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攀新高,行稳致远开新局”,是建邺发展的“脉搏”,也是建邺教育的“态度”。
千秋基业,教育为本。站在南京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基础上,处于飞速发展的时代浪潮中,从2019年全面启动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工作,到2022年晋级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区,建邺区仅用了三年。
有人说,建邺如同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换上了新鞋子,背着一箩筐的“创新”,马不停蹄地向前奔去;也有人说,正值青年的建邺,有着白纸一样纯净的“底色”,绘出了一幅幅多彩但不浮夸的虔诚之作。在教育这条漫漫长路上,建邺,用最朴实的画笔,勾勒出浓墨重彩的教育之路。
教之“道”:涵养特色校园文化
9月1日开学季,随着江上汽笛声响起,一场别开生面的“开学第一课”在南京长江上的一艘邮轮上开讲。金陵中学附属初级中学的师生共同走进“一条人文滨江带,半部金陵发展史”,通过移动探访红色地标,更好地学习长江大保护。
从2002年到2022年,二十年来,建邺区因水而兴、拥江而上,跻身成为长江之滨最现代、最年轻的“城市客厅”。客厅的一面,是“形而下”的现代金融、数字经济、商贸服务等高楼大厦的迭起;另一面,是“形而上”的德育建设、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的深耕。
“教育,从娃娃抓起”,建邺也是这么做的。南京市奥体实验幼儿园以“爱•生长——爱的艺术、力的生长”为文化理念,用“爱之管理”培育乐爱儿童。开展“做有温度的教师”“爱生长,新征程”“耕耘的印记”等师德宣讲活动,塑造爱之语团队;实施爱乐生活、爱享运动、爱趣游戏、爱思学苑、爱育亲子、爱悦节庆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满足儿童多元兴趣和需求;成立“宝爸安全护卫队”“宝妈美食小厨房”等,有效搭建家园共育平台,传递科学育儿理念。让孩子们在开启学习之路前,感受爱、理解爱、传递爱,用爱启智孩子们的学习路。
当孩子们踏入小学阶段,他们可以选择坐落于建邺区黄山路122号的南师附中新城小学,这是建邺区规模最大的一所公办学校。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学习“八礼四仪”,涵育美的学子气质;在浸染着每个角落的“一班一世界,一窗一风景”的班级文化中,争创“最美班级”……学校还深入研究“合作互动式家校教育共同体模式的构建”,探索新时期家校和谐的育人道路;打造“美丽的校园、美好的教学、美妙的学习、美善的关系”,让“美育”教育走向更深层境界。
择善而行,则步步生花。在建邺,一个个书香校园、数字校园、绿色校园、开放校园、运动校园、艺术校园,让每个学子在追梦途中遇见更好的自己。多元特色的校园文化,成为建邺教育沃土上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其中青奥村小学、新城小学怡康街分校入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南外河西初级中学入选江苏省中学课程基地建设项目学校。
教之“专”:会聚名师培养英才
一棵树,如何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如何更好地推动另一朵云?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建邺区走出了教育的“灵魂之步”——打造充满活力、善于钻研的新时代“园丁矩阵”。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初级中学办学已有17年。为确保师资队伍有实力、有口碑、影响广,该校从教师职业道德、教学规范、绩效考核等方面制定《教师手册》,着力强化“热爱学生、认真教学、刻苦钻研、言传身教”的教风;先后获评江苏省教师发展研究基地,江苏省首批省级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江苏省教师、校(园)长培训实践研修基地、江苏省初中物理教学研究基地学校,南京市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学校(初中数学)。
作为建邺区唯一区属公办高中、江苏省高品质示范高中市级创建培育学校,建邺高中现有教职工150人,已形成名师引领、骨干领衔、优秀青年教师有力支撑的金字塔型的教师队伍,语文、数学、英语等7个教研组被评为南京市先进教研组。“名师荟萃事业兴”,2022年,建邺高中高三毕业生486人,文化类一本硬达线139人,文化类二本硬达线395人;成功晋级江苏省高品质示范高中市级创建培育学校,挂牌成立南京市中学数学解题研究中心。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办好优质均衡教育,真才实学、师德师风、质量内涵的建设工作尤为重要。近年来,建邺以“四有”好教师为标准,常态化推进师德师风涵养教育,着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全面引进名校、高校资源,依托品牌资源实施合作办学,不断放大名师、名校、名品资源集聚效应。
2022年,建邺新招聘教师274人,其中研究生学历92人。去年以来,叶旭山、杨树亚上榜“苏教名家”培养对象,李有翔、钱亚琴晋级省第十六批特级教师,赵梓如获评江苏省优秀教师,经卫宏老师获得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青年教师逐渐崭露头角,也更坚实了建邺教育的步伐。
教之“形”:构建育人创优生态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是时代跨越、教育精进的见证,是办好教师幸福、学生快乐、群众满意的高品质教育的生动实践,更是一个城市(地区)的发展层次和内在品格的映射。
教育转型,破立有道。建邺区深化资源整合,走出了“学区制管理+集团化办学”合作办学新路径。
——以学区制管理推动校际“抱团发展”。按照地域就近、施教区相对一致原则,以片区内初中担任学区长,周边小学就近“抱团”,组建大学区,实现“共享教育资源、中小有机衔接、学区联盟教研、学校社区联动”;
——以集团化办学推动名校“集聚孵化”。以南师附中、金陵中学、南京外国语学校等名校为核心,组建七大教育集团,涵盖全区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并按照“相对就近、强弱结合、规模适度、有序进退”原则,编制集团化办学规划导引,将新开办义务教育学校纳入集团化管理,协同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学校优质均衡发展。
——深化“区管校聘”推动教育资源动态均衡。按照“规范总量、优化结构、挖掘潜力、提高效率、动态调整”原则,通过跨校任课和转岗培训等方式,均衡调配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编制,提高校际骨干师资配备度。目前,建邺区小学和初中师生比分别为1:12、1:8.9,优于江苏省定标准。
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上,建邺走出了感知“春江水暖”的更多“第一步”,如在江苏省率先成立“建邺区家长学校教学研究室”,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德育课程基地;在江苏省率先完成“三通两平台”和教育城域网建设,全面打造“智慧教育”“智慧校园”“智慧课堂”,名师空中课堂注册率100%,基本实现网络学习“人人通”;建成南京首家公建公办托育园,升级“四点半课堂”服务,解决园区职工子女照护问题……
今年以来,建邺区已晋级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区、全国第二批教师智能研修平台试点区,荣获“江苏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成效明显地区”“建设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验区”称号。建邺区教育局荣获南京市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三大光荣使命先进集体,南京市年度学校安全工作综合考评优秀单位第一名、市对区教育装备绩效考核一等奖。
(谢伟 傅秀 丁艺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