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助力:“小作物”变身大产业
“各果高枝争相闹,此果土里默默笑。此果不与它果同,只愿好果任人尝。”
对研究对象花生,万书波和他所带领的团队成员有着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情,花生虽貌不惊人,却蕴藏着别样的美和品质——朴实无华、默默奉献。
而他们,也愿像花生那样朴实无华,为人类作出应有贡献——
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科技兴农、质量兴农之路,“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是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的事情。
作为我国三大产油作物之一的花生,在保障全国人民食用油脂安全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为解决花生生产过程中长期存在的单产低、面积小、油用和食用不分等瓶颈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代又一代花生科研工作者踏上了攻关征程。
其中,有一支由我国知名花生专家万书波带领的科研队伍——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花生栽培与生理生态创新团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解决花生产业中存在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问题,建立了以单粒精播为核心的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体系,创立了花生高产优质标准化栽培体系,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科研一线,闯出了一条科技创新攻关的新路子,为我国花生产业振兴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万书波及其带领的团队通过在花生高产、优质、抗逆栽培领域取得的重大研究成果,带动了花生生产水平持续提高,并连续多年创造世界高产纪录,支撑引领我国花生产业不断壮大。
埋首躬耕,是他们彻底扭转了花生是“低产作物”“小作物”的传统认识,为保障我国油脂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上顶天,瞄准花生产业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理论攻坚;下立地,立足产业一线所需将成果搬下高阁惠及百姓,团队在万书波的带领下生动诠释了什么是“顶天立地”科研匠,“解民之艰”耕耘人。
破解“增产”密码——创建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
油脂短缺是我国长期以来面临的严重问题,推进油料作物生产,提高油料自给率已成为保障国家食用油供给的紧迫任务。
20世纪80年代之前,花生亩产不足100公斤,长期被认为是低产作物。然而近年来,花生产量不断增加,已稳居我国八大油料作物之首。
2021年,我国花生种植面积已达7125万亩,总产量约1820万吨。我国花生生产能够取得如此大的进步,离不开一批批花生科研工作者的竭诚奉献,这其中万书波及其带领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花生栽培与生理生态创新团队”也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
这个团队成立于2001年1月,成立初期即由时任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所长万书波研究员为团队带头人。
成立以来,团队紧密围绕花生生产中存在的重大技术痛点和难点问题开展持续研究,取得了花生高产高效标准化栽培、量质协同提高及抗逆高产栽培等一系列在领域获得高度认可的创新成果。
如今,这支团队已成长为一股在国内外相关领域有重要影响力的科研力量。
▲万书波在花生主产区莒南县查看花生长势
影响花生生长的因素很多,除合适的温度、充足的光照、稀松易碎的沙质壤土等环境因素外,是否连作也是花生生产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花生连作3年以上就会出现减产严重的现象。
早年间,万书波及其带领的研究团队就发现,我国花生连作面积大、连作障碍机理不清、春播覆膜田后期早衰、麦套花生发育不良是影响产量提高的关键问题,也是花生产业发展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
产业要前进,理论要先行。低产是产业的瓶颈,那就要破解“增产”的密码。
为创建我国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从“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研究”到“花生千斤高产栽培技术及规律研究”,从 “贫困地区花生改良”到“50万亩小麦花生两熟高产更高产技术开发”“花生连作障碍及对策研究”……
万书波和团队,对影响花生高产高效的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难题开展了长期且深入的研究,逐步探明了花生连作障碍机制,首次分离并确定主要自毒化感物质,摸索出不同种植模式产量形成机理与高产途径。
通过科学实验,团队分离出肉桂酸、豆蔻酸等4种主要化感物质,找到了土壤微生物区系失衡和病原菌累积的成因,以及土壤酶活性降低和养分失调的主要原因,这对于了解花生连作对土壤养分影响机理有着重要意义。
他们还发明了土壤翻转深耕犁和连作调理剂,创建了以“冬作换茬、翻转深耕、施专用肥”为核心的连作花生高产技术,以优化群体质量为目标、以“垄作密植、减氮增磷、适期早控”为核心的春花生覆膜高产栽培技术;通过优化套期、肥料与密度配置,创建了以“早套减密、前重施肥”为核心的大垄宽幅麦和小垄宽幅麦套种模式及高产栽培技术,形成了9项行业和地方标准。
在上述高产技术的支撑下,万书波及其花生团队建立的花生大面积连作高产示范区较对照增产达17.4%,春播覆膜、麦套和夏直播花生攻关田2006年实收亩产分别达698.7公斤、559.8公斤和508.4公斤,创下了当时最高产量。
团队创建的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在黄淮海和东北产区也得到大面积应用,为扩大播种面积、提高产量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大大扭转了花生是“小作物”的传统认知,而团队负责人万书波以这一技术体系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得了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天道酬勤,埋首耕耘破解花生增产密码,万书波和他带领的花生栽培与生理生态创新团队立足民需攻坚拔寨,为国家和人民递交了一份满意答卷。
突破“优质”关键——多管齐下实现品质与产量协同提高
长期以来,我国是花生净出口国,而山东更是全国花生的出口大省,在东南亚、欧洲等地区近30个国家都拥有比较稳定的客户和销售渠道。
与此同时,我国又是花生油的净进口国,国内对于优质花生油的需求呈逐年上涨趋势。
对于花生产业来说,只重产量、轻品质,不仅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多元化需求,也会严重影响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力。
针对花生品质栽培理论研究薄弱、品质评价指标和标准化优质栽培技术缺乏、区域专业化生产水平低等突出问题,万书波带领团队又一次踏上了漫漫攻坚之程。
▲万书波(中)带领团队查看试验田花生植株性状
历经10年系统研究,他们在花生品质生理生态与标准化优质栽培技术体系研究上实现了重大突破,相关研究成果荣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要实现品质与产量协同提高,找到突破口是关键。
团队多管齐下,从品质评价体系的建立、生态条件的改善、农艺措施的改进3个方面入手开展深入研究,明确了我国主栽花生品种脂肪、蛋白质、油亚比等指标变异幅度,构建了品质评价指标体系,并制定《油用花生》、《食用花生》和《高油酸花生》等行业标准,成为我国花生品质评价基础性标准。
与此同时,团队还揭示了花生品质形成与光温肥水等生态因子的关系及主要品质指标空间分异规律,首次完成了中国花生品质区划,为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加强花生品质区划管理提供了参考。
要实现品质与产量协调提高,还要揭示花生品质形成机理以及技术改进策略。
万书波带领团队依据光合中间产物丙酮酸向脂肪和蛋白质的转化机制,提出了“提高光合产物,定向调控脂肪和蛋白质代谢”技术策略,揭示了花生品质形成的酶学和细胞学基础,探明了肥水、密度和调节剂等对脂肪和蛋白质形成的调控机理。
在此基础上,他和团队进一步创建出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分次减量化控”为核心的高油栽培技术和以“增施氮肥、喷施硼钼肥、适度控水”为核心的高蛋白栽培技术,建立了脂肪与蛋白质定向调控的技术体系,收获了花生脂肪含量提高1.7~2.6个百分点、蛋白质含量提高1.3~2.1个百分点的创新佳绩。
这些成果涵盖了产前、产中、产后的行业标准,实现了花生品质与产量的协同提高,为推动中国花生的区域优化布局和专业化生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2010年以来,相关技术在全国花生主产区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扭转我国花生在国际市场上“质劣价低”的局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年磨一剑,多管齐下实现花生品质与产量的协同提高,万书波和他带领的花生栽培与生理生态创新团队再一次用实力展现了科学技术的无穷魅力,也为我国花生进一步实现自给自足,且迈出国门埋下了良好伏笔。
构建“精播”理论——攻克抗逆高产技术难题
科研本是一条挑战与意义并存的漫漫长路,从立志投入花生研究的那一刻起,万书波就和他身边的众多科研工作者一样,做好了长期艰苦作战的准备,虽然多年攻关屡有收获,但他们从没想过要停止探索。
非生物逆境和生物逆境是制约花生产量突破的瓶颈,而传统栽培技术未从根本上解决逆境群体质量差的问题,抗逆机理不清并缺乏调控途径,限制了高产关键技术创新。
著名花生栽培专家孙彦浩先生曾经指出,花生“创高产必须穴播两粒”,但利用双粒穴播技术,高产攻关30多年来从未突破实收亩产750公斤。
为攻克这一难题,万书波带领团队深入开展花生抗逆栽培理论及关键技术方面的研究,历经18年攻关取得重大突破,最终,他们的科研成果荣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万书波(右一)在平度古岘镇查看单粒精播攻关田苗情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团队在相关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与他们深入细致的研究分不开。
为探明单粒精播的增产机理,万书波及其团队展开了对花生传统种植株间竞争排斥效应问题的技术攻关,研究结果证明,单粒精播可减少株间竞争,光合酶活性、生长素含量显著增加,谷胱甘肽等氧化还原酶基因表达上调,活性氧清除能力和根系活力增强,大大提高了抗逆性。
与此同时,单粒精播可以实现群体质量优化,延长光合峰值持续期达13天左右,大大促进了光合产物的积累与分配,作物的经济系数在实验中提高了8.3%。
在此研究基础上,万书波带领团队创建了以“精细选种、精确包衣、精致整地、精准播种”为核心的单粒精播技术,探明了单株生产力与高质量群体的关系,确定密度13000~16000株/亩的“单粒精播”比常规双粒穴播技术节种20%,并增产8%以上。团队还研发出种衣剂3种、智能化单粒精播播种机2套。
在研究中,团队还发现了钙调素与泛素等互作调控下游基因表达以响应非生物逆境胁迫的机理。
他们通过研究阐明了活性氧伤害是非生物逆境胁迫共性机理,揭示了钙信号途径调控抗逆性和荚果发育的分子新机制,研发了以调控土壤pH值为主要措施的钙素活化技术,以“减氮增钙、分期释放”为核心的钙肥调控技术及专用肥。
团队通过实验发现,应用这一系列技术的花生饱果率和产量显著提高。
万书波团队还提出了“调控节间分布”技术策略,创建了覆膜“W”栽培和开创了“控旺防倒促物质运转、防病保叶促物质积累、防止脱肥促荚果充实”的三防三促技术,在种植中实现群体质量精准调控。
以单粒精播为核心技术、以钙肥调控和三防三促为共性关键技术的花生抗逆高产栽培技术体系获得了国际国内高度评价,认定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成为我国花生种植技术的一次重大变革,连续多年列入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
单粒精播为核心的技术在黄淮、东北及南方花生产区得到大面积应用,高产攻关连续3年实收亩产突破750公斤,创造了实收1亩782.6公斤(2015年,青岛平度)的世界纪录,颠覆了“创高产必须穴播两粒”的定论,并达到旱、涝、酸、碱逆境下产量最高水平,此后又连续多年创造了世界高产纪录。
相关技术在印尼、苏丹也展开了试验示范和推广,比当地产量增加一倍以上。
万书波及其团队的研究,为抗逆高产栽培和扩大花生种植区域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取得了丰硕的科研和产业成果。
成果多年遴选为农业农村部和山东省主推技术,累计推广1.35亿亩,增产花生364.9万吨,新增利润已超过174亿元,为扩大我国花生种植区域、促进产业健康发展,为提高我国花生的国际竞争力再一次发挥了重要作用。
丰收的花生果实,映衬着亿万农民的笑脸,也增加着万书波及其团队的成就感和价值感,怀抱解民之艰的初心,他们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
打造“全链条”团队——协同共助花生插上科技的翅膀
早在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视察时强调,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安全环保法治化,加快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全链条技术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在农业科学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也给万书波及其团队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40年默默耕耘,万书波从一名普通科研人员成为国内花生研究领域的战略科学家,他始终倡导团队要对标国家战略需求,能解决产业问题,打造一支能攻坚、善克难的协同团队是他数十年如一日不变的追求。
为集纳更多优秀科研人才投入花生科研领域,实现花生科研人更多的期望和梦想,他主持建成了国家花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承建了华东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组建了全国性协同创新团队。
有了更多精英的协同助力,万书波及其团队的攻坚之路越走越顺畅。
▲万书波(右一)在新疆玛纳斯试验站查看花生结实情况
2019年以来,团队聚焦产业瓶颈,探索资源高效利用调控机制,开辟出了花生降本提质增效新途径。
根据花生不同生育期需肥规律,他们创建了全程可控施肥技术,使氮肥利用率提高15%、化肥减施20%以上。
通过研究发挥作物边际效应和根瘤固氮作用,他们还建立了以花生为主体的带状轮作复合种植技术,使土地当量比提高9%~15%。
这些创新成果被列入中国农业农村重大新技术、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而万书波也因此荣获了2019年度山东省最高科学技术奖。
榜样的力量指引前行,万书波带领团队获得多个国家科技进步奖后,并未停下脚步,他深知,花生科研攻关是一项需要集众力、聚众智的事业,为确保这项事业延续下去,他非常重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并不断将自己的所思所感传授给他们,“农业科学家要心怀大志,做顶天立地的科研。
既要有理念、技术引领世界的‘顶天’气魄,又要有服务国家农业产业的‘立地’追求”“要勇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敢于进行原始创新或颠覆性创新”……循循善诱换来了团队的飞速成长,如今,团队成员中获国家百千万人才、农业部杰出人才、泰山学者等的就有9人(次),博士后、博士和硕士40人,团队还获得了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奖。
新生力量的注入为这支团队的发展注入了创新活力,而他们也有能力打造出更加强健的科技翅膀,让中国的花生产业飞得更高、更远。
谱写跨国合作新章——以花生为媒共创未来
埋首耕耘将花生创新技术服务于国内百姓的同时,万书波和他的团队的目光没有局限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而是跟随国家的脚步,携小小花生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谱写了一段“以开放纾发展之困”“以开放谋共享之福”的佳话。
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当地时间2022年11月15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见塞内加尔总统萨勒。
在会见时他强调,中方愿继续支持塞内加尔公路、工业园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塞内加尔农产品输华,加强花生全产业链和水稻种植合作,落实好中非合作论坛各项举措。
潮涌海阔再扬帆,一诺千金创未来。事实上,在“以花生为媒,连接塞内加尔一起向未来”这条广阔大道上,万书波和他的团队早已行稳致远。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与塞内加尔的合作源远流长,早在1988年,院花生所2名专家应邀赴法国、塞内加尔两国进行花生抗病育种考察,并达成交换种子材料的协议,由此踏上了中塞两国的花生合作之旅。
此后十余年间,塞方频频派人到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视察,就花生科技领域的合作进行交流,组织学员接受花生技术培训和现场教学活动;双方互派专家学者参加各自主办的学术会议等。
近10年来,双方的合作又上新的台阶,在涉及的多领域间展开全方位的合作。
▲万书波
2021年11月,由万书波团队主导的“一带一路”国际花生产业科技创新院获批,拟在塞内加尔、印度、阿根廷、美国、印尼5个国家建立国际联合实验室,积极探索与国际合作途径。
特别是近两年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但是并没有阻断万书波所在团队与塞内加尔共进的脚步:2022年5月,中国山东-塞内加尔农业科技合作对话会在线成功举办。
会上,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和塞内加尔国家农业研究院签署了合作备忘录,计划共建“中塞花生国际联合实验室”和“中国-塞内加尔花生科技示范园区”;2022年6月,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与省委外办、中国驻塞内加尔大使馆共同举办农业科技合作线上线下交流会……
共行大道,携手向前。
小小花生,带着万书波及其团队成员的梦想,一路播种、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也充实了天下百姓的粮仓。
仓禀实,天下安。
风物长宜放眼量,站在新的起点上,万书波和他所带领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花生栽培与生理生态创新团队再次踏上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