时间的情况进行了变革,按不同要求将部门和镇街分为一级、二级、三级联动处置单位,并按事件重要程序分为特急、紧急、一般三个等级,将工单、指令处置时间最短明确为20分钟,最长规定为48小时,极大地提高事件的处置效率,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三、用好考评杠杆,确保非警务警情分流“准”。一是强化督导抓落实。提请县政府制定出台社会治理网格联动实施方案,细化110非警务警情分流考核细则,要求各镇街和部门严格落实值班备勤和响应、到场、处结、反馈职责,并以月报、快报、通报等形式对联动处置情况进行通报,倒逼部门履职尽责、齐抓共管。二是注重考核激活力。建立考核体系,对各镇街和部门工作开展情况开展每月考评,全年总得分以5%的权重纳入全县高质量发展目标考核。科学制定全县网格工作人员考核管理办法,突出重点,奖勤罚懒,激发活力。三是严格追责促规范。建立监督、检查、问责机制,由县委政法委牵头,强化常态化监督检查,对非警务警情处置过程中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纪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四、坚持群众路线,确保非警务警情分流“实”。一是解民惑,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手段资源,广泛宣传110、12345等平台的职能定位、受理事项范围、主要工作流程和使用方法,引导广大群众选择正确有效的求助渠道,实现“有困难,找警察”到“有危难,找警察”的观念转变,增强“找专业部门解决专业问题”意识,从源头压降非警务警情数量。同时,对谎报警情,恶意骚扰、谩骂侮辱110接警员及12345话务员的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查处,形成威慑,保障热线工作顺利开展。二是听民意,优化运行质态。建立回访体系,实施民意调查“全访评”,对12345话务员、110接警员服务态度,网格员和相关单位履职、各类事项处置等工作进行回访,征求意见,改进方法,提升质态,不断完善优化交办、调度、处置、反馈等流程,为群众提供更便捷、更高效、更及时的公共服务。三是聚民力,提升治理成效。“四中心合一”改革,通过“由我主导”到“为我所用”,将公安机关打防管控各类元素更多地嵌入网格,充分利用基层党政组织、人民群众和社会组织,开展群防群治、共治共管,实现了“风险第一时间感知、问题第一时间处置、诉求第一时间回应”。近两年来,中心日均分流非警务警情25起,占有效警情总量8%,让公安机关腾出更多精力投入本职工作。2021年,全县赴省集访、进京上访显著下降,民生诉求办结率、风险隐患化解率、人民群众满意率分别上升22%、28%、35%,群体聚集事件、治安刑事警情、非警务警情同比分别下降33%、16%、37%。(韩亦飞)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