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城区黑芝麻胡同小学优质资源带课改研讨会举办

发布时间:2022-12-01 15:00:4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汀
分享到:
20K
Loading...

聚焦课堂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11月28日至30日,北京市东城区黑芝麻胡同小学举办以“构建创造文化场域 赋能学校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课改研讨会,对“双减”背景下,学校以“课改研讨月”形式深入推进课改进程,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探索进行深入研讨。

此次课改研讨会共安排了6个分会场,分三个半天进行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和信息技术九个学科的联动。由于疫情原因,课程临时调为线上课呈现,时长也是按线上课30分钟安排。这对于老师们是个挑战,更是一个研究的好机会。

课程改革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课程改革的大潮中,黑芝麻胡同小学勇立潮头,以课程改革全面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全方位解决对学生关键品质和关键能力的培养问题,为学生成长助力。教师们扎实开展教研活动,积极推进课程建设。

体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完成全面素质教育任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8日上午,现场会专门开设体育分会场,课程内容涵盖了不同年级的不同课型,与会人员围绕跳跃、综合素质练习、搏击、耐力跑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和讨论。教师们结合线上体育教学的特点积极备课、设计教学内容,引导不同年龄段学生利用自制学具、结合音乐、游戏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居家体育锻炼更加趣味化、生动化,有效提升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形成黑小体育教学特色。

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的马龙、李波老师对老师的课程教学给与了充分肯定,称赞老师们在授课时表现得非常专业,展示了黑小体育教师的风采,切实将“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贯彻落实,借助多媒体辅助手段,很好地抓住了孩子们的心理,并且老师能够关注个体差异,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具体指导。

29号下午,课改研讨会共安排了四个分会场和一个主会场。主会场东城区教委副主任尤娜,东城区教委小教科科长王军,东城区委教工委教育改革发展研究室主任朱世军,东城区教委小教科副科长刘哲,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数学教研员、北京市小学数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刘延革,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研室主任牛玉玺,北京市朝阳区教师发展学院中学音乐正高级教师李磊,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小学英语研修员张雅林以及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宋浩志,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研究中心小学研修部主任王彦伟、东城区小学研修部各学科教研员参会指导。

作为课改研究的领航人,黑芝麻胡同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校长赵丹阳在会上作主旨报告,介绍学校开展课程研究的相关情况,并对学校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以及目标、内容与思路作了说明。她表示,黑芝麻胡同小学有着丰厚的创造教育理论基础,也具有相当丰富的创造教育实践经验。基于学校多年践行创造教育理念的办学成果,经反复论证,率先提出了“一”个核心、“三”个维度、“五”个场域、“七”平台的“一三五七”发展思路,并以此来撬动学校教育教学变革。

赵丹阳校长指出,课改应致力于构建具有科学性、先进性与适切性的课程体系,希望教师们透彻了解国家课程标准,以核心素养培养理念下的教学改革为总体思路,以学生学会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活动设计为基本策略,以现代化技术为支撑,引导学生在真实、丰富、优化的情境中探究体验。黑芝麻胡同小学将继续秉承创造教育的理念,努力探索“五育”并举的育人模式,植根课堂教学,通过课题研究引领课程实践,构建学科文化融通场域,提升师生综合素养,赋能师生多元发展。

当天的分会场分别进行语文、数学、英语、音乐四个学科的联动,针对当下疫情,老师们临时将课程调为线上课呈现,每节课的时长也是按线上课30分钟安排。

当天主会场还安排了美术、科学和综合实践三个学科的特色展示:美术学科的单元主题式学习研究——探寻椅子文化;科学学科的基于学科联动的STEAM项目《改进玉河曲桥的方案设计》;综合实践学科展示的中医药课程阶段汇报,让与会专家感受到了课程改革赋能师生多元发展的力量。

30日下午,信息科技分会场如期举行。黑芝麻胡同小学信息科技组的全体教师共同参与了研讨。当天活动安排了五位老师结合人工智能、人脸识别等多个领域的探索实践进行了说课展示;之后由郝君老师做了以《人工智能课程的作业设计》的交流汇报,从作业设计要从学科特色的趣味性、实践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的角度出发讲述。

新课程改革任重道远。黑芝麻胡同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带将以本次现场会为契机,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引导教师将课改的先进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改革行动,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因课改而更生动,因课改而更美丽,培养学生成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一代新人!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