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淮阴公安分局在区委、区政府和市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聚焦党的二十大安保主题主线,着眼服务全区争创“双百强”工作大局,以“三最三安”城市创建为载体,以“三规三实”铸警工程为保障,举全警之力、集全警之智,统筹抓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各项措施落实,战胜了一个又一个挑战,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圆满完成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2022年6月,国务委员赵克志来淮视察期间,认真听取并高度肯定分局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工作。2022年7月,公安部党委书记、部长王小洪签署嘉奖令,通令嘉奖分局专案侦办工作。同时,中央、省级以上媒体536次宣传报道淮阴公安工作,上级领导先后24次批示表扬。
紧扣党的二十大安保维稳主线,慎终如始、全力以赴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切实做到“大事不出、小事也不出”。
一是坚定捍卫政治安全。坚持主动进攻、先发制敌,严密防范、严厉打击涉政违法犯罪。扎实推进“净网”“护网”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整治制造传播网络政治谣言和有害信息。
二是坚决防控稳定风险。开展问题“常态长效”治理行动,加强情报信息收集,常态开展信息分析研判,提前化解各类涉稳事件126起。按照“减存量、控增量、防变量”“三到位一处理”要求,从源头上化解各类不稳定因素和问题102个。
三是坚持强化应急处突。重新设立6个堵控点,建立完善突发事件警力梯次集结和区域响应机制,落实“1、3、5”快速反应机制,先后6次组织开展警力紧急集结、暴恐案件事件处置演练,有力提升快速反应能力。
一年来,我们优环境、促发展,
经济社会发展更可持续。
紧扣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脉搏和目标要求,细化服务举措,全力高效保障,努力使公安工作成效更多体现在服务发展、惠及民生上。
一是筑牢防疫屏障。组建“流调溯源、数据核查、区域封控”三支队伍,先后投入警力2000余人次,完成200余个阳性病例流调溯源、45万余条涉疫数据核查、5000余名集中隔离人员接驳和17个集中隔离点执勤看护任务,牢牢守住了防止出现规模性反弹的底线,确保全区疫情形势始终平稳可控。
二是织牢服务网格。组织开展挂钩服务企业走访活动,走访各类企业587家。协调解决中天钢铁集团公司企业内部道路管控、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和厂区治安等一系列实际问题。对43户重点企业落实挂钩服务,快速高效处置涉企警情,对涉企案件轻拿轻放、审慎办理。帮助企业解决涉法涉诉等纠纷28个,收集意见建议18条,全方位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咨询,得到广大企业的一致赞誉。
三是守牢安全底线。深化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群租房“清患安居”等专项行动,完善基层消防安全监管“六联”工作机制,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5.5万余起,亡人逃逸事故破案率100%,发现并整改群租房安全隐患58个,整改消防安全隐患260余处,依法取缔黑加气点4个。
持续推进“三最三安”城市创建活动,人民群众安全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
一是全面提升破案打击效能。深入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电信诈骗犯罪、社会治安问题、传统侵财犯罪、“常态长效”治理和“清淮”系列等20余次专项行动,向各类违法犯罪发起凌厉攻势,全年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164起,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4373人,同比分别上升9.96%、9.85%,共打掉恶势力犯罪集团3个,发生的4起命案均在短时间内告破,打击盗抢骗“拔钉”行动全市第二。群众反映强烈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破案上升10%,挽回损失1300余万元。
二是全面提升治安防控水平。强化巡逻防控,坚持显性用警,整合巡特警大队、交警大队、派出所巡逻警力,推行专业武装巡逻、公安武警联勤巡逻、交警特警铁骑巡逻、派出所社区巡逻等多种勤务模式,构建点面结合的专业化巡防网络,街面刑事警情同比下降34.3%。推进智能化治安防控圈建设,高标准建成渔沟、徐溜市际治安卡口,查缉车辆160余辆、可疑人员200余名。先后7次组织开展“清淮”清查整治,检查场所行业820家次,盘查可疑人员160余名,通过旅馆业信息系统抓获网上逃犯9名,有力消除治安隐患和治安盲点。
三是全面提升基层实战能力。推行城区“1+2+4+N”、农村中心村“1+1+2+N”的社区联勤模式,推动派出所和社区警力两个40%“双达标”,推进警务室标准化建设,社区警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健全“警网融合”工作机制,实现全区89个社区警格和737个综合网格无缝对接,深入开展“八联”基础工作。充分发扬“枫桥经验”,借力网格员、矛调中心,成功化解矛盾纠纷382起,化解率达99.4%。
一年来,我们勇创新、善作为,实战治理体系更高质效。
全面深化公安改革部署要求,按照“市县主战、警种实战”改革思路,完善实战运行机制,不断提升实战能力、实战水平,有力推动警务工作提档升级、提质增效。 】
一是做优社会治理问题多元整治。坚持政府、家庭、学校、社会“四位一体”多方施策,打击震慑、法制教育、专门矫治多措并举,固化未成年人犯罪多部门协同、法理情融合“多元帮教”机制,成功完成对176名涉法未成年人的帮教转化工作,实现未成年人犯罪率、涉法未成年人重犯率“双下降”,经验做法先后被新华日报、人民日报客户端等省级以上主流媒体宣传报道,被江苏法治报头版专题报道。
二是做强重大复杂案件专业攻坚。推进刑侦“一室三战队”体制改革,组建“清朗战队”,专攻重大复杂案件办理;做精做强图侦、技术和电诈研判三支专业队伍,充分发挥破案打击专业化、资源手段合成化等优势。去年以来,成功侦办各类重大复杂案件30余起,特别是成功侦破“2·23”“11·26”“袁某某等人非法制造枪支案”等一批国家、公安部、省公安厅挂牌督办重特大案件。
三是做细“四化”执法管理服务保障。高标准建成并投入使用“四化”执法办案管理中心,高效整合办案流程,有力提升执法办案管理服务保障能力水平,办案单位进入中心只负责讯问询问工作,人员登记、人身检查、信息采集、巡查、看管、送押工作和五项体检和核酸检测由中心完成。开展执勤执法问题“常态长效”治理行动,先后9次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每周召开法制工作点评会议,建立执法办案积分日排名、周通报、月考核制度,有力提高执法办案规范化水平,执法质态持续向好。
大力实施“三规三实”铸警工程,全面推进队伍管理“五大行动”,着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实干、奋斗、团结“六型”过硬警队,2022年度队伍满意度98.7%,全市第一。
一是突出政治领航,铸牢忠诚警魂。推进肃清流毒影响专项行动,强化政治轮训,组织开展实境课堂、党委班子、党支部书记讲授专题党课活动,创新开展青年民警“追寻红色足迹、高扬青春风帆”红色教育活动,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是突出素质强警,提升队伍能力。创新“一周N训”“一月N考”练兵机制,组织开展最小作战单元现场处置专项训练,加强日常体能技能训练,常态开展执法能力和法律知识考核培训,王营派出所“训练角”被省厅命名为“示范训练角”。
三是突出从严治警,严明纪律作风。始终保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治警主体责任、“一把手”第一责任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层层压实从严管党治警政治责任。全力支持派驻纪检组开展纪律审查和案件调查工作,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做到以惩促防、净化队伍风气。2022年,立案查处15人、问责6人、通报批评2人、提醒谈话31人,向上级纪委移送成案线索7条。
四是突出爱警暖警,增强职业保障。提拔任用12名科职干部,提拔151名股级干部,为干部队伍注入新的活力。开展2批次执法勤务警员和警务技术职务职级晋升工作,94名民警实现职务职级晋升。把爱警暖警向家庭延伸、向警属拓展,累计为民警及家属1500余人投保家庭医疗保险,向上争取、配套发放抚恤金、补助金3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