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国曲艺名城,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彰显城市文化形象、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3月7日,四川省广安市建设中国曲艺名城推进大会召开,传递出力争2024年建成中国曲艺名城、助力文化强市的强烈信号。
广安市第六次党代会提出“坚定做活文旅”“坚持亮山亮水亮文化”,明确建设中国曲艺名城,将其纳入《广安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充分体现了市委落实中省部署,推动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奋力建设中国曲艺名城,繁荣发展广安文艺事业,相关部门和县(市、区)如何发力?现将广安市教育和体育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及6个县(市、区)在大会上发言(书面)的主要内容进行整编,以飨读者。
市教育和体育局:
构建“五育并举”培养体系 推动“曲艺进校园”常态化
近年来,广安市积极构建“五育并举”培养体系,将“曲艺进校园”作为增进艺术熏陶、弘扬传统文化、增进家国情怀、培树中国精神的重要内容,推动“曲艺进校园”常态化、情景化、特色化、专业化、多元化,助力广安曲艺名城建设工作。
注重统筹部署,推动曲艺进校园常态化。市县教育主管部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对“曲艺进校园”活动进行统筹安排、协同推进。贯彻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将戏曲纳入美育课程体系。相继出台《曲艺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推进艺术体育教育实施意见》等文件,明确将曲艺传承与发展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必备内容,推动新课标下曲艺教育从娃娃抓起。
注重环境创设,推动曲艺文化氛围情景化。将曲艺元素与校园环境创设融合,把曲艺起源、曲艺种类、曲艺手工作品等,通过精巧、和谐、实用的设计融入校园每一个角落,生活化展现曲艺文化精髓,营造浓厚校园艺术氛围,培育打造一批特色校园文化。
注重基地建设,推动曲艺展示平台特色化。积极挖掘本土深厚的曲艺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特色内涵,将双簧、皮影、木偶等曲艺元素融入教育教学活动,举办曲艺讲座,开设曲艺选修,推广优质课程,普及曲艺常识,打造传习基地,以点带面推进学校美育发展,先后创建32所县级曲艺学校,创建10所省级少儿曲艺学校。
注重技能培训,推动曲艺传承传播专业化。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提高教师曲艺素养和专业水平,每年定期举办曲艺培训班,联合市委宣传部邀请省级及以上曲艺专家到广安开展快板、连响、盘子、车灯等曲艺培训。选拔一批本地优秀曲艺骨干和传承人充实到曲艺学校,常态化开展曲艺培训,并将其纳入音乐教师继续教育学习。组织教师参与曲艺节目演出,以赛代训提高曲艺水平,为全市曲艺发展提供人力支撑。
注重内涵挖掘,推动曲艺校园活动多元化。将曲艺学习与大课间活动结合,创编曲艺操,举办曲艺手抄报,开展曲艺手工绘制,丰富教育形式。将曲艺学习纳入课后服务内容和美育校外实践活动,每年举办少儿曲艺大赛,组织师生编排以本土文化、风土人情、地方特产等为题材的曲艺节目,展示教育成果。
市文化广电旅游局:
建设曲艺阵地 培育曲艺人才 推广曲艺活动
去年以来,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深入贯彻落实市第六次党代会“建设中国曲艺名城”的决策部署,以建设曲艺阵地、培育曲艺人才、推广曲艺活动等为切入点,聚焦主责、扭住关键,全程全力参与中国曲艺名城建设工作。
优化阵地,扎实推进基地建设。提升一批曲艺基地,不断完善现有曲艺基地硬件设施,加大设施器材投入力度,持续提升曲艺表演场所。新建一批曲艺基地,依托县(市、区)文化馆、乡镇(街道)宣传文化站、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中小学校等载体,新建曲艺基地、曲艺社区、曲艺大舞台等35个。联建一批曲艺基地,集合景区、文化院落、文化空间等公共活动场所,广安区联合道台院子打造新型曲艺传承普及空间。
育好人才,不断壮大队伍力量。壮大创作队伍,大力传承发扬四川清音、四川盘子、四川连响、快板等曲艺形式,市县两级共组建曲艺创作队伍7支,完成创作队伍组建工作。壮大培训队伍,以现有曲艺人才为支撑,完成组建曲艺培训队伍6支,结合“请进来、走出去”等培训机制,邀请中省曲艺专家开展曲艺培训20余场次,培训人员近1000人次。壮大表演队伍,充分发挥曲艺学校、曲艺社区、曲艺骨干等作用,组建曲艺表演队伍105支,常态推进“文化进万家”“三下乡”“周末大舞台”等文化惠民活动。立足曲艺、川剧等基础优势,加强市县两级文艺院团建设,力争今年成立市艺术院团。
抓好普及,开展多彩群文活动。培塑特色品牌,市文化馆策划“遗脉永相传”戏曲(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12场,其中川剧变脸、手掌木偶戏等深受师生喜爱;岳池县曲艺茶苑定期开展曲艺座唱表演,场场爆满;邻水“报春鸟”百姓宣讲品牌在省市交流。拓展线上平台,收集整理曲艺文化资源,录制曲艺节目,在广安文旅微信微博、小平故里手机台等平台免费推出,丰富群众鉴赏、学习曲艺途径,借助新媒体平台传播力,不断提高曲艺知晓度。多措普及传承,每年开展“送戏曲下乡”、曲艺“五进”等各类活动50余场次,常态推进曲艺进校园、进景区、进社区。
岳池县:
发挥“中国曲艺之乡”优势 助推中国曲艺名城建设
2007年9月,岳池县被中国曲协授予“中国曲艺之乡”称号,成为中国西部首个曲艺之乡。岳池县将充分发挥“中国曲艺之乡”优势,全力以赴推进广安市中国曲艺名城建设工作。
以“唱响品牌”为出发点,在“从无到有出成绩”上下功夫,中国曲艺之乡建设取得新成效。千方百计育人才,采取“请进来、送出去、沉下去”的方式,遴选有潜质的优秀年轻曲艺人才开展“一对一”拜师学艺。多措并举出精品,大力实施精品战略,完善文艺创作机制,通过设立文艺创作(发展)专项资金和扶持重点艺术门类、重点艺术作品、重点创作作者等方式加大文艺精品创作力度。想方设法建基地,按照“群众普及参与、学生传承教育”的思路全域普及曲艺文化,依托县文化馆、非遗传承中心、乡镇(街道)宣传文化站等载体,着力建设一批曲艺基地,切实为岳池普及曲艺文化夯实基础、筑牢根基。
以“整合资源”为着力点,在“发扬优势作贡献”上下功夫,贡献创建曲艺名城岳池新力量。聚焦平台搭建作贡献,探索曲乡建设新路径,扩大岳池杯·中国曲艺之乡曲艺展演系列活动影响力,启动中国曲艺百花园项目建设,推动九曲十八坊等沉浸式演绎业态及商业综合体、文创中心、创客基地、文化艺术中心等项目实施。聚焦精品创作作贡献,立足于创作“接地气”,作品“有灵气”,支持原创作品、扶持曲艺创作,力争在全市创建中国曲艺名城期间创作曲艺新品15件。聚焦人才培育作贡献,支持曲艺名家在岳池开设工作室,定期组织开展“曲艺流动大讲堂”,聘请曲艺专家进行曲艺创作、表演培训,力争新培育一批优秀年轻曲艺人才。
以“普及传承”为落脚点,在“交流参演强保障”上下功夫,切实擦亮曲艺文化岳池新名片。持续深化激励投入,持续实施《岳池文艺创作(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增加曲艺作品在“岳池文艺奖”评奖中的比重。持续深化交流普及,鼓励曲艺人才到全国开展交流活动,积极组织参加各级曲艺大赛、展演活动,促进曲艺进乡村、进企业、进学校,促进曲艺文化的推广、传承、普及。持续办好品牌活动,全力以赴办好第七届岳池杯·中国曲艺之乡曲艺展演系列活动,持续擦亮“中国曲艺之乡”金字招牌,唱响曲艺艺术品牌,为助推广安市创建中国曲艺名城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广安区:
扛牢主城担当 争创“中国曲艺之乡”
广安区将紧紧围绕服务广安市建设中国曲艺名城大局,扛牢主城担当,集中优势资源,整合精干力量,确保如期高质量创成“中国曲艺之乡”,以文化内涵大提升,助力全市、全区经济社会发展。
着力壮大人才队伍。加大曲艺人才挖掘和培育力度,力争培养中曲协会员5名、省曲协会员20名、市曲协会员40名以上。探索建立“名师引领、师徒结对”机制,着力打造优秀曲艺领军人才。依托四川省曲艺研究院广安区创作基地和传承基地,努力培养一批优秀曲艺传承人。
强力推进阵地建设。提档升级本地曲艺表演基地2个、曲艺传承基地10个、曲艺大舞台5个。打造国家级曲艺学校2所、曲艺社区2个,省级曲艺学校8所、曲艺社区3个,将翠屏公园打造为曲艺公园,进一步提升曲艺文化辐射带动效应。积极规划建设区级曲艺剧场,全力打造曲艺文化交流展演平台,推动曲艺文化与其他艺术形式、文旅业态融合发展。
全力创作曲艺精品。积极组织本级曲艺协会开展采风活动,邀请中省曲艺名家赴广采风创作一批精品节目。积极争取中省曲协、曲艺研究院支持,帮助指导创作优质社区展演节目及大型曲艺广场节目。加强曲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掘、整理、抢救、保护工作,深入挖掘本土曲艺文化元素,努力创作一批优秀曲艺作品。
大力拓展曲艺活动。认真组织举办全国性曲艺赛事,大力推送优秀曲艺节目参加中省曲艺比赛,精心承办广安市第三届曲艺交流月开幕式活动。常态开展曲艺“五进”活动,办好用好《曲艺广安》专栏,持续营造浓厚曲艺氛围。依托四川省第三届《乡村文化振兴魅力乡镇竞演大赛》,举办区级曲艺专场展演,让曲艺文化在服务中心大局中彰显更大价值。
武胜县:
聚焦“五个一” 创建“四川省曲艺之乡”
武胜县全面贯彻落实市第六次党代会“建设中国曲艺名城”的决策部署,坚持亮山亮水亮文化,聚焦“五个一”,全力推进“四川省曲艺之乡”创建工作。
培养一批曲艺人才。建立健全曲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邀请中省曲艺名家到武胜县开展曲艺创作、表演讲座培训不少于4场次,选拔具备条件的青年定向委托培养、挂职锻炼参加各层级学习交流,培养3名以上曲艺领军人才。积极推荐县曲协会员逐级加入市、省、国家协会,大力开展曲艺进校园工程,奠定人才基础。
创作一批曲艺精品。聚焦挖掘广安本土文化内涵、贴近人民群众现实生活、弘扬主旋律等方面,开展主题采风、曲艺剧本有奖征集等活动,设立剧本创作团队奖励机制,创作和发现一批优秀剧本。将传统曲艺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以“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标准,高品质打造曲艺舞台精品不少于5个,并积极参加国家、省级、市级平台举办的曲艺展演和赛事活动。
建成一批曲艺阵地。提档升级已建成的7个学校传承基地、5个社区曲艺表演基地,规划建成1个曲艺公园、2个曲艺广场、1个曲艺小剧场等,在城市建筑中植入曲艺文化元素,打造曲艺文化景观。提高曲艺文化的渗透力,建成曲艺爱好者交流平台。
开展一系列曲艺活动。常态化开展曲艺“五进”普及活动不少于6场次,结合武胜县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开展“嘉陵江湾音乐汇”曲艺展演专场、曲艺竞演大赛,鼓励曲艺爱好者积极参与,开展重点曲艺项目“盘子”广场舞普及活动,开设广播和抖音“曲苑欢声”直播栏目,多形式的曲艺普及展演展播。
锁定一个创建目标。紧紧围绕2023年底前成功创建目标,对照创建标准,进一步明确时间节点和要求。加强工作保障,足额保障创建工作所需费用,确保文化专项资金向创建工作倾斜。加强工作督导,常态化深入乡镇、社区、学校全覆盖督促创建工作,对未及时完成工作任务或效果不好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加强工作汇报,主动向省市相关单位汇报工作进度,邀请省市专家来县指导,确保在2023年底前顺利通过评估验收,成功创建“四川省曲艺之乡”,为广安市建成中国曲艺名城贡献武胜力量。
前锋区:
凝聚前锋力量 打造前锋特色
前锋区自2020年启动创建国、省曲艺之乡以来,前锋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专题研究印发《广安市前锋区创建“中国曲艺之乡”实施方案》,将该项工作写入了前锋区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为广安市建设中国曲艺名城凝聚前锋力量,打造前锋特色。
锁定目标不动摇,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曲艺之乡创建作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繁荣地方文化建设、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紧盯在2024年6月前创成“中国曲艺之乡”目标,坚持“政府主导、部门主责、县(市、 区) 主体、群众支持、社会参与、全域推动”原则,统筹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和有效力量,对照时间节点,细化工作安排,落实责任分工,明确完成时限,组织开展系列建设工作,凝聚全区曲艺创建工作合力。
硬化措施不松劲,着力补齐短板弱项。阵地建设方面,提档升级曲艺大舞台7个、曲艺广场3个、曲艺公园1个、青少年曲艺创习基地6个,新建青少年曲艺传习基地5个,建设曲艺训练基地1个,打造一批曲艺小剧场。作品创作方面,邀请省曲艺研究院专业老师,提质《野春芽》《大良城》《宕渠双竹连响》等曲艺作品,创作编排红色题材四川清音群演节目《王兆南》,打造一批校园少儿曲艺节目。人才培训方面,围绕连响、快板、盘子、清音等组建1支曲艺创作队伍,组建曲艺社区、学校等表演队伍17支;用好现有曲艺人才,将曲艺人才培训纳入前锋区文化馆、非遗中心等公共文化机构免费开放范畴,深入镇(街道)、社区、学校开展各类培训活动,持续提升曲艺人才的创作和演艺水平,培育一批本土曲艺专家。
塑造品牌不停步,持续繁荣文艺事业。以曲艺工作为抓手,以品牌示范为引领,注重宕渠双竹连响曲艺品牌化、普及化工作,并将其作为群众文化生活的主要方式,唱响前锋宕渠双竹连响曲艺品牌。持续深入挖掘本土优秀特色文化资源,聚焦“红色前锋”“二次创业”等主题,大力创排曲艺节目,组织参加“中国曲艺节”、“岳池杯”中国曲艺之乡曲艺展演等活动,进一步扩大前锋区曲艺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依托现有曲艺阵地,常态化开展“送曲艺下乡”和曲艺进校园、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等活动。
华蓥市:
对标对表各项要求 交出创建高分答卷
华蓥市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标对表中曲协关于中国曲艺之乡创建的各项要求,高质量建设曲艺阵地、高要求培养曲艺人才、高水平创作曲艺精品、高标准承办中省级曲艺活动,力争早日成功创建“中国曲艺之乡”。
夯实基础,加强阵地建设。管好用好已建好的34个曲艺阵地,完善“文艺之家”曲艺阵地,提档升级曲艺馆,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曲艺大舞台、青少年曲艺传承基地等基层曲艺文化基地,为人民群众提供曲艺交流平台。
强化培训,培养曲艺人才。加大曲艺人才培养力度,邀请名家到华蓥市开展曲艺培训,选送曲艺骨干参加各级曲艺培训,培育一批曲艺名家、民间曲艺传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人物。扎实开展曲艺进社区、进校园活动,培养曲艺新秀,加强基层曲艺培训,为曲艺文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加大创作,推出曲艺精品。深挖红色文化、南宋文化、三线文化、民俗文化,精心打造具有原创性、时代性、地域性的华蓥曲艺精品,创编适合群众活动的曲艺节目5至7个进行推广,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
拓宽渠道,丰富曲艺活动。充分利用曲艺馆、“文艺之家”等阵地,积极申请承办国家级、省级曲艺赛事1场次以上,每年举办1次市级曲艺展演活动,每个月举行1次曲艺沙龙,常态化开展曲艺活动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活动,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邻水县:
狠抓“四个方面” 厚植曲艺沃土
邻水是首批全国文化先进县,曲艺文化底蕴深厚。邻水曲艺数百年的厚土积淀,薪火相传,绽放着灿烂的光芒、凝聚着向上向善的力量,为成功创建“四川省曲艺之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邻水县将从队伍建设、阵地建设、曲艺创作、曲艺活动四个方面持续发力,为广安建设中国曲艺名城添彩助力。
狠抓队伍建设,培育德艺双馨的曲艺人才。持续深入挖掘本土优秀曲艺人才,不断完善曲艺人才库,精心打造一支集曲艺创作、表演、培训为一体的高质量曲艺“轻骑兵”。邀请国家和省级曲艺名家到邻水县开展曲艺创作、表演培训,选送一批曲艺人才参加国家、省级、市级曲艺培训交流活动。培养一批曲艺骨干力量,建设一支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曲艺队伍。
狠抓阵地建设,搭建别样烟火的曲艺舞台。重点建设“1+N”曲艺阵地。“1”是依托县文化馆建设县级曲艺馆,常态化开展曲艺教学、创作、表演、研究、培训、交流活动,同时挂牌成立曲艺传习所、曲艺工作室;“N”是依托镇文化站、村(社区)文化服务中心、中小学校等载体,新建曲艺社区2个、曲艺特色学校4个、曲艺广场1个、曲艺公园1个,力争创建省级曲艺特色学校2个、曲艺特色社区1个,积极打造新型曲艺传承普及空间和公共文化设施。
狠抓曲艺创作,催生喜闻乐见的曲艺精品。围绕市、县中心工作,定期开展主题采风活动,创作一批弘扬时代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的曲艺作品。聘请曲艺名家围绕邻水本土文化指导创排一批反映邻水风貌、记录邻水烙印的曲艺精品节目,作为创建成果展演、重大节庆和文旅宣传活动的保留节目,切实团结引导广大曲艺工作者精益求精搞创作,创新创造推动曲艺事业繁荣兴盛。
狠抓活动开展,厚植传承发展的曲艺沃土。常态化开展曲艺进校园、进社区(乡村)、进企业、进机关、进景区 “五进”活动,营造浓厚曲艺文化氛围。举办曲艺传承普及系列活动,重点针对中小学生做好曲艺的传承普及工作,形成曲艺教学传承特色路径。坚持办好曲艺文化展演周巡演活动,积极参与中省市曲艺大赛、展演等系列活动,提升邻水曲艺文化品牌影响力。(何紫宁、龙俊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