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人情结最浓的那片绿——记四十载岁月长河里的萃屏公园

发布时间:2022-08-11 11:40:0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杜畅 张国盛 夏佩  |  责任编辑:常晓姣
分享到:
20K

 修葺一新的萃屏公园。 张国盛/摄



公园中的石拱桥。 夏佩/摄

 

城市公园,装点美好生活。

它是一座城市的名片,彰显广安“亮山亮水亮文化”的战略布局,展现广安的山水之美、人文之韵;它体现“品质广安”的城市召唤力、辐射力和影响力,满足了市民推窗见绿、出门见园的美好向往;它的前世今生,更承载着一代代广安人的回忆,是他们心中最美的乡愁。

唤醒美丽乡愁、留住城市记忆。从本周起,川东周末特推出“逛公园”专栏,以笔者沉浸式体验式采访报道的方式,展示广安城市公园承载的文化印记,展现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敬请垂注。

很长一段时间里,“公园”在广安市民心中都有一个具象化指代,每每提起这两字,几乎不用任何前缀,“老”广安人都能清晰的叫出它的名字。

它是广安文脉的千年传承地,不仅是賨州十六景第一景—“秀屏积翠”所在地,更汇聚了颜真卿等名人手迹及十余位知名老革命家墨宝题词,一代代文人骚客在此凭栏远眺,直抒胸臆,留下经久不衰的传唱。

它是广安城市建设史上的一次“零”的突破,老一代园林人因势利导、科学布局、克服重重困难,肩挑背扛造就其曲径通幽、移步异景的园林景观。

它是当之无愧的城市“绿肺”,森林覆盖率90%以上,平均树龄逾四十年,让这里成为不可多得的天然“氧吧”,树木森森、青山叠翠、环境清幽。

它更承载了世纪伟人邓小平对家乡深厚的情感,作为伟人邓小平唯一亲笔提名的城市公园,它历经岁月沧桑,有过举城皆往的繁华,也有过萧条破败的落寞,当历史的烟云散去,它一次次以崭新的面貌,护佑着人民安居。

它,是萃屏公园,一座承载着广安人记忆的公园,今年是它的四十岁“生日”。

四十年里,它屹立在渠江之畔,看帆影重重,听涛声依旧,岁月在它身上流淌,化作青石板上散不开的斑驳,见证着城市天际线的不断生长,见证着广安在时代浪潮里飞速前行的步伐,亦见证着市民越来越好的生活。

跟随广安第一代园林人的脚步,让我们走进萃屏公园,探寻一座公园带给广安的城市记忆。

“零”的突破

城北山麓起新园

“萃屏公园自1982年开始建设,今年正好40年,它是全市第一个城市休闲公园……”6月15日,59岁的张基光行走在萃屏公园里,脚下是泛着点点青苔的石板,阳光透过树叶摇晃的间隙,斑驳的光影跃动在肩膀上,在啾啾鸟鸣声中,张基光的思绪,又回到了那个“原点”时刻。

十一届三中全会激荡起的东风,不仅吹来了改革开放的浪潮,也“唤醒”了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自1979年起,城北秀屏山被选为广安县植树造林点,连续多年的大规模植树造林行动,让植被本就茂密的秀屏山更加葱郁。

依托良好的人文、自然资源积淀,广安县委决定依托秀屏山建设萃屏公园,优化城市功能布局,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好去处。1982年,广安县委萃屏公园修建领导小组成立,正式启动公园建设。

这一年,家住在渠江对岸的张基光时常来到公园项目建设现场,看建设者们在简易施工便道上运输一方方青石板,人拉畜拽,热火朝天。青年张基光同所有广安人民一样,一遍遍想象着公园的模样,充满了期待。

后来,张基光从报刊上了解到,当时,跟他一样关心公园的,还有世纪伟人邓小平。在得知家乡要建设公园后,伟人于1982年12月25日欣然为公园题名,写下了“萃屏公园”四字。

当时的建设绝大部分依靠人力施工,项目进展缓慢,直到1986年,萃屏公园首期工程才建成投用,项目包含老园子70余亩核心景观区及北大门(牌坊)、屏封、广场等附属项目。

尽管较原规划略显“缩水”,但绕山盘旋的登山步道、红墙绿瓦的亭台楼阁、精妙绝伦的景观布局仍令广大市民欣喜若狂。建成当年的中秋节,万人空巷,市民都来到公园里赏月,人流如织、灯影憧憧,仿若天上街市。

这一年,广安县萃屏公园管理所正式成立,26岁的张基光复员回乡,成为管理所首批职工,从此开始了与萃屏公园的不解之缘。

辉煌和沉寂 从游人如织到人迹寥寥

笔者从获得的一份拍摄于2000年3月25日的视频资料发现,当时的萃屏公园不仅拥有种类繁多的电气化游乐设施,商业业态也十分丰富,茶坊、经营小商品的简易摊铺鳞次栉比,生意红火,视频中随处可见游人如织的盛况。

老一辈广安人大多还能清晰的回忆起当时的盛况。据开园后就在此经营茶坊生意的市民李晓川回忆,当时特别忙碌,从早到晚,都排满了等待落座的客人,周末等节假日更是人山人海。

进入21世纪,一边是北辰湖等新建成的公园分化了人流,一方面园区基础设施陈旧致使游客体验感差,萃屏公园渐渐沉寂,不复往日荣光。

张基光对此深有感触,他告诉笔者,当时,萃屏公园管理所与广安区园林管理所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不仅要负责萃屏公园管理,还要负责城区100万平米园林绿化建设、管护,分摊到萃屏公园管护上的人手严重不足,管护经费也大多投入到了新建公园上。加上雕塑、廊坊等基础设施的年久失修,萃屏公园更加人迹寥寥。

翠屏公园的破败不堪与逐渐被人们遗忘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市区两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建言献策升级改造萃屏公园。广安区人大、政协还专门形成专题调研报告送市区两级党委政府,但由于该工程耗资巨大,加之财力薄弱、拆迁难度大等多方面原因而没能通过,暂时搁浅。

一边是人们没有休闲娱乐的场所,一边是占据城市中心位置的公园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如何改变这一状况?2013年初,广安市把萃屏公园改造升级纳入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36个重大惠民项目之一,广安区委多次召开常委会,对此进行专题研究,力排众议,决定吸纳群众意见建议,投入3000余万元启动萃屏公园改造升级项目,方案通过后,于同年3月初正式动工改造。

重焕新生 颜值气质双提升

走进萃屏公园,满眼翠绿,高大的树木隔绝了暑气,城市热岛效应在这里消散;步道上,健身休闲的市民来来往往,休闲区里,品茗的游客怡然自得,名人碑林里,临摹的学生下笔有神……这是6月15日笔者见到的萃屏公园,也是公园改造升级后的样子。

改造升级中,按照现代化城市公园理念,萃屏公园分类集成了缤纷萃屏区、文庙书香区、闲情雅趣区、萃羽飞云区等六大景观区域,以及正大门牌坊、健身广场、五百梯、名人碑廊等景点,进一步提升了公园“气质”和“形象”。

作为广安第一代园林人,张基光全程参与到萃屏公园改造升级项目中,从改造方案到现场施工,各环节均流淌着他的汗水。

分区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善、设施更加现代化……历时一年的改造升级后,萃屏公园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与颜值和气质同步提升的,还有公园管理机制。吸收前期公园管理经验,萃屏公园加大了公园管理体制机制建设,进一步规范公园运营流程,杜绝商贩、车辆进入,强化安防、保洁力量……一系列高效举措,让萃屏公园在此后的多年里,始终保持着改造升级后的最美模样。

2014年12月,萃屏公园成功创建为国家3A级景区。如今的萃屏公园,已经旧貌展新颜,吸引了八方来客参观,受到了广大游客的一致好评。萃屏公园平均每天入园游客稳定在2000人次左右,节假日倍数增加。

改造还继续!2021年3月,广安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了广安区翠屏片区棚户区改造城市提质工程(市中医院至龙城名都片区)征收范围公告。这预示着萃屏公园周边的棚户区改造已全面动工,这一大城市“绿肺”又将迎来新的面貌。

今年,张基光已经59岁了,即将从广安区园林管理所所长任上退休,曾经那个对萃屏公园满怀憧憬的懵懂小伙,不觉间陪伴着萃屏公园走过了40年岁月。“我亲历了萃屏公园发展的各阶段,见证了它为全市人民休闲安居作出的突出贡献,作为广安城建历史记忆的承载体,希望在一代代广安人接续奋斗中,推动萃屏公园不断迸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杜畅/文图)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