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背景下进行“三教”改革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3-11-13 16:19:25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汀
分享到:
20K

2019年1月,国务院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二十条”),明确提出开展职业教育“三教”(教师、教材、教法)改革任务,其目的是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之间的契合度。在“三教”改革中,教师是根本,教材是基础,教法是途径,三者之间形成了闭环,能有效解决教学系统中“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

2022年9月,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工程院、全国工商联联合发布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以下简称专项培养计划)。

当前在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面临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人才供给不足、与产业发展需求不匹配等问题。专项培养计划是国家加快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制造强国的重大举措,对推进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要落地实施,核心要素还是要解决“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职业教育在培养现场工程师过程中如何进行“三教”改革,对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改革,全面推动产教协同育人,培养造就“一大批具备工匠精神,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的现场工程师”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要准确把握现场工程师的内涵要义

社会的进步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共同努力。主流的人才分类体系将人才分为应用型和学术型两大类。其中学术型人才的主要工作是发现和研究科学及其原理,而应用型人才则主要从事如何将科学原理用于专业实践,进而带来社会效益的工作。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工程师”的释义为“能够独立完成某一专门技术任务的设计、施工工作的专门人员”,是技术干部的职务名称之一。在专项培养计划中明确了现场工程师的具体要求,既:“具备工匠精神,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但在工程系列职称评审中,没有现场工程师这一职称分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也没有现场工程师这一职业分类,因此现场工程师既不是一种职称,也不是一种职业,而是多个行业通行的一种岗位。现场工程师不需要外部认证,也不需要专门考证后持证上岗,不同类型院校的毕业生(含高职专科、高职本科、普通本科)满足岗位的职业要求均可应聘上岗。

第一,从人才类型视角来看,现场工程师属于工程应用型人才,也被称之为现场应用工程师。工作在管理、工程、生产、服务等一线岗位,具有突出的技术能力和丰富的现场经验,能在第一时间用科学原理及技术应对各种突发情况,高效、机智、创造性地解决在工程技术中遇到的现场实际问题。

第二,从工作场域视角看,现场工程师的工作场域在“现场”,即从事产品制造、生产或提供生产服务的工作环境,一般包括车产车间、生产相关的实验室及生产辅助部门等场所。

第三,从职业素养视角看,现场工程师需具备工匠精神。作为企业在生产现场的第一负责人,现场工程师必须具有优良的岗位奉献精神和职业道德,“爱国敬业、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是现场工程师工匠精神的具体体现。

第四,从岗位职能视角看,现场工程师必须具有管理岗位创新能力和技术岗位实践能力,其岗位职能是“工程师”和“现场技术技能工人”的叠加,需具有“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的岗位能力。具体包括: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能精于操作、管理、维修、维护现场设施及设备;懂得工艺流程,熟悉产品从设计到生产制造、到组装、到使用的全过程;较强的管理能力,能做好现场组织、协调及各项管理工作,并能保障项目从计划、组织、实施、总结等环节顺利进行;良好的沟通协作能力,能统筹分工、平衡各部门之间的关系,针对突发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方案,保障现场生产活动按计划顺利推进;良好的创新意识,能在现场管理和技术应用工作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解决问题,同时助理企业的开拓创新。

要搞清楚现场工程师“谁来教”很关键

首先来看培养主体。根据五部委联合实施的培养计划方案,本次现场工程师培养计划和实施流程按照“企业提出需求、学校匹配专业、校企联合申报、专家遴选推荐”的方式进行。这决定了此次培养计划的主体是校企联合体,由高职院校和项目企业成立现场工程师学院,共同“制定方案、签署协议、联合申报”。由现场工程师学院对人才培养和管理进行主导、组织、协调、评价、淘汰,其主要职责包括:申报省级或国家级专项培养计划项目;对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进行规划设计和统筹实施;组建专项计划的专业建设委员会、进行岗位需求分析、开发课程体系、形成人才培养方案;统筹建设高职院校和项目企业各种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双师型”教学团队;制定并落实现场工程师学院的各项管理制定(含招生、考试、评价等);统筹协调项目企业员工在岗培训、进校培训等事宜。现场工程师学院实行校企“双主体”管理机制,有效联动、同频共振,最大发挥体制效能。

其次再看教师团队。培养主体确定后,才能建设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教学团队。高职院校应健全教师在岗“入企研修”机制,选派在职教师到项目合作企业进行岗位技能训练,熟悉项目合作企业的工艺流程,与共同攻克技术壁垒,助理企业转型升级,提升教师职业技能及实践教学能力。项目企业选派有教学指导能力的技术能手、劳动模范、生产管理人才、工程技术人才、行业领军人才等与学校的专任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等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共同指导学生岗位见习、岗位实践,共同承担专业课程教学任务。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中,企业导师占比不低于30%。现场工程师学院在专项计划运行管理过程中,要协调校企双方加强“双师型”教师的聘任、考核,实行校企之间“能进能出、多岗多责”的管理机制,并制定优绩优酬、多劳多得的激励政策,推进“校企互聘、专兼结合”的双师队伍建设。

准确把握好现场工程师“教什么”

从岗位需求看。本次专项培养计划的工作目标是“面向重点领域数字化、智能化职业场景下人才紧缺技术岗位,遴选发布生产企业岗位需求,对接匹配职业教育资源”,累计培养不少于20万名现场工程师。其核心任务是促进校企更深层次协作办学,推进职业教育学习过程和企业职业岗位需求无缝衔接。这就决定了现场工程师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首先要契合项目企业的岗位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之前,专项计划的专业建设委员会要对相关企业有需求的职业岗位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及素质要求进行深入分析,将企业需求的现场工程师职业岗位技能和职业标准转化为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明晰后,再对照国家专业标准,结合企业需求岗位(群)的生产流程、工艺标准、技术规程、质量要求等重构课程体系,将企业生产要素环节序化为教学要素,将解决项目企业一线实际问题的能力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从课程体系看。专项培养计划的课程体系应围绕现场工程师需“具有工匠精神,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1]开设课程,课程内容应宽度适易、深度合理、重点突出,既是现场工程师的职业岗位需求,也是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从素质素养方面看,现场工程师需具备好的科学素养、职业素养、筑牢工匠精神内核。在课程体系中注重培养科学思维、人文素养、工匠精神交叉融合,全过程贯穿德育教育,并强化现场工程师工程伦理教育。其中公共课程以“思政课”为抓手,夯实学生的德育基础;专业课程以“课程思政”为突破,培养学生的素质素养。在技能训练中,点滴融入劳动精神、职业精神、工匠精神的思政元素。构建“思政课+课程思政”为主导,校园文化熏陶培育、实践活动感知体悟为补充的有机统一的德育体系,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技双修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从理论知识方面看,以往高职院校开设专业课注重实操,一般将理论知识定位在“必需、够用”的层面,只要求理论学习对技能实操起到支撑作用,无法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但是现场工程师的岗位需求,要求培养对象应“懂工艺”,这就要求课程体系注重理论知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在公共基础课程中,要涉及科学知识普及、科学原理辨析等内容,将现场工程师岗位职能蕴含的基础科学知识、科学原理进行系统学习和梳理;在专业基础课程中,要融入项目企业对应全产业相关知识、全产业链的理论架构;在专业核心课程中,要明确全工艺流程的工作步骤、核心技术技能及其上下游知识体系;在公共素质拓展和专业拓展课程中,要融合项目管理、市场营销等管理知识,同时为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做好必备的知识储备,使培养对象达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科学思维认知水平。此外,还应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沟通协作机会,注重培养其知识输出的能力,提高其“善协作”的能力,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上,及时解决现场遇到的各种问题。

从实操技能方面看,现场工程师的岗位需求要求培养对象应“精操作、能创新”。这要求现场工程的培养注重技能操作熟练性的同时,还需兼备创新性和创造性。在职业技能培养过程中,一方面学习定位应高于一线技术工人,不仅要会操作设备、使用设施,还能拆解生产流程,在职业任务目标下学通、学透设备原理;另一方面要了解学科前沿动态及先进的研究方法,拓宽知识视野,在技术技能创新、设备革新、产品升级时,有迭代更新技术的能力。

同时,要将智能化、数字化的职业面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渗透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强化培养对象的数字意识、数字能力和数字化素养,以实现专项培养计划中的“高端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要求”。

要规划好现场工程师“如何教”

首先要考虑教学模式。专项培养计划中明确提出,现场工程师的培养需“全面实践中国特色学徒制”。职业教育是跨越“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边界的一种教育样态” 。在现场工程师培养过程中推行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由项目企业根据现场工程师岗位需求设定学徒岗位,校企共同明确学徒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学徒通过岗位见习、岗位实习跟随企业导师进行工程实践,完成工程项目,毕业后能达到现场工程师的岗位要求,直接在项目企业实现高质量就业。在现场工程师的培养过程中,学校、企业、学生应签订学徒培养协议,明确三方权利和责任,并明确学徒作为企业职工或见习职工的身份以及对应的待遇。

其次要教学场所。采用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决定了现场工程师的培养场所应为“校内+校外” 校企联合培养。可以将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理论部分安排在校内,专业课程的实践、实操环节可安排在校外或者由企业导师承担部分教学任务。创设真实的工程背景或者直接让学生经历企业的项目开发全过程,让学生在真实场景或真实项目中,发现、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培养其面向现场、面向工程的思维方式,获得真实的职业技能。

还要注意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学徒成长成才规律,以“学徒”为中心,实形分类培养、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岗位,定制不同的学徒培养方案,实现“一企一方案,一人一课表”的高质量、个性化学徒培养[7]。强调校企双导师指导作用,实施从成产、管理、服务等教学做一体化训练模式,让学生能体验各种项目情景和现场氛围,保障项目训练的有效性和规范性。学生在教师和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参与生产管理、新产品研发和技术改造等一线岗位的各项企业活动。校企共同开发基于工程现场真实生产任务的教学项目,建立现场工程师“招生—培养—上岗—培训—再上岗”的培养流程,延长教育链条,实现共建专业、共享资源、共组师资、共育人才,促使职业教育资源和企业资源精准对接,人才链和产业链有效衔接。

也要用好评价方法。在现场工程师培养过程中,校企双方共同研制职业能力评价考核体系,将企业所需的岗位能力和职业标准,转化为具体的评价指标,结合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增值评价等综合评价方式对学徒进行考核。同时建立动态择优和淘汰增补机制,将考核结果作为学徒入职企业定岗、定级、定薪的参考,激发学徒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感,增强学徒作为准员工的身份认同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专项培养计划中提出“到2025年,累计不少于500所职业院校、1000家企业参加项目实施,累计培养不少于20万名现场工程师”[1]。未来三年,现场工程师的培养任务艰巨,并承担着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和赋能职业教学产教融合升级的重要使命。教师、教材、教法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三个重要影响因素,需放在首位。除此之外,还应考虑配套的政府激励政策、招生政策、现场工程师培养标准、双师遴选标准等,期待在专项培养计划实施过程中不断持续开展研究。

(作者:九江职业大学 赵珍珍)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