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嵩明:多措并举 劳动教育结硕果

发布时间:2022-07-25 13:03:4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王静
分享到:
20K
Loading...

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2022年以来,嵩明县教育体育局多措并举,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制度体系建立保基本

根据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材〔2020〕4号)《昆明市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结合嵩明县实际,制定了《嵩明县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嵩教体发〔2022〕11号)文件,文件包含学段目标、劳动教育体系建设、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劳动教育工作保障等内容,对我县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指导性意见。同时发布了《嵩明县初中学生劳动教育综合评价方案(试行)》(嵩教体发〔2022〕12号),对初中阶段学生劳动评价进一步细化,为全县初中阶段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依据。

师资队伍培训增实效

3月25日,组织全县中小学参与云南省教育厅中小学劳动教育推进培训会,会后各学校按照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从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推进新时代劳动教育;加强劳动课程管理与建设,严格按照每周一课时有效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注重师资队伍和劳动基地建设,提升劳动教育保障能力。5月11日,嵩明县教育体育局组织全县各中小学校长及分管教学副校长参加劳动教育经验交流会,会前组织各学校参观嵩阳二小劳动校内劳动实践基地,会上由嵩阳一小、嵩阳二小及8所初级中学就本校劳动教育进行交流。此次会议强调各学校加强对劳动教育评价过程和结果的管理监督,确保初中学生劳动教育综合评价工作稳定有序推进,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强化劳动教育支撑保障,让学生真正从劳动教育课程中明白幸福生活靠双手劳动创造而来。

劳动教育课程有保障

嵩明县中小学严格将劳动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方案,平均每周不少于1课时,职业学校结合实习实训确定劳动时间。各学段统筹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技术、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内容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同时加速劳动教育与各门课程的有机融合,结合学科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在语文、思政、历史、地理、英语、音乐、科学等课程教学中加大对崇尚劳动、劳动光荣、端正态度的培养;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体育、美术等课程教学中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劳动技能的培养,把劳动教育有机融合到各门课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

学校在育德育人的各个环节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广泛组织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会、团(队)课、手工劳技展演和成果展示等活动,强化学生劳动意识。各学校在保证课时总数的前提下,根据实际需要,分散或集中安排专题劳动实践课程,与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融合实施,小学三年级以上设劳动日、劳动周或劳动月。

坚持与各学科教育教学融合推进,积极推进跨学科实践教育,结合学校发展特色和课程建设计划,对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进行组合、优化和再开发,构建具有地域及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项目。

劳动实践基地广覆盖

各学校紧紧依靠村、社区,让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多点开花,努力构建“校校有地可种,走几步有地可挖”的劳动教育格局。多所中小学与乡镇街道达成书面协议,挂牌成立校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辟插秧班、玉米班、葵花班等农业种植班,让学生走进田间地头,让劳动精神根植学生心头,找到劳动的乐趣。县教育体育局联合嵩阳街道东村社区、小街镇花仙子园林绿化公司、百花箐山谷风景区申报省级校外劳动实践基地,顺应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农耕耕作规律,打造“我种我护我收获”的劳动教育主线,既解决村、社区农耕无劳动力的问题,也引导学生通过设计、制作、探究等方式获得丰富的劳动体验,习得劳动知识与技能,感悟和体认劳动价值,培育劳动精神。

劳动实践活动有特色

辖区内46所学校利用“3·12植树节”,组织学生开展植树节劳动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本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种植蔬菜、果树等,其余部分学校以居家种花植树、给植物浇水、除草等方式体验爱绿护绿行动。

利用4月“爱国卫生月”,开展校内卫生大扫除活动,各学校强调全员参与、力所能及,将爱国卫生七个专项的知识融入日常的宣传教育中,把“垃圾分类”“绿色环保”的理念融入到大扫除活动中,为创建一个文明、卫生、健康、幸福的校园做出应有的贡献。

各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开展独具特色的实践课程,嵩阳二小开展“烘焙课程”,通过每学期学习一种甜品的制作,让学生在美食与劳动间收获喜悦和幸福;举行班级“劳动技能大赛”,让低年级孩子尽快养成独立自主的习惯。

嵩阳一小开展“跟着二十四节气去劳动”校本课程,实现“节气文化”与“劳动教育”相融合,让学生研节气文化,种节令蔬菜,尝劳动成果。6月27日,组织学生在校门口进行职业体验——蔬菜销售员,活动仅持续了30分钟,蔬菜一扫而光,此次活动增添了学生阅历,还培养了学生珍惜劳动成果的美好品德。

嵩明县培智学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了叠被课、洗衣课等生活化课程,教育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独立生活,同时开展花草种植等课程,让同学们在劳动中懂得了脚踏实地,持之以恒。

小街镇各学校组织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围绕花的文化、劳动实践(亲子劳作)、花的培育观察、花的问诊园艺创新设计(手工制作)、以及花艺科技探索几个主题开展主题坊活动,以种—赏—收—品为劳动基地建设和综合实践课程的工作主线,以“品”贯穿整个建设过程,品“种”的辛苦,品“赏”的乐趣,品“收”的喜悦。

参与家庭劳动促和谐

整合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力量,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模式,涵养学生基本劳动习惯和品质。逐步使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规范化,社会劳动教育多样化。结合“5.1劳动节”,县教育体育局组织开展“劳动创造美好 奋斗终将伟大”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争做社区小主人,强责任修品行;参与家庭劳动,替父母分担家务,学技能养习惯,争当新时代好少年。

县教育体育局紧紧围绕《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版)》,上好劳动课,培养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在学习与劳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真正体现劳动课的育人价值,领会“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的内涵与意义;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弘扬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时代精神。

(嵩明县融媒体中心供稿)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