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贡新区建设20周年回眸:芳华璀璨二十载 风鹏正举九万里

发布时间:2023-11-02 10:14:23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姚宇琛
分享到:
20K
Loading...

百里滇池碧波荡漾,万亩梨园瓜果飘香,昆明南站高铁飞驰,斗南花市人声鼎沸,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建设如火如荼……这里是活力四射的现代化新城——昆明市呈贡区。20年前,云南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现代新昆明的重大战略决策,设立呈贡新区,将呈贡规划为昆明的政治中心、教育中心,呈贡迈出了城市革新的第一步。

20年来,呈贡新区以敢闯敢干、攻坚克难的精神,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一座现代化科教新城破土、萌芽、生长……呈贡从滇池东岸远近闻名的果蔬之乡,一跃成为云南省最具活力的现代化省会城市新区之一。

高起点构筑现代化新区

时间的刻度,记录着前进的足迹。在呈贡发展史上,2003年是划时代的一年。当年5月,省委、省政府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重大历史机遇,提出现代新昆明战略构想,昆明从翠湖时代迈向滇池时代。

这是时代赋予呈贡的光荣使命。由此,敢想、敢做、敢拼、敢闯的呈贡人乘风而上,以开拓者、实干家的矫健身姿,朝着打造“春城花都展示区 现代科教创新城”目标奋进,开启了新区蓄能崛起的新征程。

新区设立之初,就以大手笔铺展规划:规划建设用地规模85平方公里,通过聚集新兴产业,形成功能齐备、环境优美、交通便捷、公共服务完善的现代化新城区。在呈贡新区吴家营片区形成以市级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教育为主的公共服务副中心。

在新区建设过程中,统筹推进老县城老旧小区连片改造工作,改造后的小区实现道路畅通、设施完善、环境整洁、安全有序、管理规范、美丽宜居;先后实施新草房村、柏枝营社区、郎家营村等整体或部分村庄搬迁。确保10所高校、市级行政中心、云白药集团整体搬迁呈贡新区,上海东盟大厦、新南亚风情园、七彩云南第壹城,地铁1、2、4号线,云桂铁路、铁路东南环线、昆明南站等一大批重点项目的落地建成。如今,开通运营的地铁线路1号线、2号线、1号线支线和4号线,共有22个站点在呈贡辖区内。随着对外骨干交通路网加快构建,呈贡和昆明主城已紧密联接、相融一体。

随着市级行政中心搬迁入驻,大学城拔地而起,“海绵城市”“智慧城市”“中央公园”引领都市潮流,为呈贡注入了现代城市新元素。

在城市化建设中,数字化改革不断迭代升级。呈贡“智慧城市”大数据平台已归集了1.3亿余条数据,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归集、梳理、整合、共享,提高了部门间办公协同效率,成为推动政府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快速提升的强力引擎。与此同时,智慧城管、智慧交通、数字驾驶舱等平台的运用,提升了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科学化水平。呈贡正以数字变革赋能城市发展,最终实现“创新创业环境优越、城市运行协同高效、民生服务融合便捷、城市基础绿色集约”的发展格局。

这里,城市化的步伐从未停歇,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现代化社区蓬勃发展。一个世界春城花都的展示窗口、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全省信息产业发展高地、云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地、云南省高校科研基地、绿色健康生态宜居城市正呼之欲出。

高标准建造和谐宜居之城

近日,“中国体育彩票”2023昆明高原半程马拉松暨昆明玉溪双城马拉松(昆明站)在呈贡开跑。1.5万名国内外选手齐聚呈贡,用脚步丈量呈贡之美。这是昆马与呈贡“牵手”的第七个年头。沿途的绿地、精巧的口袋公园尽显呈贡魅力,花灯啦啦队、民俗表演以及终点处“和鲜花撞个满怀”的打卡墙、特色展销区,更是让来自各地的跑友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热情和魅力。

呈贡天蓝地绿、水明山秀,不仅具有独特的气候资源优势和高原湖滨生态优势,更是世界知名的春城花都展示区。呈贡秉承“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理念,山水公园、湖泊公园带、河道绿带、公园绿带遍布全区,实现了人、城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目前,呈贡区绿化面积2963.26公顷,各类公园60个,全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8.7平方米,绿地率达40.01%。环境优美、生态和谐的绿色生态优势成为呈贡的又一张靓丽名片。2023年1月,中国气象局授予呈贡区“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县) ”荣誉称号。

经过20年的建设,呈贡新区的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坚持民生优先发展,学校、医院、商超、公园等配套设施逐步完善,“15分钟生活圈”加快形成。通过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满意度持续增强。

呈贡区以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为目标,加快城镇化进程,采取BT模式、1:1:1模式、棚户区改造模式推进安置房建设。截至目前,已建成移交安置房207.51万平方米、19230套,实施了涉及六个街道20个社区28批次整体或部分村庄搬迁,搬迁人口27035人。同时,为保障群众安居乐居,呈贡把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作为解决新市民、青年住房困难的重要抓手,采取盘活存量、以购代建、新建等多种方式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8056套。

随着云南大学等10所高校20余万师生入驻呈贡,全区人口快速增长,成为全省高等文化教育中心,依托独特的高校人才资源和智力资源优势,为呈贡区深化实施合作办学、拓展教育发展平台、推进教育资源共享打下坚实基础。

“我到呈贡工作以来,感受到了呈贡教育的不断发展,更感受到改革创新的力量,让呈贡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师专附小海岸城小学校长窦艳波说。

20年来,呈贡不断深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整合资源优势,不断优化教育布点布局。到2022年末,通过学校撤销合并、多校融校发展、新增学校建设、深化合作办学等方式,全区幼儿园从19所增加至64所、完全小学从43所(含农村小学教学点18个)优化调整至18所(无农村教学点)、中学从11所增加至18所。在校生人数从25345人增加至79463人、教职工人数从1865人增加至7141人。截至目前,辖区内共有合作办学学校28所,增加优质学位36934个,占全区学生总数的46.5%。呈贡成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老百姓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优质医疗资源不断落地呈贡。目前,呈贡区拥有综合医院7所、中医专科医院1所,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呈贡医院、昆明市中医医院呈贡医院、昆明市延安医院呈贡医院等省、市级优质医疗资源在呈贡形成集聚,“十五分钟医疗健康服务圈”基本形成。

近年来,呈贡区通过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打造了万溪冲、刘家营、段家营等一批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现已成为集历史文化传承和生态环境保护为一体的农文旅项目,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好愿景成为现实。“远望滇池一片水,水明山秀是呈贡。”呈贡区探索出了一条宜居宜业城市建设的现代化之路,一幅社会更加和谐、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居民生活更加幸福的美好画卷正在呈贡大地铺展开来。

高质量创建特色产业高地

产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是立市之本、强市之基。20年来,呈贡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聚焦“春城花都展示区 现代科教创新城”发展定位,着力培育壮大数字经济、花卉产业、大健康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五大特色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以花卉产业为优势,大健康产业为重点,数字经济、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格局。

夜幕降临,斗南花卉市场却灯火通明,人声鼎沸,花商、采购商询价还价和叫卖声此起彼伏,这里有4877个销售摊位,是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这里还有亚洲最大的花卉拍卖交易中心——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每天有近3000万枝鲜切花从斗南销往全国。

斗南花市从最初的“以路为市”的花卉一条街,蝶变为占地千亩的花卉交易市场,再到集花卉交易、会展、旅游、物流等为一体的花卉交易集散地......20年来,不断与时俱进的“金斗南”缔造了属于中国的鲜花传奇。2022年,斗南花卉交易量达110亿枝、交易额达121亿元;2023年上半年斗南花卉交易量为71.69亿枝,交易额实现82.03亿元,正在向世界第一的花卉交易中心迈进。

在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塔吊林立、货车穿梭,云南云上云5G大数据园区、博优算力数据园(一期)、云创智谷产业园一期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

开发区围绕软件信息服务、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经济6大核心产业开发建设。目前已建成昆明浪潮云计算产业园、云上云·云南省信息化中心(首期)项目、中国移动(云南)数据中心项目一期等。华为、上海均和、中国数码港、九州通等行业领军企业入驻开发区。昆明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揭牌成立,填补了云南大型公共算力中心空白。

2016年12月28日,位于呈贡的昆明南站正式投入使用,云南进入高铁时代,形成了“八出省、五出境”的高铁主骨架,呈贡的交通区位由末端节点变成了辐射南亚东南亚的门户枢纽。2021年12月3日,中老铁路通车运营,成为联通南亚东南亚的陆路大通道。2023年4月13日,中老国际旅客列车通车运营,呈贡与老挝实现了从人文到经济、从物流到商流的进一步互融互通,也为呈贡与南亚东南亚各国的交流发展带来更多可能。目前昆明南站始发列车能通达全国2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0个大中城市。高铁时代的到来,为呈贡对外开放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让呈贡经济发展驶入了快车道。

2023年上半年,呈贡引进省外到位产业资金30.4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964.27万美元,引进超10亿元产业项目1个。

2022年,呈贡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91.05亿元,名义年均增长19%。2023年上半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45亿元,全年预计可达620亿元。

走过20年不平凡的历程,呈贡这座欣欣向荣的城市,将继续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奔跑冲刺,聚焦“2558”发展战略,以“二次创业”的激情,再创新的辉煌!

【大事记】

2003年5月

省委、省政府提出现代新昆明战略构想,确定呈贡为现代新昆明东城区,形成新兴工业、科研文教园区;以花卉产业为特色的生物产业基地;现代城市物流产业中心。

2004年3月

呈贡县洛龙河生态监护站被团中央、国家环保总局授予“全国保护母亲河生态监护站”称号。

2005年12月

呈贡工业园区被省政府确定为30个省级工业园区之一。

2006年4月

云南白药集团确认整体搬迁到呈贡新城,项目用地面积3630.21亩,预计总投资10.8亿元。

2007年10月

“斗南花卉”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2008年12月

呈贡县被评为云南省2007年度县域经济发展十强县。

2009年2月

呈贡获评“中国民营经济最佳投资县”。同年11月荣获“中国金融生态县”称号。

2010年

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艺术学院等高校陆续搬迁至呈贡,入驻师生20余万人。

2011年11月1日

呈贡撤县设区。

2012年12月

昆明呈贡信息产业园区管委会成立。

2013年5月

连接昆明主城和呈贡新区的昆明地铁1号线南段开通试运营。

2014年4月

地铁2号线与地铁1号线并联运营,北市区到呈贡直线贯通。

2015年4月

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呈贡医院、昆明市中医医院呈贡医院正式投入使用。

2016年12月

沪昆客专昆明至贵阳段、云桂铁路昆明至百色段建成通车运营,昆明南站正式投入使用,云南迎来高铁时代。

2017年7月

昆玉高速公路鸣泉收费站正式外迁,昆明至呈贡免费通行。

2018年5月

呈贡斗南花卉小镇上榜50个中国最美特色小镇之一。

2019年7月

云南省政府授牌昆明呈贡信息产业园区为“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

2020年11月

呈贡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

2021年

呈贡斗南花卉交易量、交易额突破“双百亿”。

2022年2月

呈贡区“斗南花市景区”被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确定为第一批省级夜间文化集聚区。

2023年4月

中老国际旅客列车通车运营。

(呈贡区融媒体中心 供稿)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