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江苏淮安市淮阴区司法局积极探索适合新经济新业态的包容审慎监管模式,持续提升全区行政执法效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目前,全区各行政执法部门共实施包容审慎执法案件283件,其中,不予处罚39件,为企业减负120.3万元,从轻处罚145件,为企业减负209.5万元,减轻处罚99件,为企业减负663.4万元。
一是精准施策,包容审慎“有尺度”。深入推进包容审慎柔性执法,全面推行行政处罚“三张清单”,明确包容审慎监管范围。创新设立预警提示前置程序,运用白、黄、红“三单”工作法,实施行政指导、规劝提醒、警示告诫等方式,给予市场主体自我纠错的时间空间。将推行“包容审慎,柔性执法”纳入区委、区政府优化营商环境“十件实事”,规范各行政执法机关涉企检查、涉企案件办理,探索柔性监管新方式,最大限度营造良好市场氛围。
二是宽严相济,柔性执法“有温度”。推动监管理念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监管方式从刚性监管为主向刚柔相济、相辅相成、有机结合转变,监管节点从事后监管向事前指导转变。工作中,根据具体情况和不同特点,积极选择指导建议、走访提示、劝导示范等非强制性执法方式,坚持以教育整改为主,切实解决重罚轻管、机械执法、一罚了之等问题,实现了社会效果和执法效果相统一。
三是常抓不懈,督查指导“有力度”。加强政务服务助导,结合质量发展、外商投资企业登记、市场主体年报、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等工作,进行事务提醒、申办指导、主动服务,帮助其依法办理相关事务。同时,建立企业联系人制度和回访检查制度,对已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柔性执法的行政相对人,加强回访复查,细化“同一事项再次违法”后的处罚标准,确保柔性执法切实发挥警示与教育的作用,实现法律“权威力度”和执法“人性温度”的高度融合。(陈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