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区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2-10-10 15:10:18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许婷  |  责任编辑:常晓姣
分享到:
20K

“井河镇再生稻发展得比较好,‘一榜两评’很有亮点,‘五类农房改造’实施到位,值得我们学习。”

“政策落实到位,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发展兴旺,制度机制健全……接下来,将组织村(社区)干部和班子成员再来取经。”

…………

近日,四川省广安区举行广安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和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现场推进会。推进会围绕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和农业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和乡风文明“一榜两评”、“五类农房改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展开。

与会人员实地参观、听取工作介绍、现场交流,看成效找差距,在比学赶超中,共话广安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和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高质高效发展路径。

整治撂荒地

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昔日撂荒地,如今致富地,这是如今广安区井河镇高桥村5组撂荒地集中整治示范点的真实写照。在该撂荒地集中整治示范点,成片的土地全部调型完毕,晚秋作物长势喜人……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近年来,高桥村以招商引资为本,以产业转型兴农,集中整治撂荒地,积极招引本土乡友回乡创业,带动产业发展。目前,该村已发展20亩青蛙养殖基地1个、规模生猪养殖场1个、1300亩示范水稻基地1个,今年发展500亩示范大豆复合种植基地1个,占地16亩的烘干中心正在建设。

来到井河镇井溪寺社区蒋家坝再生稻及乡风文明示范点,绿油油的再生稻正蓬勃生长,微风吹过,碧波荡漾,让人心旷神怡。

据了解,该社区充分利用晒龙桥提灌站和肖溪河水资源的有利条件,广泛调动群众积极性,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及田间管理。同时,以蒋家坝为中心、辐射相邻凤凰村发展再生稻产业。现已培育再生稻500余亩,带动周边村发展再生稻近300余亩,促进农民增收,确保粮食稳产增产,预计亩产130公斤,产粮104吨。

截至目前,井河镇粮油现代农业园区覆盖9个村,园区耕地面积23239亩,主导产业为优质粮油、稻渔综合种养,通过产业发展,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8万元。

农业发展,产业是关键。站在兴平镇晓钟村观景台上,一眼望去,开阔的视野,接连成片的调型完毕的土地……该镇撂荒地治理及晚秋生产情况让人眼前一亮。其中,春哥稻香生态农业家庭农场粮油示范基地尤为突出。

“基地现有净种大豆580余亩,育油菜苗60亩,计划净种油菜750亩。现已建成稻渔基地570余亩,基地2022年收获稻谷36万斤,今年预计产值300余万元。”兴平镇党委书记兰华盛说,基地业主还正联合本地知名乡友,计划新建占地20亩的烘干房和仓储房。

据悉,兴平镇紧紧围绕广安区“2+5”现代农业产业布局,立足中部片区地形地貌和传统产业优势,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确立“1+N”工作思路,大力发展优质粮油、粮经复合种植、稻渔综合种养等主导产业,巩固发展生猪、柠檬、花椒、渔业等优势产业。截至目前,该镇引进种养业主5个,建成产业基地5000余亩,其中优质粮油2000亩、粮经复合产业1000亩、稻渔产业800亩、柠檬产业1200亩。

内外兼修

展现文明乡风新风貌

风吹稻浪千层绿,文明乡风芬芳四溢。在井河镇井溪寺社区蒋家坝再生稻生产及乡风文明示范点上,稻浪翻滚,农舍干净整洁,乡村小道焕然一新,文明乡风润浸美丽乡村。

自开展乡风文明“一榜两评”以来,井河镇井溪寺社区全面治理“脏、乱、污”,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同时,通过常态化评比,物质和精神奖励并重的方式,以卫生“先进户”“文明户”带“后进户”,引导群众讲文明、讲卫生,倡导文明新风,持续巩固拓展环境整治成效。

在兴平镇晓钟村桥头广场“五类农房改造”及人居环境整治点上,彩绘的农舍外墙格外惹眼,产业兴村富民的美好期冀展现在墙上,老村展现新颜……

近年来,兴平镇对原晓钟老街进行改造,风貌形象协调统一。保留青砖、青石墙、木楼等传统风貌,同时新建休闲广场,配套休闲设施和照明设施;全面清理房屋周边沟渠、污水、杂物,实施绿化、美化、亮化“三化”工程,打造“微田园”式院落,修缮出行道路,惠及群众70余户。

“在抓好晓钟村示范建设的同时,同步推动其他村的乡风文明建设,着力打造文明美丽兴平。”兰华盛说。

今年9月以来,广安区相关部门和各乡镇紧扣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结合乡村实际,抓住有利时机,全力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截至目前,该区优质粮油新发展4.97万亩,稻渔综合种养新发展5446.69亩,粮经复合产业新发展8058.48亩,大豆种植9.43万亩;生猪产业新发展3个,湖羊产业新发展适度规模羊场9个,龙安柚返租倒包完成380亩;新招引农业经营业主150个,种养业农业企业30家,农产品初加工企业4家;培育家庭农场50个、种养大户20个,发展专业合作社30个。(许婷)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