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钢:强化防沙治沙共识,发挥科技创新作用

发布时间:2023-08-28 12:26:0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魏博
分享到:
20K

中国网讯(记者 姚宇琛)8月25日至27日,第九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库布其沙漠七星湖举办,主题为“以科技引领治沙,让荒漠造福人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第九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大会主席万钢在开幕式上发表致辞。

万钢指出,习近平主席在内蒙古考察时,对荒漠化综合防治作出了新部署,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绿进沙退”的好势头,分类施策、集中力量开展重点地区规模化防沙治沙,不断创新完善治沙模式,提高治沙综合效益,并指示要继续办好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这一论断为中国在新形势下防治荒漠化明确了新航标,也为论坛的举办和发展指明了方向,令我们备受鼓舞。本届论坛围绕“以科技引领治沙,让荒漠造福人类”这一主题,交流全球荒漠化防治新理念、新技术和新实践,探讨荒漠化防治的新模式和新路径,推动防沙治沙科技创新与沙漠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国际合作,促进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万钢在致辞中提出了三点期望:

一是要进一步强化防沙治沙的共识。当前,荒漠化占据着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的1/4,威胁着全球2/3的国家和地区、1/5人口的生存和发展,已成为关系人类生死存亡、永续发展最严重的全球性重大生态问题之一。加强荒漠化防治刻不容缓、迫在眉睫,需要各有关国家和地区携起手来、共同应对。实践表明,荒漠并不是生命的禁区,可以有效治理和发展,能够转化成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面对荒漠化的严峻挑战,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几十年如一日,坚持科技引领、绿色发展,深入探索以库布其治沙等为典范的荒漠化治理有效模式,荒漠化面积持续减少、程度持续减轻,蔓延趋势得到有效扭转,也带动了生态畜牧业、生态旅游业、可再生能源等多种生态产业的发展,治沙用沙、以沙富民的效益显著。我们坚信,只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沙漠完全可以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新空间。

二是要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随着生态科学持续发展以及育种、节水、改土、光伏、数字技术等加快突破,科技创新在人类认识和经略荒漠、实现人与荒漠和谐相处、拓展人类生存发展空间中的作用愈加凸显,也是全球应对荒漠化挑战的必由之路。多年来,中国政府通过国家科技计划的实施,以加速推广一批重大荒漠化治理技术成果转化落地为重点,着力发挥科技引领作用,系统化推进防沙治沙,先后组织提炼出数十项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模式,并加快示范推广应用,为生态建设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涌现出一系列成功案例。库布其沙漠光伏经验告诉我们,沙漠光伏不仅可以获取可再生能源,还可以造就一片绿洲。防沙治沙的科学技术还可以用于高寒高海拔等多种极端生态环境治理。2016年以来,以企业为牵头,产学研各界开展联合研究,面对4500米以上高原高寒地区植树和绿化的世界难题,立足防沙治沙技术基础,科学治理,持续攻关,克服了天寒、土薄、风大、辐射强、温差大5大难题,几万株乔木灌木成林,结束了西藏那曲“长不出树”的历史,为极端环境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积累了又一个典型案例。

三是要进一步加快国际合作的步伐。让沙漠更好造福人类,离不开国际社会的紧密合作,中国始终是推动全球荒漠化防治的坚定力量。近年来,中国积极学习各有关国家和地区的荒漠化防治技术和经验,中国治沙模式、经验和技术也正在加快走向“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和地区。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支持“一带一路”国家荒漠化防治,深化“中蒙”“中阿”等荒漠化防治经验的互学互鉴,加强信息交流和载体共建,更加务实高效地强化国际科技合作。同时,国际社会应积极支持联合国及相关机构在全球荒漠化防治中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国际合作搭建科技创新、治沙合作等载体,加速荒漠化防治新理念新技术的应用,为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进一步筑牢生态文明防线。

万钢表示,以亿利集团为代表的库布其治沙模式是中国防沙治沙的最典型最生动实践之一,多年来坚持走科技治沙、科技用沙、科技富沙之路,自主研发、成功实践了生态治沙与光伏治沙两大立体治沙技术体系,科技部对近20年的沙漠变化进行了遥感分析,证明库布其沙漠约1/3的面积得到绿化,核心治理区植被覆盖度达到了65%,较10年前增长了30%以上,保卫了黄河“几字弯”200多公里的生态安全,为全球荒漠化防治贡献出了中国方案。

在各方共同支持下,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已成为全球唯一以荒漠化防治为主题、在沙漠绿洲中召开的大型国际论坛,迄今已成功举办九届,成为国际交流科学防治荒漠化、助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平台。期待与会各方携手,更好地发挥论坛功能,加强政策对话、信息共享、科技交流和产业协同,深入分享经验,互相启迪思想,强化务实合作,推动“论沙”“治沙”“富沙”形成良性循环。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