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国情>

获重大成果!我国将构建全球最大国家公园体系

2023-08-21 16:17

来源:董丝雨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提升国家公园现代化管理水平,推进高水平保护

建设万物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美丽中国)

图为福建武夷山国家公园腹地桐木村。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摄

核心阅读

8月19日,第二届国家公园论坛在青海西宁举行,主题为“国家公园——万物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本届论坛发布了国家公园保护建设中的一批重大成果,同时首次发布了中国国家公园标识。

从首次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到启动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从正式设立首批国家公园到构建全世界最大国家公园体系,我国国家公园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示范引领意义的工程,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关志鸥在第二届国家公园论坛上表示,将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成熟一个设立一个”的原则,积极稳妥推进黄河口、钱江源—百山祖、卡拉麦里等新的国家公园创建设立,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国家公园建设管理,确保如期完成建设全世界最大国家公园体系的战略任务。本届论坛由国家林草局(国家公园管理局)和青海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第一批国家公园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1只雪豹妈妈带着4只1岁左右的雪豹幼崽,体态健硕,步履悠闲。这是一段2018年5月在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拍摄到的5只雪豹同框视频,十分罕见珍贵。

“作为旗舰物种,雪豹是反映当地生态建设成效的‘晴雨表’。随着国家公园的建立,我们可以期待越来越多的雪豹行踪被发现和记录,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吕植说。

绘就国家公园体系宏伟蓝图。中办国办先后印发《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等。国家林草局等部门联合印发《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布局了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总面积约110万平方公里,保护80%以上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及其栖息地。

生态系统功能持续恢复向好。首批设立的国家公园保护成效显著,三江源国家公园实现了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江源头整体保护,武夷山国家公园新发现雨神角蟾、福建天麻等17个新物种,藏羚羊、雪豹、大熊猫、东北虎、东北豹、海南长臂猿等旗舰物种种群数量得到恢复。

积极推进国家公园法治进程。在推动《国家公园法》出台的同时,为加强过渡期的保护管理,国家林草局制定实施了《国家公园管理暂行办法》。各地结合实际推动“一园一法”,完善各项配套制度。

精心编制高水平保护建设规划。日前,国家林草局批复印发首批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坚持保护优先,把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原真性保护作为首要任务。“接下来,国家林草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及相关省份全力推进总体规划落地见效,确保如期实现规划目标。”国家林草局副局长闫振说。

应用新技术,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陆空垂直起降飞行汽车,能解决国家公园有道路和无道路区域连续监测或者救援问题。采用头尾双旋翼创新设计的无人机,可以提供5小时航时、250公斤的载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系统研究院总工程师祝明向驻足观摩的参会嘉宾介绍展品。

伪装式机器人、“森林眼”AI智能高精度转台、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在本届论坛的天空地监测与新技术应用展现场,武汉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广电集团、中国科学院、国家林草局林草调查规划院等单位带来的先进技术和装备扎堆亮相,令人目不暇接。

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唐小平介绍,天空地监测与新技术应用将成为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的重要支撑平台。在国家公园建设和管理中,将积极应用遥感卫星、无人机、野保红外相机和700M网络等技术手段,提供高精度遥感、高通量通信等服务。

三江源国家公园破解高寒高海拔监测通信盲区难题,实现格拉丹东地区实时监测信号回传;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建成全覆盖监测体系,及时掌握虎豹等野生动物的活动信息,制定切合实际的野生动物保护方案。同时,作为全面提升国家公园现代化管理水平的信息化平台,由国家林草局会同国家公园管理机构自主研发、开放共享的“国家公园感知系统”已向首批5个国家公园开放使用。

“该系统由‘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科学研究、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教育等8个板块组成,利用最新技术对海量监测数据进行处理,为全面提升国家公园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供支撑。”闫振介绍。

下一步,国家林草局将通过揭榜挂帅方式优选高水平科研团队,运用先进技术实现国家公园监测全覆盖,着重开展大熊猫、东北虎豹、藏羚羊等旗舰物种种群监测和生境评估,逐步构建自主研发走在世界前列、应用水平全球领先的国家公园“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

推进全民共建共享和文化品牌建设

在位于三江源国家公园内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昂赛乡,牧民云塔兴致勃勃地算着自己的收入:“之前全家的收入主要靠牛羊养殖,现在我当上了生态管护员,再加上经营民宿,年均收入增加了3万余元。”

青海省委书记陈刚表示,越来越多牧民通过生态管护岗位和特许经营增收,在国家公园建设中受益。千百年逐水草而居的牧民吃上了生态饭,这是国家公园建设给牧民生产生活方式带来的深刻变化。

生态保护应与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有机融合、相得益彰。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启动实施黑木耳提质增效等一批民生项目;武夷山国家公园提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建立旅游资源共享机制……近年来,国家公园范围内的各地区加快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积极开展生态旅游、自然教育,推进商品林赎买等生态保护措施,当地居民在国家公园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中得到更多实惠。

本届论坛首次发布了中国国家公园标识,包含地球、山、水、人和汉字书法等元素,由连绵的山川构成“众”字,寓意山连山、水连水、众人携手保护自然资源,展现了生态功能和文化价值的有机融合。中国文联副主席、国家公园艺术与设计中心主任潘鲁生表示,国家公园是塑造国家生态品牌、传播国家生态形象、讲好新时代中国生态故事的重要载体。

关志鸥表示,未来国家林草局将着力推进高水平保护,加快规范管理机构设置,加强监督监管,提升管理能力。在边界区域管理、民生保障、设施建设、生态修复、重大战略保障等方面推行弹性管理政策,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着力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支持地方政府建设国家公园入口社区、保护发展带,创新国家公园生态产品品牌体系,适度发展生态旅游、自然教育,推动高水平绿色发展;着力讲好国家公园故事,挖掘和培育国家公园文化,打造国家公园宣传品牌,大力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把中国国家公园建设得更有特色、更有魅力、更有品质,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亮丽名片,共同谱写国家公园建设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蔡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