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共生 绿富同兴——记创造“大漠奇迹”的杭锦治沙群体

发布时间:2023-08-25 22:57:49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姚宇琛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中国网讯(姚宇琛)杭锦旗是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极度脆弱和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中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总面积约1.86万平方公里,主体位于杭锦旗境内,占全旗国土总面积的53%,是京津冀地区三大风沙源之一。

面对茫茫大漠,杭锦人以超乎想象的坚定信念和顽强意志,顶烈日、抗严寒、战风沙,有力推进了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治理库布其沙漠面积达6000多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由2002年的0.8%增加到2020年的15.4%、植被盖度由16.2%增加到65%,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创造了大漠变绿洲、沙漠变黄金的奇迹,走出了一条立足中国、造福世界的沙漠综合治理之路,书写了一部荒漠化治理的英雄史诗。

“死亡之海”绝地求生

昔日的库布其沙漠,黄沙漫卷,风蚀沙埋严重,被喻为生命禁区。缺植被、缺公路、缺医疗、缺通讯、缺教育,农牧民收入少,降水少,沙尘暴泛滥。恶劣的环境导致地区生产要素贫弱、产业基础薄弱、社会文化积弱。

生活在库布其沙漠内的牧民仿佛与世隔绝。当地人民大多过着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的艰难生活,沙进人退、远走他乡的“生态难民”屡见不鲜。“白天屋里点明灯,夜晚沙堵门”“十年种地九年空,家家户户逃外村”……一段段顺口溜流露出库布其沙漠农牧民受尽困扰的心酸写照,改善生态与发展经济的双重任务亟待解决。

“穿沙公路”凝心聚力

“梁外下雨沿河晴,毛补拉洪水活杀人。想把亲亲往梁外搬,就怕出不了孔兑川。摩托车上捎亲亲,没小心跌进冰窟窿……”。上世纪30-40年代传唱的民谣描绘出了当时在东沿河地区和库布其南部沙区的“行路难”。上世纪50年代初,杭锦旗设立第一批治沙站、国营林场,沿着沙漠边缘营造锁边林。杭锦旗独贵塔拉什拉召治沙站的第一批治沙工人陈宝荣和20多名工友背着窝头、咸菜和水,起早贪黑在沙漠里栽树。60年代初,18岁的贾尚付接过了继父陈宝荣的铁锹,担起第二代治沙人的使命。星星点点的绿色,逐渐点燃了他们的绿色希望。一道宽1公里、长60公里的锁边林在库布其沙漠边缘“绽放”,突破了沙漠治理的“魔咒”。

1997年初,杭锦旗委决定修建穿沙公路。1999年,杭锦人民让天堑变通途,打通了“穿沙公路”。这条全长115公里的黑色油路,犹如一把绿色利剑,径直插入库布其沙漠腹地,硬生生将沙漠拦腰“劈断”,并在公路两侧建起了5万亩护路林带,杭锦人用双手一根一根的扎出了2453万公顷的沙障,被盛赞为大漠奇迹,由此也拉开了杭锦人大规模治沙的帷幕。

“绿进沙退”峰回路转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杭锦旗大胆改革创新,实行“五荒到户、谁造谁有、长期不变、允许继承”政策,释放出巨大的能量。90年代提出“植被建设是全旗最大的基础建设”,在生态建设的宏图上画下一个个“同心圆”。进入新世纪,杭锦旗确立建设“绿色大旗”的发展目标,强化政策引导,推行“掏钱买活树”“以补代造”“以奖代投”等激励约束机制,建立生态治理奖补机制,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引导民营企业进入防沙治沙领域,扎实推进重点区域的生态修复与治理,统筹推进水土保持、国土、水利等工程,促进了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沙漠治理开发集聚,擘画了民生建设与生态建设同频共振、防沙治沙与脱贫致富两翼齐飞的和谐共生蓝图。

代代库布其沙区各族群众经过40多年的沙漠战役,让库布其这个昔日的“死亡之海”变成了“希望之海”。1.86万平方公里的库布其沙漠,三分之一披上了绿装,每年的降雨量达到310毫米,涵养水源240多亿立方米,沙尘天气减少了95%,生物种类由十几种增至530多种,并逐渐形成沙漠旅游、食品、光伏等多领域的产业链,创造生态财富5000多亿元,已经成为了京津冀地区风沙防护的“绿色之弦”。

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杭锦人总结出“先易后难、由近及远、锁边切割、分区治理、整体推进”的治理原则,采取“南围北堵中切割”的治理措施。在建设大漠腹地保护区时,实施整体生态移民搬迁,林草药“三管齐下”,封育、飞播、人工造林“三措并举”,创新了风坡造林、微创植树、甘草平移栽种、大数据和无人机治沙等100多项实用治沙技术。其中,草方格沙障在四通八达的沙漠交通线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曾被世界赞誉为凝聚库布其治沙智慧的“中国魔方”。

“绿富同兴”脱贫致富

党的十八大以来,杭锦旗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为主的方针和“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把治沙与治贫结合起来,探索让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绿色发展路径,人民群众在共建绿色家园中共享发展福祉,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的发展成效日益凸显。

道图嘎查曾是黄沙遍野的不毛之地。2006年,在市、旗、镇三级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下,投资建设了占地面积500亩的牧民新村,并配套完善了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将分散在库布其沙漠腹地生态环境脆弱、生产资料匮乏、生活条件恶劣的道图嘎查中的2个自然社36户156名牧民集中聚居起来。引导和扶持牧民转租沙漠、入股企业,大力发展沙漠旅游服务业、生态修复和集约化种养殖产业,助推其脱贫致富。如今,牧民新村36户居民,从2006年户均收入不足1万元提高到现在的12万元,道图嘎查也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

伊泰百万亩碳汇林工程、绿远梭梭嫁接肉苁蓉、源丰生物质热电、同圆工业治沙项目……大批企业组成集团军规模化治沙、科学开发林沙资源,带动了库布其沙区由单纯治沙向生态建设与生态经济发展并举转型,逐渐形成沙漠旅游、食品、光伏等多领域的产业链,走出了一条规模化、产业化的治沙之路,有效解决了生态治理的可持续性问题。

黄河流经杭锦旗全长249公里,每年有310亿立方米的黄河水从这里流过,长达120天左右的凌汛期给沿岸群众带来了灾害风险。2014年以来,杭锦旗人利用地势西高东低的高度落差,首次将凌水成功引入了库布其沙漠腹地。至今,已累计分凌引水近3.6亿立方米,形成近20平方公里的水面和近100平方公里的生态湿地,有20多种植物自然恢复生长,10多种水鸟长期栖息。

曾经的沙漠让人深恶痛绝,而今的沙漠却让人一往情深。依托沙漠、黄河等资源,建成七星湖、夜鸣沙、金沙岭、水生态、三盛公等旅游休闲度假区,成功创建库布其沙漠文化旅游品牌,近5年累计接待游客近79.5万人次,实现收入2.32亿元。

“中国经验”享誉全球

杭锦人一代又一代绿色接力,形成了党委政府政策性主导、企业产业化投资、农牧民市场化参与、科技持续化创新的“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划破了“沙漠不可治理”的坚冰,守护了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

2017年9月6日,主题为“携手防治荒漠、共谋人类福祉”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鄂尔多斯市召开。会议达成《鄂尔多斯宣言》,库布其作为中国防沙治沙的成功实践被写入190多个国家代表共同起草的联合国宣言,成为全球防治荒漠化典范。杭锦人创造的“绿色奇迹”,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绿色名片”。

库布其生态面貌的巨变背后,是杭锦旗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活注脚,是绿色发展的拔节之声。绿色发展永远在路上,那一条条永不褪色的绿色飘带,串联起风起云涌的时代变迁,成为激励一代代杭锦人行稳致远的精神路标。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