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型文化空间之“进” 促盘龙营商环境之“优”

发布时间:2024-01-10 13:00:0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姚宇琛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近年来,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盘龙区抓住要点,从“新型文化空间”做文章,通过打造特色鲜明的文化空间,努力为群众提供高质量、有效率、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

打造文化品牌

促进文化服务提质增效

坐落于东风东路的“璞玉书店”是盘龙区新型文化空间之一,该书店以书为媒,不仅有温暖、敞亮的美学空间,每种主题的新书还被设置成不同单元进行展示,打造了一个又一个主题鲜明的阅读场景。2023年,璞玉书店荣获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最美书店奖”和云南省“全民阅读·年度最美书店”称号。

坐落于龙泉街道的“龙泉古镇博物馆群落·市民文化中心”,以西南联大文脉为依托,将盘龙区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三馆资源进行融合,无门槛的书籍阅读、常态化的非遗体验课、常看常新的历史空间,吸引不同年龄层的市民和游客来此体验跨界文化之旅。

位于交三桥的新华书店(盘龙书城),则逐步完成了从图书发行到传播文化,再到文化体验空间的“华丽转身”。

开展文化活动

推动文化惠民深入人心

盘龙区在“灵灵的植物研究所”推出世博自然研学课堂,由小朋友边听老师介绍各种植物边细心观察,给亲子家庭提供更多研学选择和拓展景区边界。而昆明少年儿童图书馆(盘龙区图书馆),则将阅读服务重心从书籍文献借阅逐渐转向阅读内容运营,持续举办“小桔灯”少儿阅读推广活动,定期为青少年带来不同主题的故事分享会。同时,盘龙区以艺术普及夜校的形式,开展“盘龙江畔读书朗诵会”,面向广大群众招募朗读者,公益性的“艺术普及+零基础要求+各路名师授课培训”,吸引了众多市民加入。

此外,盘龙区还推出了“东华有戏”系列品牌活动,为社区居民搭建起一个感受戏曲、参与戏曲、享受戏曲的平台;在茨坝街道文化综合服务中心设立阅读空间、儿童阅览区、有声图书馆,将该中心延时开放并开展系列文化娱乐活动,让辖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多彩文化生活。

延伸阅读服务触角

推动文化服务焕发活力

2023年以来,盘龙区文旅局、盘龙区图书馆走进水源区街道集市,创新性启动全省独家以“图书赶集”为主要服务模式的“书香进乡村”活动。

通过紧密结合水源区群众赶集的生产生活习惯,盘龙区在滇源街道集市启动首站“图书赶集”,赶集车内装载500余本包括国家法律法规、党建系列读本、农业实用技术、农村致富经验、流行文学艺术、健康科普养生、少儿动漫图书等书籍,能较好满足群众赶集时的“空闲”阅读需求,也能把实用的知识带到群众身边。车外还搭建了帐篷,为读者提供相对安静的阅读空间。为实现资源的双向交换,盘龙区构建了以区图书馆为总馆、街道文化站为分馆、社区农家书屋为服务点的“区-街道-社区”三级服务网络,为水源区群众打开“知识大门”奠定基础。同时,“图书赶集”活动地作为流动小型图书馆和群众沟通交流的社交平台,也进一步推动了美丽乡村文化盘龙建设。

在乡村集市上,当地群众带来自己的绘画和手工作品,交换自己喜欢的图书;在城市街道社区的“图书募集”活动上,社区居民通过捐赠图书来交换村民的“山货”。大家共同开辟“图书赶集”的又一新形式,丰富“图书赶集”的内涵和外延。

此外,城乡学校也在寒暑假里,通过“图书交换”活动,让城区小朋友的图书传递到水源区小朋友的手上。如今,“图书赶集”已成为松华坝水源区最具特色的新型阅读模式,结合不同地区群众的赶集日规律,随赶集时间进行优化调整,做到“图书赶集”轮流走、全覆盖。通过这个活动平台,盘龙区还从群众中挖掘和培养“村庄讲书人”,让优秀“村庄讲书人”成为村庄阅读代言人、乡村文旅推介人。

今后,盘龙区还将链接众多文产资源,推动文化产业建设实现新跃升,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来源:盘龙区政务服务管理局、盘龙区文化和旅游局)

(盘龙区融媒体中心 供稿)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