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工商学院:赋能民族人才培育 绽放民族团结之花

发布时间:2022-07-08 11:11:4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王静
分享到:
20K

云南工商学院校园   摄影:云南工商学院

云南工商学院位于昆明市嵩明职教新城,现有在校师生三万余人,含藏、傈僳、彝、白等多个少数民族,有涵盖东亚、东非、欧洲等9个地区41个国家200余名来华留学生。近年来,学校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不断增强,民族团结教育之花开遍校园。

成立民族文化发展协会 摄影:云南工商学院

“一个都不能少” 青创致富“领头雁”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云南工商学院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开设“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扶持办”、实施“一个都不能少”的“兜底式”精准教育扶贫等重点项目,通过精准识贫、精准帮扶、勤工助学、帮扶就业的四位一体帮扶流程。近年来,学院累计投入7000余万元,帮助4440名建档立卡户学生、6000多名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无一名学生因贫辍学。学校开设了“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扶持班”,14年来,对独龙族、德昂族等7个少数民族学生实行学费、教材、住宿费全免的资助项目,累计资助343人,资助金额超过2000万元。学院还承接了教育部的“滇西青年创业学院”项目,全免费培养滇西地区的农村致富带头人748人,带动就业3000余人。

云南工商学院开设“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扶持班” 摄影:云南工商学院

独龙族学生东齐英就是“少数民族发展扶持班”的受益者。东齐英依靠爱心人士资助,读完高中考上了云南工商学院,却筹集不到学费。云南工商学院得知情况后,将她录取进入扶持班,免去了3年大专学习所有费用。入学后,东齐英报读了成人本科课程,顺利完成学业获得本科学历。毕业后,在学校帮助和推荐下,她被独龙江乡九年一贯制学校以学前教育特岗教师岗位招聘录取,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把大学期间的这份爱又带给了更多的独龙族孩子。

“产教协同”共画同心圆 “非遗”传承共享中华美

学校以课堂教学为主,第二三课堂为辅,重点加强了“一条道路”“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五个维护”“六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民族观、宗教观、祖国观)的教育。一方面最大力度盘活“教”“育”资源,利用主题班会活动时间,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喜闻乐见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同时,在各学科教材中,有着丰富的民族团结教育的素材,各二级学院教研组根据各学科的特点,组织专题研讨,深刻开掘民族团结教育渗透点,分解任务落实内容,将民族团结相关知识融入德育教学过程中。

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活动  摄影:云南工商学院

另一方面最大范围做大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盘,学校大力注重产教融合发展,成立创业基地——“众创空间”,其中翠羽银丝工作室,采用产、学、研一体化式教学模式,师徒制管理进行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以研发工艺、创新图案为核心进行培养,工作室优先录取贫困生和民族学生,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点翠、花丝、景泰蓝等传统工艺、结合云南民族地域文化进行创新融合设计,打造出符合现代人视觉需求、别具特色的时尚工艺品和艺术收藏品,独创翠羽银丝手工艺,该工艺已获实用新型专利1个,外观专利5个,版权登记14项,先后获得各类比赛百余项。

结合云南民族地域文化独创翠羽银丝手工艺  摄影:云南工商学院 

成立创业基地——“众创空间”  摄影:云南工商学院

服务“一带一路” “非遗”传承共享中华美

云南工商学院将“事成于和睦 力生于团结”贯穿于教育工作的始终,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战略定位,充分发挥毗邻南亚东南亚的区位优势和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开展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成立了丝路学院,开设了土木工程、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汉语言文学5个全英文授课专业,与中国学生共同开课。并将中国建筑、中国节日、中国汉字作为展现中华优秀文化魅力的特色“精品课程”,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高等教育和留学生教育文化品味的同时,将团结奋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民族文化血脉具象为可触摸、可感受的实物,根植于全校各族师生心中。

开展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成立丝路学院  摄影:云南工商学院

目前,已有2届共9位留学生本科学历毕业生;结业语言生265人;为老挝、泰国、蒙古等14个国家培养了较多知华、友华的优质留学生人才,已成为唯一一所连续两年获得“来华留学生云南省政府奖学金”民办学校。

(嵩明县融媒体中心供稿)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