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改革开放45周年 话剧《春暖人间》在深圳首演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12月6日晚,当音乐《春天的故事》在全体演员的谢幕声中奏响,现场近千名观众的情绪被点燃,大家久久不愿离去,用热烈的掌声表达着对改革开放45年来发展巨变的致敬。
当晚,由四川省广安市委宣传部联合成都艺术剧院创制的改革开放题材大型原创话剧《春暖人间》在深圳保利剧院正式上演。该剧以上个世纪70年代末生活在邓家老院子的几个普通家庭和典型人物命运变迁为主线,生动再现恢复高考、包产到户、设立经济特区、发展市场经济、繁荣文艺事业等重大政策带给普通老百姓的沧桑巨变。从1977年到2023年,该剧在四十六年的时空跨越中,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和伟大的时代发展相互交流、彼此交汇,将改革开放带来国家社会的发展巨变、个人命运的跌宕起伏,淋漓尽致呈现在舞台上,引发全体观众回顾深思近半个世纪来国家个人翻天覆地的改变,凝聚起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强大正能量。
这也是继今年8月,该剧在成都城市音乐厅试演后的首次演出。12月7日19时30分,该剧还将在深圳保利剧院进行展演,演出首日收获的口碑,让深圳市民对该剧的后续演出更为期待。
“我今年50多岁了,1994年就到深圳打拼,剧中很多情节在我身上都真实发生过,改革开放带来了我们农民的春天、企业家的春天。”演出结束后,已在深圳南山区定居的观众李津春一边抹着眼泪,一边感慨《春暖人间》向观众展现了他们这一代人来到深圳打拼的命运轨迹,就像剧中的杜东升和郑光明一样,他们在深圳抓住了时代的机遇,也经历了命运的曲折,改革开放让千千万万中国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当晚的演出中,频频出现的深圳元素也同样引发着观众的强烈共鸣。“有‘来了就是深圳人’这一深入人心的口号,还有中英街、华强北、地王大厦等深圳地标…..” 观众李斌掰着手指罗列起剧中提到的深圳元素,此前,李斌曾听朋友说起过《春暖人间》在成都的试演,但令他没想到的是短短4个月后《春暖人间》就来到深圳进行了首演。
“结果是不负期待,话剧通过人物的迁徙和场景的转换,勾连起了小平故里广安与经济特区深圳的联系。”李斌说,剧中用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和伟大的时代发展相互交融,让更多人对改革开放的伟大功绩有了直观又深刻的体会。
话剧《春暖人间》首演为何放在深圳?谢幕时,总导演李伯男上台讲述了缘由。他说:“话剧《春暖人间》的创排是对改革开放45周年的致敬,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第一炮打响的地方,对改革开放一定有着更深的感受,对小平同志有更深的感情。”
事实也是如此。深圳与广安两座相隔千里的城市,因为邓小平而有着深厚感情。多年来,广安与深圳的交流日益密切,合作硕果累累,广安市被纳入深圳“20+8”产业集群协同发展首批对口协助地区,两地共建的广安(深圳)产业园已经成为广安高端要素集聚的平台,正蝶变成为一座宜业宜居宜游的现代产业新城。话剧《春暖人间》到深圳演出,也将搭建起广深文艺交流合作的桥梁,对未来谱写两地文艺交流合作新篇章、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打下良好基础。(中国网广安/何紫宁;广安日报/黄钟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