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暖湿化究竟是生机盎然的写照,还是气候变化的红色警告?
植被覆盖率逐年上升,干涸的塔克拉玛干出现众多湖泊——人们印象中常年干旱、荒芜的我国西北地区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在过去30年时间内,我国科学家逐渐得出了一个令人惊叹的结论:历史上寒冷干旱的西北地区,正在逐渐“暖湿化”。甚至一种“西北暖湿化将使中国重回汉唐”的言论在网络上流传起来。这种说法认为,中国历史上气候温暖的时期都对应着经济繁荣的时期,当前出现暖湿化现象的西北地区,就是受益于气候变暖、环境向好的证明。
西北暖湿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其对于西北地区究竟是福是祸?科学家们在长达几十载的探索历程中逐渐揭开其中的谜团。
西北暖湿化现象早有苗头
事实上早在200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施雅风和研究团队在新疆、甘肃等地考察后就提出“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观点。通过调查,他们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湖泊、降水、农田、径流、洪水等表征西北干旱气候区主要气候指标均发生明显变化。2002年,施雅风根据研究调查所得,发表了《中国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问题评估》的研究报告。这份报告呈现了有关西北暖湿化的一个大概脉络。
报告一出,引起了相关领域的强烈关注。在此之后,众多领域内的科研工作者投身到了相关领域研究中。
21世纪以来,“西北暖湿化”现象经过了诸多科学家长时间的研究后得到了证实。据统计,近20多年来,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我国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植被空间分布密度以不同的速度呈现出增加趋势,西北地区植被覆盖呈增长趋势的面积约为55.77%。
西北气候为何会出现如此变化?
在施雅风团队看来,西北气候转型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全球变暖、水循环加快,由海洋向内陆输送的水汽与内陆湿润区蒸发补充大气水汽增多,进而导致近十几年来西北大部分地区气候环境悄然发生重大变化。
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主任、甘肃省气象局总工程师张强认为,西北地区西部的水汽主要靠西风带环流系统从洋面输送而来,近30多年来西风带环流明显加强,这使得从洋面往西北地区的水汽输送能力增加。
在源区水汽日益充沛和水汽输送能力不断加强的背景下,西北地区西部大气中的水汽增加,为降水增加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有利条件。这种变化可能与自然变率和气候变暖都有一定关系。
在这种自然状态的影响下,人们观察到了降水与径流增加,冰川消融加速,湖泊水位上升,大风雨、沙尘暴日数减少,植被有所改善等一系列自然现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西北暖湿化”。
西北暖湿化究竟是喜是悲?
事实上,全球的大气环流还是“一盘棋”,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因此,西北暖湿化对于该地区而言也会有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研究员毛炜峄说:“从目前来看,气候暖湿化对当地而言是利弊兼有,但从长期发展来看,风险会越来越高。”特别是,西北暖湿化所带来的某些地区单场降水强度加大,可能将诱发洪水、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2019年6月20日,年均降水量只有77.2毫米的酒泉市出现84.4毫米的日降水量,历史罕见。敦煌市几乎在一天时间里下了全年的降水量,强降水威胁着莫高窟的安全。
2022年5月至9月22日,受高温融雪及降雨影响,塔里木河干支流25条河流发生超警戒流量以上洪水,塔里木河上游径流量较常年同期偏多1.5倍,列1957年有实测资料以来的同期第1位。其间,流域内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川溃坝洪水相继发生且一度叠加。
除此之外,温度升高导致潜在蒸发量加大,超过降水增幅,也会使干旱加剧。
对于农业来说,暖湿化是个喜忧参半的消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灾害风险管理研究院执行院长苏布达解释:“农作物适宜种植面积会有所扩展,农业气候资源会有所优化,但是部分耐旱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有所下降,并且温湿环境有利于病虫害繁殖和传播,农作物病虫害将有所加重。”
总而言之,西北地区西部暖湿化趋势仍需要人们的密切关注,在未来还需要均衡考虑其产生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而对于西北地区而言,发展节水技术、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仍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是其千秋发展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