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广安区电商服务中心,刚刚转运过来的新鲜翠李按筐有序摆放,工作人员正忙着给翠李打包、装箱、贴标、发货……
“近段时间,每天都有5000多单的销量,大家忙得不可开交。”广安区电商服务中心运营方主要负责人李娟说,老百姓每天连夜采摘,当夜便把新鲜的翠李运回电商服务中心,争取第一时间把翠李送到顾客手里。
近年来,广安区电商服务中心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拓宽水果销路,让水果卖得越来越好。
然而,在2021年李娟刚接手广安区电商服务中心时,水果不好卖、价格低,一直是她特别头疼的问题。经过走访调研,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她决定开始在网上上传视频,让网友通过视频深入了解,进一步拓展销路。
说干就干,李娟和同事经常到果园、田地里直播,在给网友们分享广安区农村原生态生活的同时直播带货,开展预售、抢购等营销活动。原以为没什么人气,但后来进入直播间的网友特别多,很多网友表示想尝一尝广安区的水果。
随着订单越来越多,一些水果曾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对此,李娟转思路、改方法,与全区大大小小的种植户对接合作。由于收购量大,以前水果销售不景气的现象得到了彻底改变。这一模式进而发展成广安区电商服务中心引导老百姓种植在网上卖得较好的农产品,待成熟后直接收购,通过互联网售卖。
彭家乡白阳村兴泰农业基地管理人员熊亮说:“以前单一的采摘模式销路不好,现在有了电商平台上门服务,彻底帮我们解决了销路问题。”
为了拓宽销路,李娟把网店开到了淘宝、天猫、京东、拼多多、抖音等多个电商平台,并精心打造网络店铺,让消费者一进店就有购买的欲望。“在多个电商平台上,我们都有销售渠道和运营较好的店铺,还通过直播和短视频的形式,全方位展示农产品,让网友可以更直观地观看农产品视频,然后下单购买。”
如今,广安区农产品依托互联网走向了全国,全区农业电商产业发展迈上快车道。据广安区商务局商贸服务中心主任钟光艳介绍,广安区积极探索“农业+电商”模式,大力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和电商惠农(民生)项目,深入开展产销对接和跨产业、跨区域合作,目前创建为省级以上农产品电商品牌5个、农村电商运营服务中心1个、镇村电商服务站和物流配送终端317个,引进“四通一达”等10余家快递物流企业入驻,网络年零售额达6亿元。
今年,广安区决定三年内投资500余万元,为电商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同时,广安区电商服务中心在销售本土农产品达到一定金额后,广安区将按两元一单给予物流补贴。此外,还依托广安区电商服务中心开展电商人才培训,前不久便请来浙江义乌的专家对50余名农村电商人才进行培训。
广安区商务局副局长余桂表示,政府支持、龙头带动,广安区将在新时代“互联网+电商”的浪潮中把握住新机遇,不断探索前进,推动农业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黄银平、罗钧 、廖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