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2023减贫治理与全球发展(怒江)国际论坛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举行。来自20个国家和联合国等4个国际组织共190多位驻华使节、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共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共享全球发展新机遇”展开深入研讨,共同交流减贫治理与乡村建设经验,为促进世界现代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凝聚智慧和力量。
▲论坛开幕式会场。
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原国务院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刘永富,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会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副主任郭卫民,中共云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曾艳,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纳云德,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海怀,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叶康涛,中共怒江州委书记洪维智等中方嘉宾,以及泰国前总理阿披实·维乍集瓦、巴基斯坦前总理肖卡特·阿齐兹、乌拉圭驻华大使费尔南多·卢格里斯、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代表屈四喜、缅甸驻昆明总领馆副总领事杜盛乐吞等外方嘉宾发表致辞和演讲。中国外文局副局长于涛主持开幕式。
▲杜占元致辞。
杜占元指出,在世界发展趋势和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之际,中共二十大向世界发出了中国以自身新发展为全球共同发展创造机遇的明确信号。在推进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中国将同各国携手,凝聚发展共识,在全球发展倡议框架下,找到减贫治理协作的最大公约数;加强务实合作,开展注重实际效果的国际减贫项目,持续增进民生福祉;重视知识交流,开展减贫经验交流和成果共享,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中国外文局愿与云南省深化合作,将怒江论坛打造成为各国探寻减贫与发展良方的开放平台,为实现互利共赢、共同繁荣的美好愿景贡献力量。
▲阿披实·维乍集瓦发言。
阿披实·维乍集瓦在视频发言中表示,中国正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实施精准、有力、到位的减贫政策,推动乡村振兴事业建设,弥合城乡发展差距,努力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乡村是大多数国家贫困问题的高发地带,期待中国同各国持续深化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不断加大相关发展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稳定繁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刘永富发言。
刘永富表示,怒江从打赢脱贫攻坚战走向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非凡历程,正是中国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砥砺前行的真实写照。中国通过坚持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相统一、坚持乡村建设与民生改善相结合,着力抓好特色产业建设开发、易地搬迁后续安置、教育高质量发展等重点任务落实,让美丽富足宜居的乡村图景一步步变成现实。
▲郭卫民致辞。
郭卫民认为,怒江的减贫实践是中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程中的生动缩影,不仅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产业振兴、文旅融合等举措,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还加大在智能医疗、智慧教育、平台经济等领域投入力度,构筑乡村现代化生活新图景。希望与会嘉宾继续关注中国乡村发展,深入包括怒江在内的中国各地走一走、看一看,亲身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非凡变化,分享传播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向世界传递客观真实的中国形象。
▲肖卡特·阿齐兹发言。
肖卡特·阿齐兹在视频发言中表示,中国的发展实践充分证明,卓越的社会治理水平与强大的组织领导能力可以有效拉动国家经济增长、消除绝对贫困、推动现代化转型。作为中国的真诚伙伴,巴基斯坦希望同中国携手推进高质量“一带一路”合作,完善双边交通互联互通、产业园区共建,创造更多工作岗位,以工业化发展解决贫困问题。
▲曾艳宣布论坛开幕。
▲纳云德致辞。
纳云德表示,云南是脱贫攻坚的参与者、见证者,是乡村振兴的建设者、亲历者,在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坚持推动落实省、市州、县、乡镇、村各方责任,织牢织密防返贫监测帮扶体系,加强易地搬迁安置后续支持,培育壮大高原特色重点产业,加快乡村建设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步伐,真正建成治理清明、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精神富足、生态宜人的美丽乡村。在本次论坛上,真挚期待同与会中外嘉宾一道,为乡村建设共谋良策实招,为现代化发展不断注入动能。
▲费尔南多·卢格里斯发言。
费尔南多·卢格里斯认为,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全球发展倡议,为各国在多边主义框架下推进新基建、实现互联互通、畅通贸易往来、增加产业性就业开辟广阔空间,成为推动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平台。今年是乌拉圭和中国建交35周年,两国将继续携手参与国际减贫与发展合作,共同为建设和平繁荣的世界创造新机遇。
▲于涛主持开幕式。
于涛表示,中国共产党正带领中国人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国不仅着力于实现本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还坚持以实际行动为推动全球减贫与发展事业贡献力量。各国驻华使节、专家学者、国际组织代表交流减贫治理经验,对于共同探讨惠及各国民众的现代化发展良方具有重要意义。
▲王海怀发言。
王海怀表示,增强内生动力是实现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之举。中交集团期待与各界携手,以民生福祉提升为引领,以基础设施完善为关键,以特色产业培育为支点,以公共服务供给提升为重点,以环境修复改善为亮点,共同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实现乡村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富足美好的生活。
▲屈四喜发言。
屈四喜表示,在全球发展不平等不平衡日益严重的当下,中国不仅成功消除绝对贫困,迈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还积极参与国际减贫事业,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共享先进经验做法,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尊重与赞赏。世界粮食计划署期待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继续加强合作,为建设没有饥饿和贫穷的世界作出新的贡献。
▲叶康涛致辞。
叶康涛表示,去年成功召开的中共二十大,对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了深刻论述和重大部署,为推进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高校是减贫治理现实问题研究的主力军和创新源头,中国人民大学响应国家号召并回应时代需求,引领“三农”理论创新与乡村建设实践。未来,中国人民大学将进一步深化与产学研各方的通力合作,攻关反贫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领域的关键问题,为更好推进现代化发展事业的整体进程作出新的贡献。
▲洪维智发言。
洪维智认为,怒江州正在努力打造巩固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的特色样板,因地制宜培育以草果、咖啡、茶叶、蜂蜜为核心的特色产业;坚持政府带头、全民参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推进乡村自然环境保护与绿色经济发展;聚焦易地搬迁后续安置,提升教育、医疗、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创造更富裕、更和美、更宜居的乡村生活。
▲杜盛乐吞发言。
杜盛乐吞认为,减贫治理是缅中友好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向缅甸提供发展资金支持、农业技术培训并分享扶贫先进经验,帮助缅甸农村地区实现包容增长,明显改善当地民生福祉。未来,期待两国深化互联互通,开展更多双多边高质量发展项目,促进减贫领域深度合作,共同拉紧双边伙伴关系重要纽带。
▲智库报告《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中国的实践路径和世界意义》发布。
开幕式上,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代表课题组发布智库报告《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中国的实践路径和世界意义》。报告是当研院“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系列成果之一,共约1.3万字,以“DREAM”模型向世界阐释了中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经验做法,即防返贫动态监测(Dynamic Poverty Prevention)、乡村特色产业支持(Rural Industry Support)、东西部协作(East-West Paired Assistance)、搬迁居民社会融入(Assimilation of Relocated Residents)、乡村治理现代化(Modernization of Rural Governance),并分析了中国的“DREAM”实践路径对世界各国减贫与发展的借鉴意义。
▲项目启动仪式。
开幕式上还举行了“数字技术赋能云南省怒江州高质量发展”研究项目启动仪式。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杨春艳表示,该计划由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云南省怒江州共同发起,致力于丰富和拓展怒江乡村建设中的技术发展空间,助力“数字怒江”建设,促进当地乡村振兴与高质量发展。
中国外文局中东欧与中南亚传播中心(人民画报社)主任姜永钢主持大会演讲。上海市援滇干部联络组怒江小组代表以及中国平安、伊利集团代表在特别论坛上分享了帮助怒江摆脱贫困的主要做法和经验。中外嘉宾还围绕“巩固减贫成果的社会责任”“科技赋能乡村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的绿色发展之路”等3个分议题进行了交流分享。与会嘉宾普遍认为,中国不断以务实行动为世界提供减贫智慧,期待中国继续深化以“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为依托的国际发展合作,为世界繁荣稳定带来更多积极力量。
▲中外嘉宾合影。
本次论坛由中国外文局、云南省人民政府、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中国人民大学共同主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中国外文局中东欧与中南亚传播中心(人民画报社)、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云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云南省乡村振兴局、怒江州人民政府承办,外交部外交人员服务局、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云南省南亚东南亚区域国际传播中心协办。
(图片及供稿单位:供稿、供图: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中东欧与中南亚传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