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格黑村 :高原梨喜获丰收 村民日子越过越甜

发布时间:2023-10-17 19:13:5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汀
分享到:
20K
Loading...

泸西,云南红河州的一座小县城,这里有阿庐古洞、城子古村、建设街(江西街),也有羊汤锅、荞麦、烧洋芋。秀丽的风景和纯正的美食赋予了这座城市的人们善良、宽厚、孝顺、坚韧的品质。

2023年8月,泸西的高原梨迎来了丰收的季节,寻着这股迷人的香气,我们走进了这座小城……

泸西县中枢镇西华村委会的羊格黑村,古时又称扯旗哨,曾是土著彝民聚居之所;明弘治年设为广西府西出泸川的重要站赤——赤喜哨,堪称“雄镇九华四百年,西出泸川第一村”。

找到羊格黑村并不难,从泸西县城出发,20分钟车程就到了。除了村口一块巨大的石头上标着“羊格黑”以外,漫山遍野的梨树也是标志之一。每年3月份梨花开的时候,羊格黑会举办“梨花节”,前来拍照游玩的人让村子一度成了“网红”。

8月底,羊格黑的梨已经到了采摘的时候,树上的梨几个月前就已经套上了防虫、防鸟的纸袋。村民们在果园里忙碌着,摘下的梨通过牛车、拖拉机,拉到路边或者停车场,外地牌照的大货车早已等候多时。

走进梨园,村民们正忙碌着,果实有大有小,有经验的村民看看露出外面的梨把,就知道哪个梨好吃。还在放暑假的小朋友也会过来帮忙,只要听到大人的一声召唤,他们瞬间就化身成小猴子,飞快地朝树上爬去,他们的目标,是枝头最高处的果实,轻轻一掰,再递到大人的手中,一气呵成。果园里人头攒动,村民们欢快的笑声,拖拉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在这一季已经成了羊格黑村的常态。

进村的一路上,停放着外地牌照的大货车,一框框套着纸袋的梨码放在大货车车厢里,梨的个头大小均匀,空气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梨香。从广西来的司机记录着每框的重量,等装箱完毕后,他就会将整车梨款一次性全部结算给农户。

村民贺连芳和家里人也在忙碌着,她们请了村民用牛车将自家地里的梨运到广场上,把有瑕疵的梨挑拣出来,然后按照梨的大小分别装进塑料框。烈日下,所有人都满头大汗,贺连芳和家人却笑声不断,“辛苦一年到头,就为了这几天。”

“尝尝,这些梨真呢好吃。”贺连芳热情地把梨塞给我们,“我们这个地方属于高原,种出来的水果比其他地方都好吃。”

“这个梨的品种是雪花梨,又甜又水,肉质细腻,一点渣都没得。前几天测的甜度达到12、13,还在树上就被预定完了。”贺连芳的家人边忙边告诉我们,每天都有来自辽宁、广西、贵州的大货车来到田间地头收购,自家种的梨不愁卖,一些个头小的梨,拿到市场上,很快就卖完了。

贺连芳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自家今年可采摘的梨树有100多棵,每棵树平均可摘得250公斤果子,按照目前每公斤2.2元的均价,今年仅梨就可以带来5万多元的收入。“我家在村里算是少的,有的种了上千棵,有几十亩,随便都有几十万的收入。”

羊格黑村种梨的历史要追溯到1995年,据该村村民小组长马永全回忆,当时退耕还林,村里的荒山荒坡比较多,当地的镇上的果蔬站引进了一小部分雪花梨品种进行种植。结出果子后,雪花梨被送到了北京进行了鉴定,“以为就是让大家尝尝好不好吃。到了北京才知道,梨是直接拿到机器上进行检测,含糖量和氨基酸含量都非常高,在全国独一无二。”马永全介绍,有了这份权威的检测报告,泸西种植雪花梨项目大力推广了起来。

但是,雪花梨才开始推广时,很多村民仍然包着怀疑态度,村里只有十多户人家种植了梨树,马永全就是其中之一。在各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几年后,最早一批种植梨树的人家都获得了丰收,在他们的影响以及退耕还林和林权改革等政策的影响下,村里开始大规模种植高原梨。

2020年,全村136户全部都种上了梨树,从最初的100亩,到目前累计种植面积超过1800亩。每户的收入从5万到40万不等,且每年出现递增的情况。产品以雪花梨为主,秋雪梨、丁香梨、美人酥、早酥梨等品种也有种植。马永全介绍,今年全村梨的产值超过千万,产品40%出口越南,其余大部分供到北京、安徽、湖南和广西。

梨的丰收不仅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也带动了周边产业的发展,在羊格黑村,农家乐、农耕体验等项目正在逐步建立,梨花节、网红打卡点、烧烤、观光步道……城市里年轻人喜爱的休闲娱乐,羊格黑也紧跟其上。

“现在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许多在外打工的年轻人都回到了村子,从事种植、修枝、装箱、销售等工作,也促使高原梨产业链的形成。”作为村小组长,马永全更多的心思都放在村里的其他事务上,他除了关注其他梨产区的新闻动态,也在思索如何带领羊格黑迈上更高的台阶,“羊格黑的梨甜且脆,但有个缺点就是不耐冷藏和运输,所以产业还处于市场最低端。我们也在摸索梨的深加工产业,提升泸西‘高原梨’品牌,助推羊格黑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交通区位、土壤光热等资源禀赋优势,泸西县30多年来,通过政府扶持引导、创建示范基地、推广优良品种、引进创新栽培模式、普及推广标准化技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打造知名品牌、鼓励规模经营等措施,将水果产业作为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重点并予以大力培育和扶持。泸西高原梨在2001年注册了“云露”牌商标,2014年获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称号,2008年、2016年两度斩获云南名牌农产品称号,2015年获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组委会有较强影响力的果品区域公用品牌,2016年获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组委会全国名优果品区域公用品牌,2021年成功申报为国家级“名特优新”农产品。泸西县目前高原梨种植面积为15.31万亩,2023年预计产值达5.6亿元。(泸西县文化和旅游局)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