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锋区粮食颗粒归仓 端稳百姓“饭碗”

发布时间:2022-08-26 15:14:2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范群星、李响、吕甜  |  责任编辑:孙玥
分享到:
20K

今年以来,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突出抓好耕地保护、粮食大豆稳产扩面、生猪稳产保价等重点工作,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在生产上保面积、在播种上抢时节、在模式上求创新,坚决稳住农业基本盘,加快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前锋区完成小春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86万亩,大春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1.76万亩。实现小春粮食产量0.42万吨,产量增加0.003万吨,同比增长0.7%;预计大春粮食产量9.56万吨,产量增加0.38万吨,同比增长0.41%。

机械化作业

粮食采收省时省力

近日,在桂兴镇天才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基地,新型的玉米收割机正高效地采收成熟的玉米。

“采用收割机作业,既省时又省力,还能保障玉米颗粒归仓。”桂兴镇副镇长邓松秸说,在收割机收割时,玉米秸秆直接被粉碎,留在地里作为肥料,既能为土地增肥,又能防止焚烧秸秆,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

“我们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基地约250亩,玉米总产量约40吨,预计在一周内全部收完。”负责该基地的四川蓥成农业有限责任公司业主王刚说,采收的新鲜玉米会直接装车运走,并及时烘干归仓。待大豆收获之后,这块土地将种植油菜,让土地实现多份收益。

随着机械化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种植业主采用机械收割农产品。在观阁镇七谷村水稻种植区,这里的水稻由业主集中承包规模化种植,累计种植1185亩,并统一进行机械化收割,确保稻谷及时颗粒归仓。

下一步,前锋区将继续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推进现代粮油园区建设,加强田间管理,对秋冬粮油作物进行技术指导,灵活采取间种、套种、净作等种植模式,努力实现秋冬粮油作物满播满种,确保种植面积和粮食产量保持稳定增长,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引水灌溉

保障农业生产用水

8月21日,在观阁镇青莲村水稻种植区,600多亩晚稻正值结穗成熟期。种植业主向当地政府反映:由于受极端高温天气影响,晚稻出现灌溉困难,如果不能持续灌溉,今年的稻谷收成将受严重影响。

在接到业主的求助电话后,当地政府第一时间上报上级部门,经区政府统一规划调度,由凉水井水库开闸放水,经引水渠取水灌溉,全力保障当地农业灌溉用水。

观阁镇水利站工作人员胡永清说:“由于干旱,这些晚稻需要大量用水灌溉,区委区政府在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作出‘要优先保苗,确保粮食安全’的指示。”

持续高温天气,前锋区多地群众生产生活受到影响。面对缺水难题,前锋区相关部门立即核实上报缺水情况,并第一时间安排人员为群众送水,启动抗旱保收预案,开闸放水确保农田灌溉。

旱情连着民心,抗旱为了民生。为了帮助群众减轻损失,前锋区积极落实各项抗旱要求,积极制定应急预案,及时合理采取相应救急措施,全面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和农业产业发展灌溉用水。

目前,前锋区共协调22座水库、1367座山坪塘水资源,为农业园区、种粮大户、养殖场等送水输水,共调水63.9万立方米,灌溉农作物1.68万亩,全力保障晚熟水稻、花椒用水。

耕地保护

夯实粮食安全基石

耕地是粮食安全的基石,更是乡村振兴的根基。近年来,前锋区以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开展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通过合理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严格耕地保护目标考核,强化耕地动态监测和卫片执法,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稳妥推进“非粮化”存量耕地分类处置。全面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今年预计新开工建设高标准农田1.86万亩,全部用于粮食生产。

前锋区还按照“一控两减三基本”的要求,全面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目前,全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在90%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在90%以上;农膜回收率达87%。

此外,为了全域推进撂荒地整治,前锋区出台了《2022年撂荒地整治实施方案》,积极引导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撂荒地治理。2022年,全区计划整治撂荒地5357亩,已整治3836亩,其中农户自行复耕复种694亩、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组织经营1914亩、引进新型经营主体13家代耕1228亩,治理面积占比为71.6%,剩余1521亩将在近期完成。

接下来,前锋区将进一步压紧压实耕地保护责任,探索推行“田长制”,健全区、镇、村三级联动的全覆盖耕地保护网格化监管体系;全面实行耕地“进出平衡”,防止新增耕地“非粮化”;按照“果树上山、平地还耕”原则,稳妥有序推进低效林改造;加大违法用地查处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从事非农建设和改变耕地用途行为。(范群星、李响、吕甜)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