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运,是供应链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初,南京市委、市政府将高质量水上支持保障系统建设纳入重点工作。海事、交通运输等部门践行新发展理念,着眼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在五个水上支持保障模块上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促进产业链、供应链、消费链高效运转。
航运供应链的“韧实力”,扛起航运安全畅通绿色“大目标”。今年1-6月,南京港货物吞吐量1.55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54.55万标箱,同比分别实现逆势增长1.7%、1.7%,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安全保障:让船舶进得来、出得去
船舶安全锚泊是航运安全的基础。一直以来,南京长江水域锚地资源有限,进江海船等锚位司空见惯。
为解决这一瓶颈,海事、交通运输部门和港口集团建立了“南京港锚地管理平台”,通过确定锚地容量、划定锚泊功能区、对锚泊船实施信用积分等手段,统筹安排船舶锚泊,相对缓解锚地资源紧张状况。目前,南京长江水域能满足260艘船舶同时锚泊,锚泊难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据悉,海事部门还协调引航部门、港口企业建立“无计划不进江不进港”和重点船舶“直进直靠、直离直出”机制,护航海船安全进江,实现江海直达联动,进一步减少了海船在长江口或其他港口等锚位的时间,有力保障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及供应链稳定畅通。
作为受益企业,新实力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方明感受颇深:“我们公司从印尼进口棕榈油,之前承运船舶长期在长江口外等锚地,最长一次等了12天,企业生产等米下锅。现在好多了,我们一次申请,锚地使用、码头生产、船舶引航无缝衔接,基本不用等,除能保证正常生产外,每天还少花费1万美金的等候滞期费。”
环保保障:让船舶干净装、清洁卸
为保证危化品货物质量,防止不同货物之间的化学反应危及航行安全,在拆船、船舶检修以及更换不相容货物时需进行洗舱。
洗舱站是清洗船舶液货舱的专用场所。目前,南京已投入运营大厂、龙潭两处洗舱站。
南京港危化品年吞吐量5600万吨,是长江上最大的危化品港口,船舶洗舱需求较大。今年,龙潭洗舱站专门设置核酸检测点、隔离观察室和洗舱专班,采取无接触方式洗舱59艘次,船舶就地洗舱、换装,营运率大幅提升。
在龙潭港的明州码头,“北仑15”轮接妥岸电后开始作业。船长蒋峰算了一笔账:船舶卸货48小时,使用岸电花5000元,噪音很小,船员也能更好休息;如果用柴油成本就是15000元,且不环保。岸电切实降低了航运物流成本,增强了环保效能,在南京港,124个非危险品泊位岸电设施已100%覆盖,年使用岸电船舶超过26000艘次,用电量超过340万度。
应急保障:让船舶求必应、应必助
5月15日,龙潭海事3个小时内接连救助了“民江”轮、“淮海鸿运”轮2名生病船员。救助过程中,龙潭海事及时、主动协调港口、街道、卫健、医院、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等部门,派专车接运患者到定点医院治疗。这成为打通疫情期间伤病船员救助绿色通道的典型案例,进一步完善了船员医疗救助体系,为船员健康上岗加了一道保险。
6月14日,一艘长190米的利比里亚籍外轮在龙潭水域失控,海事部门就同时动用了3艘海巡艇在现场进行交通组织,调派了4艘大马力拖轮协助航行靠泊,在十几分钟内就恢复了主航道正常航行秩序。
据介绍,一些进江船舶因主推进器故障、舵机故障等原因,不能自主航行,也不能避让其他船舶,产生失控险情,应急处置不及时则容易造成重大事故,影响航道畅通。为保障航运大通道畅通无阻,龙潭港区常备5艘拖轮、1艘消防船、2艘清污船应急待命,时刻准备投入战斗。
物资保障:让船舶供得上、供得好
4月份,南京港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船舶生活物资供应成为难题,给船员生活、船舶航行带来困扰。
对此,海事部门积极发动码头企业和水上服务区补给纾困、解决难题,形成全封闭、常态化的船舶生活物资补给机制——部分码头企业为靠港船舶供应物资,形成了“足不出港”码头企业补给模式;水上服务区通过无接触作业形式提供物资,形成“足不离江”服务区补给模式;海事部门协调通过海巡艇和交通船,为锚泊船舶供应物资,形成了“足不下船”流动投送补给模式。船在江上行,物资自然来,船舶就有更多精力从事航运物流主业。
水上补给“智能化”更是将便捷贯彻到底。据悉,龙潭集装箱公司开通了一站式综合船舶服务驿站,通过线上24小时服务、零接触配送,为靠港船舶提供生活物资。2月份,24套“一站式全流程智慧岸电设施”线上运行,在全国率先实现“船E行”一码通办自助接电、自动停送电、自动计算、线上结算业务。同时,还启用了智慧加水设施,提供“自助式、零接触、全流程”扫码自助加水业务。
服务保障:让船舶零耽搁、零担心
为保障航运供应链畅通,当地口岸和政府部门甘当“服务员”。针对船员核酸检测不便、担心靠不了码头的情况,相关部门联动在港口码头、水上服务区开展“靠泊即测”模式,确保船员在港期间全时在船,随时可以靠泊作业或者开航。
作为全国首个国际航行船员换班的港口,今年以来,南京港龙潭港区在海事、海关、公安、卫健等部门协同下,为136艘次国际航行船舶、1255名船员开展换班工作,船员不用等船,船也不用等船员,实现了不因换班延误船期的目标。
4月份,港口企业开通宁波航线“陆改水”业务。海事部门加班加点,为有关船员办理了相应的任职手续,确保新航线及时开通,缓解企业物资运输困难。上半年,南京港“陆改水”集装箱运输量达到8835标箱,同比增长43%。(孙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