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湾找油记

发布时间:2023-01-16 14:34:5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刘奎山 陈俊  |  责任编辑:李汀
分享到:
20K
Loading...

“BARGE ROYAL SEA BIRD”(皇家海鸟号)原是孟加拉湾的一艘货运驳船,现在它的功能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它被改装成为孟加拉二期滩海项目可拆装式震源船(模块化震源船)。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隆隆的地震勘探炮声簇拥着阵阵水花响彻海面。作为中石化地球物理公司胜利分公司孟加拉15&22区块二维一体化项目(二期)的“主力战舰”,已在孟加拉湾施工40多天。

孟加拉湾位于印度洋北部,为喇叭口形状,特殊的地理位置导致该区域潮差大、水流急,较大的潮差形成了湍急的潮流。孟加拉二期滩海项目工区位于孟加拉湾东北部,西南角为恒河入海口,地震勘探测线分布在乌里查岛、松迪布岛、斯瓦纳迪普岛、藤加查尔岛岛屿和芬尼河、恒河入海口、梅格纳河之间,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异常复杂的施工环境。

每天湍急的潮水围绕着岛屿流动,冲刷着岛上的土地。湍急的潮水、大量泥沙导致施工区域海底沟壑纵横、起伏变化大,鱼脊状浅滩随处可见。浅滩随时都在变化,短短的几天就会形成新的浅滩,这是震源船施工所面对的最大障碍。每当问起船舶水深、潮汐情况时,在当地工作了几十年的老船长都连连摇头,嘴里不停的嘟囔着“I don’t know! Problem, Problem”。

孟加拉二期项目不足1万炮的气枪炮,就工作量而言,相比较国内动辄十几万炮的滩海施工任务,似乎不值得一提,但是这个工区的施工难度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滩海项目。

曹剑是“模块化震源船”的船长,一个有着近30年滩海工作经历的“老滩海”,担任过胜利703、胜利705、胜利707震源船船长。刚来到项目不久,他就对工区难度又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知道这个项目难,没想到这么难,处处危机四伏,幸亏准备工作做得细致!”他面带微笑,看似轻描淡写地讲述着。曹剑明白,作为震源船的负责人,越是在困难面前,越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只要大家团结一心,把风险评估到位,把工作做细,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

“这个工区很复杂,把困难评估到位,把准备工作做细”是项目准备阶段班子会、班组会经常提到的话题。震源船作为滩海生产的核心装备,工作性能是关键。项目团队在充分评估经营成本、施工区域环境等综合因素的基础上,决定租用当地船舶,用集装箱托运来空压机、气枪附属件,组装“模块化震源船”,来满足生产需要。

在2022年11月17日,集装箱到达组装码头,震源船全体工作人员克服高温、语言障碍等困难,加班加点组装设备,每天都要忙碌到深夜。他们仅用8天时间就把4大集装箱100多吨重的设备组合到雇佣的船舶上,搭建起“模块化震源”:近万个零部件,几千米的数据线、气管线,近千个焊接点,每一处都要严格把关、双向检查,确保各项防范措施到位。“现在不怕耽误时间,把准备工作做细,以后才不会耽误生产,”在组装现场,船长曹剑时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11月25日他们打响气枪生产第一炮。40多天的施工,震源船性能稳定,复杂水域时刻检验着大家组装设备的精细程度。

孟加拉湾潮流变化大。每天,震源船只能抓住短暂的平潮期来放炮生产。“短、平、快”是施工的主旋律,这就要求每个工序都要环环相扣,不能有半点耽搁,否则一天的付出都要白费。为了保障第二天的生产,无论当天收工多晚,中方船员都要给震源设施做一次全面体检。每一杆枪、每一条气管线、每一个螺丝都不放过。特别是针对施工区域泥沙含量高,容易使气枪密封件受损的实际,枪控人员每天都要进行拆检、清洗,从未放松标准。

如今,孟加拉项目气枪生产过半。这艘“皇家海鸟号”模块化震源船将继续航行在孟加拉湾的汹涌波涛间,续写征战国际滩浅海市场新篇章。(作者:刘奎山 陈俊)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