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位于盘龙区的“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是8840种植物的“快乐星球”,是遇见神奇植物的“霍格沃茨”。
在这里,你不仅可以一键解锁彩云之南的神奇植物,更可以在“实景通关游戏”里涨知识。
快来体验一把昆明植物园闯关游戏,在“升级打怪”中获得成就感,在日常经营中“签到领金币”,在坚持将植物知识和植物多样性融合展示的同时,保护繁育珍稀植物,讲好西南植物故事。
要说植物园“一战封神”的“战绩”,还得“梦回”2021年,“扶荔宫”生物多样性体验园作为COP15两个重要的室外展览展示考察点之一,为全面保障国家主场外交活动作出重要贡献。在刚过去的10月18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执委办已同意将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扶荔宫”生物多样性体验园作为COP15永久性成果展示点。
扶荔宫和种子博物馆展现植物生物多样性
把时间调回到2020年7月,昆明植物园西园开启了为期11个月的“闭关修炼”。一朵玫瑰花从种植到成丛开花需要两年,而将五个独立温室提升改造升级成“生物多样性展示区”却只有330天。每一天都得卡着时间点完成任务,像“绣花”一样“种花”。在同样的方寸间,既要让植物更多样,还要多样得有特色,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必须尽心竭力、一丝不苟。
温室里各种“奇珍异卉”
园内保存特色植物2500多种,模拟热带雨林、热带荒漠等生态环境,馆内建有主体温室、兰花馆、食虫植物馆、草木百兼馆等主题展馆,最终,“扶荔宫”不愧其名,成功“上分”,引得世界瞩目,成为2021年当之无愧的“顶流”。
园区日常防疫工作
疫情发生近三年来,在2021年上半年旅游业短暂回暖的时候,植物园还在闭园提升改造,完美错过。怎样努力“活下来”,甚至“活得好”,是昆明植物园必须升级突破打的“怪”。
智慧园区掌上体验
在此期间,昆明植物园一改往日运营管理模式,强化景区数字化运营能力。红外测温、扫码预约、限制客流已是“基操”,“智能导览”、VR互动高科技技术植入到植物园,实现趣味、安全、有序的旅游体验,增强了市民游客休闲旅游的体验感、舒适度,也让疫情期间的安全保障得到大幅度提升。
扫码、测温、进园、领取任务卡、开启探寻植物之旅。
在昆明人心里,昆明植物园一直是特别的存在,提起它总带着春城“养人”也“养物”的骄傲,同时也有着像面对一个慈祥的科学家爷爷一般的敬畏。如今,这个84岁的“爷爷”更像个平易近人的“老顽童”,一边毫无保留地分享四时美景,一边把植物博物学知识设计成好玩的互动游戏。
今年来,昆明植物园再次升级入园体验,游客可以在入园后领取任务卡,根据提示在园区大冒险。在这过程中需要仔细观察辨别植物,认真翻阅园区随处可见的科普牌。园区2.0版本的科普牌不仅颜值高、质感足、文案美,还可以在上面进行拓印,把知识带回家。
高颜值、有趣味的科普牌
作为科研单位的一部分,昆明植物园近年来不断挖掘景区资源潜力,除了打造一年四季不断的植物风景外,还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游客定制研学及自然体验课程,探访国内收集展示食虫植物最为丰富的温室,观看独木成林、绞杀、板根、老茎生花、空中花园、滴水叶尖等神奇现象,跟着老师体验装土、培坑、放苗、浇水等植物培育过程,感受科研人员的科学精神。截至目前, 昆明植物园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初级、终级评定工作已顺利开展。
昆明植物园的“枫叶季”来啦
“没有了植物多样性就不可能有动物的多样性”。昆明植物园持续“上星王者”的路上,不断为云南本土的植物保护提供支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也为实现“既能享有丰富的物质财富,又能遥望星空、看见青山、闻到花香”放出了自己的“大招”。
(盘龙区融媒体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