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校园治理、为师生营造无诈的校园环境,是进一步擦亮萧山“无诈校园”教育品牌的应有之义。今年,为进一步提升杭州市萧山区广大师生群体的识诈防骗能力,萧山区教育局联合萧山区反诈联席办共同出台了《关于建立萧山区校园反诈宣传大使队伍暨开展专题培训的通知》等相关文件。萧山区教育局以“安全教育”为抓手,结合系统实际,为辖区内的广大师生群体构筑起了“三心两圈”五级安全屏障,为打造萧山区“无诈校园”品牌样板注入强大教育力量。
“三心”融合激活力 提升反诈“免疫力”
今年来,萧山区教育局提出了“三心两圈”的反诈架构,其中“三心”,即以“师生”为核心,以“校园”为中心,以“家庭”为重心,以家校为依托在校园内部开展以理论+实践共推进、以线上+线下齐参、以阅读+寓教于乐三方面展开反诈安全教育工作,为家校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反诈氛围。
萧山区各校纷纷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行政及班主任为成员的反诈专班,专班成员轮流给全校师生开展专题培训课程,并积极动员教职员工参与反诈宣传活动,争做反诈宣传大使。各学校又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将不同类别的反诈案例层层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中,如反诈主题绘画、征文比赛、反诈情景剧、游戏互动等,同时定期邀请法制副校长、辖区民警、公检法办案员等进校讲授反诈知识,深度挖掘校园自身案例,以案说法,以师生亲身经历教育大家谨防上当受骗。
此外,依据校园内的每一位学生的背后都牵动着一个家庭的客观现实,萧山区教育局着力将反诈智囊包送进每一个学生家庭,包括反诈APP的安装和注册、通过家校互动平台助力家长学习反诈知识、开展亲子阅读和互动小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家长、教师在活动中更切身体会电诈的危害,深入学习和掌握反诈知识。
“两圈”交织提效力 增强反诈“防御力”
在“三心两圈”的反诈架构中,“两圈”即部门联动圈和社会守护圈,萧山区教育局以紧盯群体+坚守阵地、拓宽载体+多维宣传两种模式来借力辖区职能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反诈力量,在校外构筑出一面刚硬的反诈屏障。
在萧山辖区内,萧山区教育系统以局机关为牵头单位,联动公检法和辖区内各派驻机构,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形式将上级部门和区内兄弟单位的反诈专业人士请到学校,为师生普及反诈知识和反诈小妙招;让部分师生走出学校,到银行、派出所指挥中心等单位现场观摩;让学生轮值96110话务员,对市民讲解反诈知识等。
“无诈校园”的建设依托组织架构的顶层设计、职能部门的高效协同、社区、学校、家庭的全面参与,只有全社会的守护才能成就师生的真正平安。为此,萧山区各校通过组织学生的反诈小手,走进社区,面向社会。在“小手拉大手”的活动启动后,各片区的社会机构逐步加深了对反诈工作的认识。随着“小手拉大手”活动的持续推进,学生们不断地向公众科普反诈知识,现学校周边的社区居民普遍开始接受“小小科普员”的“反诈推销”。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萧山区教育局联合萧山区公安局首推了“双11”校警反诈网络直播课,一经推出效果显著,直播观看量超14万+,点赞量超50万+,并作为优秀案例被浙江省反诈中心录用。
家校社普受欢迎 夯实反诈“持续力”
随着今年萧山区教育局反诈宣传工作的持续推进,萧山区教育系统的反诈工作从组织架构、氛围渲染、保障支持等方面,均在与各方反诈力量深度融合后,展现出覆盖面积广、宣传效果深入的特点,使得学生群体、家长群体、教职工群体、广大市民受众在反诈防骗知识的能力均有较大提升,此外,依托群众喜闻乐见的反诈宣传形式,使得的反诈宣传效果达到预期。
2023年,萧山区教育局将力争巩固“无诈校园”建设成果,通过“多部门联合”、“多途径宣传”、“多维度织网”模式,将反诈进行到底。在校内,着重发挥学校的综合宣传平台,通过各类公众号、微信QQ群、家长会等齐齐上阵;通过小手拉大手,亲子互动和市民喜闻乐见的娱乐模式如直播互动、平台展演等把反诈工作做好、做活、做深入。针对校外社会层面将持续广纳各方力量,联合校内师生、校外警力、智能部门、社区居民、家长资源等,组建反诈联盟,畅通反诈渠道,达成反诈共识。
目前,“三心两圈”网络已起到实效,萧山区教育局将继续深入把反诈网络织密织稳织扎实,有效利用反诈APP,确保安装率、实名注册率百分百,通过家校联盟、部门协作、社区推动,把反诈网络无限扩大,有效延伸,保障师生不受伤害,也保护每位师生背后的每个家庭不受伤害。
“今年较去年同期,萧山区校园诈骗发案率明显下降,反诈成效显著。我们正在全方位打造校园反诈教育‘立体网络’,用‘三心两圈’触发师生、家庭、学校、职能部门、社会机构五个层级的反诈效能,萧山区教育局将继续探索更便捷高效、更贴近生活的反诈宣传模式,依托“三心两圈”组织架构触发“五级效能”助力打造萧山“无诈校园”品牌样板。”萧山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 萧山区教育局:孔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