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6月30日讯 今年以来,为破解云南省安宁市金方街道农村婚姻家庭、老人赡养、夫妻关系、未成年人监护等矛盾纠纷及房屋拆迁、土地承包流转、征地补偿等乡村治理堵点难点, 金方司法所按照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部署,积极协调对接街道各相关职能部门,把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作为工作落脚点和出发点,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创新推出“四突出四转变”工作举措,有力推动家庭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提质增效。
工作模式突出“联”字,实现由“封闭”向“开放”转变
以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为目标,金方司法所协同街道妇联组织,建立健全更加高效务实便捷的妇女儿童维权服务平台和协作体系,设立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站及诉前委派调解服务站,通过强化“四个联动”,逐步形成党政主导、部门共管、社会参与的妇女儿童维权联动工作机制。
强化与党组织的联动,坚持党建带全盘,定期向街道党工委汇报工作,主动争取党政领导支持,确保了人员、经费、办公设施“三到位”,为调解工作的有序开展夯实了基础。
强化与各级妇女组织的联动,司法所联合街道妇联以“妇女之家”为平台,以妇女干部为核心,积极联合17个村(社区)妇联、38个“妇女之家”、15个“儿童之家”、16所“家长学校”以及巾帼志愿者队伍推进调解工作网格建设。同时将辖区92个村、居民小组中的妇联执委、巾帼志愿者加入到家事调解员队伍,形成纵向巩固、横向拓展、覆盖广泛的基层调解组织网格,目前,金方街道荣获安宁市“巾帼建功先进集体”,阳光社区妇联、新村妇联被评为安宁市五星级妇联组织。
强化与部门联动,以司法所为中心,村(社区)为纽带,以街道综治、派出所、妇联执委、治保主任、人民调解员、居民小组长为桥梁,对接公安、民政等部门,依托妇女儿童维权岗、妇女之家等阵地,形成了家事纠纷化解多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强化与妇女群众联动,在17个村(社区)建立妇女代表信息库和联系妇女群众、联系特困群众的双联系台账,每月、每季度定期开展联系互助活动,进一步当好广大妇女群众的“娘家人”。目前,金方街道已通过一帮一“家人计划”,成立了24个帮扶小组,帮助妇女群众和特困群众200余人,构建了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新格局。
纠纷化解突出“早”字,实现由“事后”向“事前”转变
以家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作为推进辖区社会治理工作的切入点,提请街道制定下发《金方街道异常家庭识别预警机制实施方案》,建立家庭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长效机制,推进婚姻家庭矛盾纠纷预防调处。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注重以需求为导向,实行“一日一排查、一周一汇总”工作模式,每天都有治安巡防员在辖区开展一次治安巡逻及矛盾纠纷排查,及时报送矛盾纠纷等不稳定信息;每周各个居民小组进行一次矛盾纠纷排查汇总,对可能存在的纠纷苗头进行梳理分析。
同时,定期和不定期联合社区、治保主任、人民调解员、居民小组长等开展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大排查,以街头访问、电话沟通、入户走访等形式了解和掌握群众家庭基本情况、生活需求,对重点人员、特殊人群进行全方位、拉网式排查,全面掌握矛盾纠纷的来龙去脉及症结所在,形成主动下沉、完善排摸、分级建档的工作格局,做到早发现、早分析、早预防,消除“助燃”因素,扑灭“着火点”,真正做到“治未病”。今年以来,举办人民调解员培训2场次,成功化解群众切身利益的婚姻(婚恋)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宅基地纠纷、经济纠纷、房屋拆迁、土地征收、损害赔偿等矛盾纠纷案件620起,调解成功率达98.4%,有效消除了矛盾风险隐患。
作用发挥突出“准”字,实现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以密切联系妇女群众,全面服务妇女群众为目的,金方司法所积极配合街道妇联组织,着力加强对(村)社区妇女干部业务能力和实际工作的指导,切实发挥妇女干部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鲜明优势。
聚焦联系妇女群众的纽带作用,积极主动地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切实发挥政治功能,分类建立街道机关女职工人才库、社会工作者人才库、街道城乡青年后备干部人才库,223名优秀人才进入人才库,夯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队伍建设。
聚焦妇女群众的发展问题,以需求为导向,大力开展茶艺师、育婴师等资质培训及沙琪玛、奶枣、健康管理师等微技能培训,丰富妇女群众业余文化生活,提升妇女群众技能水平,拓宽就业渠道。联合安宁市红黄蓝成长中心、恒大物业、安宁鑫湖医院等社会力量,积极开展“春风行动”,线下助力妇女群众就业;充分利用“互联网+就业”渠道,通过“安宁女声”微信公众号、“安宁人才市场”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为妇女群众提供优质的线上就业服务,2021年共解决225名女性的就业问题,从源头消减家庭矛盾纠纷的部分诱因,有效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教育引导突出“广”字,实现由“单一”向“多元”转变
以保障妇女儿童利益、促进家庭幸福安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目的,牢固树立以“小家”和睦促进“大家”和谐的工作理念,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儿童之家、妇女之家、晓塘社区法治宣传长廊、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阵地资源,深入传播好家风,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以开展“书香进家 亲子阅读”家庭朗读会、“最美家庭”事迹宣讲会、“关爱困境家庭”等宣传活动及“最美家庭”“平安家庭”“绿色家庭”“五好文明家庭”“零家庭暴力(平安家庭)示范社区(村)”等创建活动和优秀家风家训宣传展示活动,教育引导妇女儿童维护和谐家庭关系,建设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弘扬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举办“建设法治中国•巾帼在行动”“女性大讲坛”“法入家门”、妇女儿童法律维权专题知识讲座及法治文化汇演等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大规模地组织开展法律宣传活动。
此外,利用妇女节、儿童节等时间节点,深入社区、学校开展法制宣传和法律咨询,教育引导妇女儿童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全面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全力推进平安金方、和谐金方建设。(安宁市司法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