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课程思政深度融合改革浅谈

发布时间:2023-10-19 15:45:4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于冰  |  责任编辑:李汀
分享到:
20K

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是目前高校教育的焦点,当下要求我们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体系,从而促进学科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因此,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育人员应意识到,课程思政的融入已经变成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关键之一。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校教育人员需要在各学科中深度挖掘其育人价值,以达到学科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形成有效的课程思政。这样,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就能有效结合起来,既培养学生的技能,又引导他们树立良好的理想信念,发展正确的精神追求。

一、将“课程思政”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

我国的现代化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个时代的环境并继续向下一个时代迈进,国内各个行业都对社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希望人才能具备出色的创新和创业意识,同时还要具备爱国情怀和正确的价值观念。然而,如今,在高校中虽然创新创业和思政教育已经被广泛采用,但是培养人才的效果依然有提升的空间。针对这种情况,专家建议将创新创业教育和思政育人工作进行有机融合。为了保持两者之间的协同关系,避免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爱国情怀与正确价值观之间的分离,帮助学生实现知行合一,满足当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我们需要探索协同路径来实现这一目标。

二、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融入思政元素的作用

从创新创业的基础理论可以得出,其涵盖了很多知识,还重视思维和观念方面的创新。课程思政主要关注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教育、思想价值观念教育和培养创新意识。从创新创业教育的性质来看,课程思政不仅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理念和启发思维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传统创业指导和创新创业教育中都扮演着关键角色。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是引导创新创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途径

在产业与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正在我国高等院校得到积极的推动。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随着“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与实施,其也被融入到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这种融合并非是将创新创业基础课程与思政理论简单地叠加在一起,而是以创新创业基础课程的知识内容和理论体系为基础,深度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与科学的思政案例,并进行合理拓展。通过有序的教学过程,将这些元素逐渐渗透到学生的思维中,最终实现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课程的无缝衔接和有机融合。

强化实践锻炼,拓展融合教育的第二课堂。为了切实保障高校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有效融合及协同并进,必须重视实践锻炼,发展并实施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融合的综合教育。为了营造积极向上的创新创业氛围,可以通过校史馆、工作室和校园宣传栏等手段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同时,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对创业的热情,学校可以采用多种媒体平台,如校园广播、微信公众号以及抖音等,宣传学校的优秀创业事迹。通过宣传,使其在学生中树立起榜样,进一步激发他们对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适当的物质奖励和创业学分兑换等方式,鼓励优秀学生参加校内外创新创业活动和竞赛,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实践锻炼;最后,高校可进一步加强与当地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将与企业发展需求和地方经济建设相关的创新创业赛事和活动及时呈现给学生,给予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愿的优秀大学生项目运营指导。同时,还应与天使投资、创客空间等投资平台建立校企合作,以提供项目启动资金支持。

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其一着力学生自主意识的培养。我们国家的教育体系,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尤其是大学生,他们是国家未来的创新力量。自主意识的培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且能够更好地激发其内在潜力,为他们创新创业意识培养打下坚实基础。在此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其二,着力学生竞争意识的培养。社会发展离不开竞争。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必须具备充分的竞争意识。因此,在高校教育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其明白,只有通过竞争,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并实现自我价值。高校可以通过在实际的创新创业过程中结合具体情况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通过运用创新创业竞赛的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团队协作的意识,加强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实际竞争中,我们应该鼓励和支持学生。在各类竞赛中,学生会遇到不同困难和挫折,这时,老师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作为教育的主导者,应该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引导学生找到正确方案,从而解决实际问题。在学生遇到挑战时,老师的支持和指导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找到克服困难的方法,进而提升自己的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自主思考,并在创新创业过程中不断探索。其三是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现代社会俨然已是法治社会,所以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我们要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法律方面的知识。在法律中,有许多条款和规定是和学生及企业相关的,这些条款和规定旨在保护学生的权益及维持企业合法运营。因此,学生需要对其进行了解。例如,学生需要知道什么是学生的合法权益,什么是非法行为,以及如何在受到侵犯时寻求法律帮助。这不仅对学生解决利益受损问题具有直接帮助,同时也对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起着间接支持的作用。

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创业方向。在日常的思想教育普及工作中,教师不仅需要协助学生制定良好的学习规划,还要为他们量身定制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教师应以理性态度分析其中的问题,并运用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深入地领悟其内涵。同时,设计并实施学生个人综合能力培养计划,使学生不仅精通专业知识,还能够适应不同社会环境及其变化。这可以说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结合学生的个人特点,制定适应学生需求、满足国家和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阶段进行划分。首先是第一阶段,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基础知识,帮助他们建立扎实的专业基础。其次是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是综合能力培养的阶段,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以提升专业素养。此外,还需加强与社会的联系,增加实践机会,以提供学生实际工作经验,培养综合素质。第二和第三综合能力培养阶段是有效融入课程思政,培养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在这两个阶段,教育人员更应该重视思政元素的有机融入,切实帮助学生们树立崇高的理想目标。理想目标是人生的指引,是行动的动力。只有有了明确的目标,学生们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找到方向,才能在未来的生活中有所依归。

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开展双创教育的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内容是对创新创业教育与课程思政教育的有益探索和尝试。可以更加有效地针对创新创业教育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且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德道修养、价值观、法治意识、诚信意识、团队意识、拼搏精神等综合素质,促使其更从容应对不同的就业形势。

作者:于冰,博士研究生,副教授,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测绘学院

基金项目:四川省2021-2023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师生共创与专业课教学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全过程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基金号:JG2021-614);西南石油大学2022年度研究生教研教改项目: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驱动的研究生教学模式改革研究与实践(基金号:2022JG057)。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