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力提高民兵分队成建制 成系统遂行任务能力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23-06-01 18:11:4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解清  |  责任编辑:李汀
分享到:
20K
Loading...

当前,随着民兵工作调整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级对民兵分队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不断提高,工作的力度逐步加大,有些地方还作了长远规划、出台了建设性规定,呈现出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但在实践运行中,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人员编组不够精准。受人员的文化水平和军事素质等方面制约,以及个别企业怕影响经济效益对开展民兵活动不够主动,部分职工怕影响经济收入不愿参加民兵组织等因素影响,给民兵分队人员编组带来一定困难。二是组训协调不够科学。由于编组人员均来自固定岗位,职工定岗、定位、定责、定产,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人员难集中、训练难落实等矛盾和问题。三是配套建设不够规范。既缺乏教材和器材,又没有专业教员,难以保证对口训练质量,很难从根本上满足民兵分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需要。由此看来,摆在各级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是如何促进民兵分队的全面建设,使组、装、训、管、用,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全面提高成建制成系统遂行任务能力。作为军分区系统,必须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着眼提高后备力量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需要,按照“统一组织、对口落实、突出重点、确保实效”的原则,重点研究探索民兵分队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立足现有装备资源成建制成系统动员使用的方法路子,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完善运行机制,逐级规范动员模式。结合当地实际,迅速建立上下贯通、军地衔接、运行合理、便捷高效的动员指挥机构,对领导体制、职能任务、运行程序、方式方法逐级进行明确,为有效实施民兵分队成建制成系统动员提供基本遵循。建立潜力调查机制,摸清地方行业系统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组织体制、人力物力、技术状况等现实底数,解决好“有什么的”问题;完善需求论证机制,对动员什么、动员多少、在哪里动员、担负什么保障任务等进行深入研究,解决好“要什么”的问题;规范协调沟通机制,确定牵头部门和承办单位,明确职责分工,确保所选单位满足实际需要、符合任务特点,解决好“谁来干、让谁干”的问题;确立情况设想机制,修改完善动员计划方案,对阶段划分、指挥协同、相关保障作出明确,解决好“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健全方案对接机制,从应急动员和遂行任务需求出发,制定各类应急预案和保障计划,做到一种情况多套预案、一套预案多手准备,解决好“如何应对突发情况”的问题。军分区、人武部需进一步发挥协调军地工作的桥梁纽带作用,整体筹划并具体组织民兵分队成建制成系统动员的控制与管理。各级党委政府应发挥动员主导作用,加强对行业系统和任务单位的宏观调控和具体指导,为民兵分队成建制成系统遂行任务提供行政和管理保障。担负编组任务的地方建制单位和行业系统应发挥动员主体作用,搞好任务对接,落实有关要求,确保民兵分队成建制成系统动员使用得到不折不扣地落实。

二、实施科学编组,灵活预征人员装备。人装结合是民兵分队成建制成系统遂行任务的基础。编兵单位只有同时具备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所需的人才、装备,才能形成成建制成系统动员的基础和遂行任务的能力。着眼快速动员和遂行任务需要,依托对口行业系统,按照基干民兵分队的组建条件,合理确定各类专业分队。适应任务特点,选择党组织、工会和武装机构健全,科技含量高、适龄青年多、职工比较稳定、人才相对集中的企事业单位进行编组,根据编兵条件、范围和专业要求,重点编组二线岗位与军事对口的技术人员和退伍军人,确保能力素质与从事专业实现对口使用、有效衔接,确保一旦需要,能够在第一时间拉得出、用得上、起作用。积极研究探索如何根据分队专业和遂行任务、保障训练的需要,充分发挥编组单位人装结合、系统配套、军民通用的优势,坚持有什么装备就建什么队伍的原则,在组建单位将人员、装备同时编入民兵队伍,合理预征专业设备和器材,实现人员、装备一体化建设。按照“专用装备器材多储、通用装备器材少储”的原则,采取集中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的方法,区分种类、区分地域,各有侧重地预征应急装备器材。结合深化基层规范化建设成果,对预征的民兵建制分队漏项内容进行完善,对缺项装备进行补充,增强动员准备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确保民兵分队成建制成系统动员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三、加强应用训练,提高遂行任务能力。按照民兵军事训练大纲要求,积极探索民兵分队训练转型的新途径,采取“小专业大集中”等方式,把专业训练纳入日常工作和生产中,结合生产落实训练任务,重点研究以岗代训的方法路子,科学设置训练内容,主动抓好基础、补差和“接口”训练,强化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必备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实现民转“兵”、民转“军”的转变。坚持将目前实行的平均分配训练任务、调配训练资源的做法,改为有重点地训队伍、有选择地训内容,坚持年年训、反复训、重点训,采取在职自训、以工代训、请进帮训、上带下训、以考促训等方法,组织进行共同课目训练的基础上,依托军兵种部队挂钩帮训机制,协助组建单位完成业务技能拓展训练,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立足应战应急需要,坚持把作战训练和非战争军事行动训练紧密结合,捆在一起抓,通盘考虑、统一计划,相互结合、相互促进。根据配套完善的预案计划,适时组织预案综合演练和军警民联训联演,结合遂行部队演习保障、执行抢险救灾、处置突发事件等任务,练指挥、练协同、练保障、练作风,实地检验民兵分队成建制成系统动员的组织领导、担负任务、力量编组、军地协调、组织程序、实施办法和有关保障等内容,使有关单位和人员熟悉组织指挥的内容、程序和方法。

四、注重管用结合,实现平战快速转换。积极探索指挥协同关系、任务落实模式以及相关保障措施,围绕平时谁来管理、怎么管理、谁来使用以及战时参战支前、平战任务对接等问题,进行理论攻关和实践研究。地方对口单位人员充足、装备齐全、技术雄厚,这些专业技术人员经过合理编组和对口训练,可直接成建制动员使用,作为动员部门,应主动做好“纳入”和“结合”的文章,按照谁动员谁负责、谁使用谁保障的原则,明确动员权限,严格审批把关,平时按照行业系统体制管理,遇有急难险重任务时由行业系统与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武部门统一指挥、集中使用,战时则成建制完成参战支前保障任务或成建制直接配属部队统一使用。根据动员对象流动频繁、管理难度大的实际,健全完善出入队登记、外出请销假等制度,着眼掌握动员对象基本情况,完善由姓名、单位、家庭住址、联系方式、专业种类等要素组成的档案卡片,跟踪掌握人员动态,确保一旦需要,能够迅速联得上、召得回。抓好民兵分队战备值班制度落实,结合重大节日、敏感时期等时机,组织民兵分队以不同形式进行值班执勤,强化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突能力。坚持以用促建,根据应急应战双重需要,积极组织民兵分队参加地方重大活动,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锻炼提高民兵分队成建制成系统快速动员和遂行任务的能力,实现军地双赢互补。

(山东省费县人武部 解清)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