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最大特色、最大优势,是党的全部工作的生命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国有企业的传家宝。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融合,其实就是将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之中。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国有企业员工的个人理想和人生追求日益多元化,传统的思政方式面临更大的阻力,需要国有企业把思政工作与生产经营紧密结合,及时发现企业各种思想和利益冲突,优化思政工作引领范畴,进一步服务企业员工身心健康发展。
一、重要意义
1.推动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是创新国企思政工作方式的重要探索。
思政工作创新是国有企业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国有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思政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意味着国有企业思政工作必须深入基层,围绕国有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全环节开展改革创新,这样才能保证政工部门创新思政工作内容,丰富思政工作形式,保证思政工作深度融入国企改革实践当中,加快推动国有企业转型进程。
2.推动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是增强国企发展优势的重要动力。
把思政工作与国企生产经营相结合,可以提高思政工作的针对性、指向性和精准性。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为国有企业职工提供最灵活、最有创意、最有效的宣传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和引导职工的作用,同时也为企业职工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把思政教育融入一线生产实践,也能把职工和企业的发展联系起来,把时代精神融入到企业集体主义之中,不断激发职工的创业热情,增强企业凝聚力,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3.推动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是提升国企核心竞争力重要手段。
思想政治工作是服务企业、服务人才,特别是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人才思想追求多元化的今天,思想政治工作以“人和人的群体”为主要对象,通过政工干部充分反映一线职工的诉求,激励广大国企职工的干劲,为职工搭建展示成长的平台,起到把控和了解职工思想状况及发展需求的作用。通过开展思政活动,可以树立国企职工的“同呼吸、共命运”的精神,促进职工积极投身生产实践,有助于企业职工了解企业发展战略,理清国企职工的发展定位,不断提高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思政工作还能增强职工主人翁意识,发挥职工监督作用,对有效遏制国有企业人员违法行为、推动国企廉政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存在的困境
1.企业自身组织结构所带来的挑战。
随着国有企业规模的扩大,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国有企业普遍采用现代化组织结构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加强内部控制与权力制衡。部分国有企业更是强调运用专业化管理、行政管理和党建部门合理分工,无形中模糊了党组织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地位。有的国企没有认清党组织的作用,只注重为国企发展提供政治保障,不能服务国企经营建设大局,不能有效地将思政工作延伸到具体项目,没能实现行政与思政相得益彰,党组织引领作用发挥不充分。
2.由复杂的内外环境引发的新矛盾。
在我国经济社会处于新发展阶段,社会结构、利益关系、内外部经济环境等方面都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企业内部员工、部门之间、个人和组织内部利益冲突日益增多。由于国内外政策和经济形势的变化,基层职工思想波动较大。对企业员工的思想动向要有敏锐的判断力,政工干部在面对员工要有更有效的沟通。思政干部不仅要有崇高的使命感,而且要从管思政向思政服务转变,既要解决思想观念落后的问题,又要参与生产经营,解决职工的思想困惑,真正起到服务广大国企职工的作用。
3.由于党和国家政策的变化所带来的风险。
新时期,党和国家对国有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国有企业要承担起新的领导和稳定国民经济的任务,能够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不断创新思政工作方法。但一些基层国有企业缺乏新的思政平台,不能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拓宽思政工作途径,存在着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吸引力的问题。如国企政工干部缺乏正确的思政工作意识,没有深刻认识思政工作与生产经营同频共振的重要性,思政工作的制度化建设、标准化建设和精准化实施不足,往往未能结合国有企业发展实际,国家政策方针导向把握思政工作的要求、细节和重点,导致思政工作未能达到宏观政策与具体细节的统一,工作思路相对混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企思政工作的有效性。
三、基本原则
1.突出理念先行。要确保思政工作适应国有企业发展需要,实现思政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紧密融合,解决职工思想认知偏差的问题,促进国企职工广泛投入国企改革实践创新,还要采用渗透性的思政工作理念,促进国企思政工作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例如,思政工作要从以往的关注职工群体向关注个体员工转变,积极运用现代理念提高个体政治意识、法律意识和自愿参与企业改革创新的意识。从单一思政工作方式向多元化思政工作方式转变,注重构建立体化思政工作空间,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思政工作新平台。从职工思想成长的新需求出发,强调从被动开展思政工作向主动开展思政工作转型,结合企业基层项目与生产经营改革需要解决职工思想中的各种问题,进一步让职工思想与企业生产经营保持同步,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
2.着眼发展大局。国有企业的思政工作还应着眼于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运用思政工作方法提高国有企业职工的综合素质。如国有企业思政工作要尊重职工主体地位,根据职工思想、情感、心理需要明确阶段性思政工作重点,把握国企改革的重大事项,提高思政工作的指向性。政工人员要结合生产需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引导职工认清企业发展现状与个人职业理想之间的关系,鼓励职工自主提高素养和投入企业改革实践。新时代的思政工作还要与企业的发展形成联动效应,能够结合企业发展、改革、政策、时政等方面开展一系列主题性、实践性的思政活动,促进职工在一线生产实践中自我反省,提高员工自我培养意识。只有着眼于国有企业发展的大格局,才能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
3.注重体系建设。新时代思政工作更具有综合性,不仅要着眼于职工的思想,还要围绕国企改革、安全生产、技术创新、职工生活等方面不断创新思政内容,完善思政工作体系,力求在合理分工、细化要求、明确准则和紧密配合中提高思政工作效率。例如,注重政工人员素质的提高,注重政工干部的科学实践。能够运用党性力量、人格力量进行政工工作,能够统筹企业利益和职工利益,紧紧依靠、信任职工开展思政工作。思政工作还要优化思想认识,发挥企业各部门合力,积极发挥党委、工会、团组织的作用,以生产经营为主线,提高思政工作的整体效能。只有突破以往以机关为中心的思政思维模式,构建面向一线的思政主战场,才能给予广大国企职工必要的人文关怀,充分提高国企思政工作的质量水平。
四、基本路径
1.创新思政工作机制,完善效能评估。探索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思政工作体系,注重构建适应时代需要、企业特点的思政体系,提高国有企业思政工作的效能。因此,把思政工作和生产经营实践结合起来,还要保证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生产经营相结合,做到基层项目开展到哪里党支部就建设在哪里,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实现思政工作上下联动,将思政工作贯穿于企业经营始终。比如基层党支部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建立健全思政工作评估体系,系统构建思政工作框架,深度研究思政工作制度,围绕基层项目重大节点和主要难点设置开展思政工作“路线图”,同步压实党建与生产融合主体责任,优化支委会重大事项程序,实现支持工作组织化、具体化。建立和完善面向生产经营的思政工作学习制度,明确学习主题,细化学习时间要求,围绕党史学习教育等提高学习活动效能,运用党课半小时、党课开讲啦、书记讲党课等强化广大职工的思想意识。强化思政工作主体责任,把思政工作贯穿生产经营始终,形成思政工作与生产经营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的机制,围绕提高基层项目执行力,提高平安建设、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等主题开展思政工作,把基层项目日常标准化运转与思政工作结合起来,实现对基层项目的常态化管控。调动职工参与企业创新实践,加大对员工参与创新的宣传力度,鼓励员工积极投身创新实践,鼓励职工参与技术革新、节能降耗,形成思政工作生产经营同步化学反应。
2.创新思政工作平台,强化学习交流。
紧跟时代步伐,搭建新的思政教育平台;思政工作和生产经营深度结合,关键在于确保思政工作质量,提高思政工作效能,真正在思政工作领域落实“降本、提质、创效”方针。首先,拓展思政工作路径,明确企业生产经营需求,实现思政工作与互联网+结合,树立新媒体思维,搭建思政工作新平台。其次,要求政工干部要把“懂网”作为必修课,充分发挥媒体和政工平台的交流和沟通作用,利用自媒体宣传榜样力量,传授国企职工生产经营的优秀经验。例如,开发在线答疑、在线党课、在线解决职工难题等交流手段。利用二维码技术把思想政治教育搬到墙上,督促党员干部通过“扫一扫”进行自主学习、在线答疑。利用“学习强国”在线教育平台、开设钉钉云课堂、利用在线重温入党誓词、过政治生日等活动,营造浓厚的思政教育氛围。其次,对思政与生产经营结合的着眼点进行深入研究,梳理国企技术创新和重大工程项目的主要工作内容,研究哪些生产经营子项可以与思政工作有机结合,把思政内容模块嵌入到生产经营中去,如何将政工干部与企业生产经营末端组织相融合。
3.创新思政工作形式,激发工作活力。
思政工作要坚持群众路线,把思政和企业现有管理改革结合起来,充分了解员工的诉求,细致体察一线员工处境,真正为员工办实事,让员工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激发员工干事创业的活力。增强一线员工归属感.国企思政工作不仅要做到自上而下,还要保持政工干部和企业职工之间的沟通。要尊重员工的需求,提倡民主管理,鼓励员工积极参与企业发展,不断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率,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把加强党的领导同企业治理改革紧密结合起来,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采用双向领导机制,精心策划中心组学习和基层党员学习。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利用主题日广泛征求一线职工意见,利用“三八”妇女节、“五四”青年节、“七一”党的生日等主题活动。通过各类主题活动,对国有企业的职责和使命进行梳理,凝聚强大正能量,为党的二十大献礼。
4.创新政工人才培养模式,突出源头管理。
国有企业要积极吸纳和培养优秀政工干部,特别要发挥青年政工干部的积极作用,鼓励青年政工干部投身生产实践,把政工工作和生产经营紧密结合起来。当前,应重视吸纳优秀青年党员到政工工作中来,重视党员政策和理论水平的提高,提高他们的政治敏感度。从思政与生产经营的融合维度促进思政与企业生产经营同频共振,依托党员干部引领基层开展各类经营主题活动。我们应当不断加强企业政工队伍的建设,提高政工队伍干部及职工的素质。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形势之下,为了进一步实践思想政治工作,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对生产经营管理的促进作用,企业也要狠抓政工干部的思想素质,做到从源头上进行强化,积极培养政工干部乐于奉献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五、结论
思政工作和生产经营具有同质性,各级政工干部既要强化政治责任,又要解决生产经营实际问题,通过思政工作强化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发挥政工干部在生产经营中的“排头兵”作用,进一步促进思政工作服务生产经营工作的实效性,达到提升思政工作、实现生产经营提质创新的目标。(郑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王世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