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嵩明:月家社区以“12345”工作机制为音符,唱响基层最炫“治理风”

发布时间:2022-09-02 13:23:1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王静
分享到:
20K
Loading...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基层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公共服务效能和温度的“神经末梢”。嵩明县杨桥街道月家社区以“12345”工作机制为抓手(修改1个村规民约、创办2个讲堂、常态召开3个会议、组建4支队伍、树典5个光荣榜),深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让“优美、和谐、幸福”乡村画卷尽现眼前。

“一约”淳民风,乡风文明十里闻

“爱祖国,心向党,核心价值广弘扬。兴产业,忙生产,共同富裕奔小康。护绿水,爱青山,宜居宜业赛金山。禁五堆,治六乱,咱们村子更漂亮。红白事,精简办,切莫攀比讲排场……”月家社区现行的村规民约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入户走访等形式多次修改后通过,符合现阶段法律法规和基层治理需要,结合本地文化特色,从群众角度出发,采用“易记、易懂、易行”的老百姓语言,对村民言行举止、村里环境卫生维护、文化建设等内容进行规范和约定,有效解决了群众身边“法律管不着、道德管不住”的一系列实际问题。如今的月家社区,村民行为准则有了新“标尺”,群众自觉遵守,互相监督,村容村貌变得更美了,邻里关系更和谐了,群众幸福感也增强了。

(月家社区村规民约  李沁芳 摄)   

“两堂”提涵养,道德法治齐发功

“两堂”指法治讲堂和道德讲堂。“法治讲堂”的讲师由社区法律顾问、社区民警、法院挂钩法官等人组成,授课内容皆是“接地气”的民间借贷、网络诈骗等刑事犯罪基本知识。月家社区选择村民听得懂、能理解、用得上的法律法规广泛进行宣传教育,加强“案例说法”的宣传力度,有效提高了村民遵纪守法自觉性。此外,社区还邀请月家好人、月家能人、团结示范个人等组成“道德讲堂”主讲团,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4个方面娓娓道来,通过群众身边看得见、学得到的“平民英雄”和“凡人善举”,宣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和孝老爱亲的道德品质。今年以来,社区开展法治讲堂2次及入户普法活动1次,惠及群众300余人;开展道德讲堂2次,惠及群众200余人。

“三会”助商议,民心相贴尽合意

“三会”指民情恳谈会、协商议事会、道德评议会。“民情恳谈会旨在解决群众的需求与困难,对居民提出的问题能解决的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积极向上级反映并回应居民,以最真实的情感、最诚恳的态度,全面了解社情民意,切实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月家社区党总支书记马金伍在民情恳谈工作推进会上说。结合网格化治理平台,社区及时收集上报群众反映的问题,用最有利、最快速、最有效的方法渠道及时解决群众诉求。不久前,前木丛龙网格长发现一边缘户家庭困难,通过民情恳谈会协商,社区为该户制定了专项帮扶措施,现该户生活状况日益好转。今年以来,民情恳谈会共协商处理百姓反映的急事、难事、烦心事及对社区发展的建议10余条。

(民情恳谈会 李沁芳 摄)

“进村这段路晴天灰、雨天滑,该硬化了”“老年人休闲娱乐没个地方,看看能不能建个长廊?”……社区为解决征地拆迁、集体用地和公共项目建设等问题,采取广泛参与、集中讨论的方法,邀请党员、村民代表、乡贤人士等参加协商议事会,就居民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融合进行广泛征询讨论,形成统一意见。通过协商,梨花一组进村处200余米道路硬化好了,路边还种上了花,并对村里破损路面进行了修补。大城村文化长廊建起来了,老人闲聊休憩有了好去处。协商议事制度拓宽了基层群众合理表达诉求的新渠道,还调动了群众参与共建家园的积极性。

“清官难断家务事”,面对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盲目攀比,“向钱看”不向前看的不良风气,社区秉承着正家风,促和谐,传承优良文化的原则,邀请乡贤名望为成员成立“道德评议会”,通过道德评议会推选出“月家能人”“月家好人”等先进典型。下一步,月家社区将引导评议会人员参与组织红白理事会,积极引导移风易俗,倡导村民节俭养德,倡导喜事新办、厚养薄葬、勤俭节约、文明理事的社会新风尚。

“四队”聚合力,齐心协力安邦保

“四队”指“彩虹桥”志愿服务队、“夕阳红”文明监督队、“连心桥”乡贤调解队、“红袖标”治安巡逻队。月家社区以“党建+社会组织+志愿服务”模式,成立“彩虹桥”志愿服务队,“彩虹桥”志愿者服务队现有志愿者100余人,自2021年以来,志愿服务队参与莲花池水环境综合治理2次,多次参与植树造林活动、森林防火期卡点执勤、疫情防控卡点执勤等志愿活动,推动社区志愿服务向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发展。

“夕阳红”文明监督队主要由老教师、老干部、老退伍军人组成,共有队员10余人。主要负责对社区环境卫生、乱摆乱占、乱贴乱画、不文明行为等进行巡查劝导和监督。自监督队成立以来,共开展监督活动10余次,发现、教育不文明行为80余起,针对月家小学路口乱停车现象向社区反馈问题2次。

月家社区于2021年成功创建为“无传销社区”、于2022年创建为“平安社区”,少不了“红袖标”治安巡逻队的功劳。“红袖标”治安巡逻队成员20余人,由社区党员、村民代表等组成,主要开展“白+黑”24小时治安巡逻工作,进村入户排查隐患,提醒辖区居民注意居家安全和防火防盗等,发现治安隐患、犯罪线索、灾害事故等及时向社区、辖区派出所反映,向居民宣传卫生文明、反电诈等知识,监督规范停车、高空抛物等。治安巡逻队的成立,既提高了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又有效提高了月家社区治安管理质量,同时调动了社区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建设平安社区的积极性,增强了群众幸福感、安全感。

老干部是不可多得的宝贵“闲置资源”,月家社区返聘经验丰富又德高望重的老干部,具有专业知识的法律顾问、社区民警、法院挂钩法官及人大代表等成立“连心桥”乡贤调解队。他们在调解矛盾、化解纠纷过程中,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出现的纠纷积极协调化解,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家务事”,凭借自身威信高、会讲“老理”的优势,在讲“理”中讲“情”,以真诚的劝解打开居民心结,言传身教“化民风”、理顺关系“正家风”、化解纠纷“树新风”,充分发挥了乡贤在化解基层矛盾纠纷、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方面的作用。

“五榜”现新风,创先争优人人夸

为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发展”的文明新风尚,月家社区以“五榜”(能人榜、好人榜、学子榜、团结榜、孝悌榜)为载体,成立“五榜”工作领导小组、组建评审团,制定“五榜”工作方案,通过群众推荐、小组推荐、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式评选先进典型。第一批榜样评选用时2个月,从100余名人员中选出能人、好人、先进榜样32人。“能人榜”中有“法律能人”王伟刚,用创业经验反哺桑梓担任村组干部的“创业能人”祖春荣,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建筑能人”张帮磊,荣立军功的退伍老兵祖留富等;“好人榜”中有马金才、退休老教师邓平、从事花卉种植的女企业家段艳润这样一群用嘉言懿行垂范乡里的月家好人;“学子榜”中有一批像马兴基、猫亚杰、刘建威一样品学兼优的985/211在读优秀学子;“团结榜”中有像昆明市伊斯兰协会副会长、嵩明伊斯兰协会会长、大梨花清真寺管委会主任马建勇一样促进社区民族团结的示范个人;“孝悌榜”中有像张付团、朱雪娟一样孝老敬亲的模范个人。“五榜”选树机制,充分发挥了先进典型的辐射、带动、引领作用,社区计划每年开展一次“五榜”榜样表彰大会,激励全社区干部群众推荐身边榜样,见贤思齐学习身边榜样,持续提升居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

(“五榜”公示栏  李沁芳 摄)

下一步,月家社区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持续完善“12345”基层治理工作机制,深耕“基层治理”矩阵,放大“文明效应”,推动善治新格局,全面唱响基层最炫“治理风”,努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实现共建共治共享,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嵩明县融媒体中心供稿 通讯员:李沁芳 顾腊丽)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