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这一年,攀枝花市西区以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为统领,严格执法,守“胃”护“胃”,让群众吃得安心、吃得放心。
“我们以提高全区食品安全水平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四个最严’和‘党政同责’要求,全面提升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坚决守牢食品安全底线,全年未发生级别以上食品安全事件。”区市场监管局局长、区食安办主任蒋海莹表示,2023年,西区加强监督抽检,强化违法严惩,关注校园食品安全,防范保健品诈骗,维护消费者权益,全年食品安全形势稳中向好。
2023年,西区完成食品以及食用农产品监督抽检482批次,粮食抽检52批次,对抽检不合格的16个批次产品进行依法处置,不合格处置率100%;检疫生猪6.1万余头、牛2000余头、羊1200余只,白条禽和活禽31.4万羽,监督无害化处理病死、病害生猪68头;倾听群众呼声,对群众票选出的18家餐饮店开展“你点我查”活动,邀请“两代表一委员”、群众代表参与监督检查全过程;查处食品案件56件,案值0.86万元,罚没金额9.06万元;查处涉刑案件9件,对2名人员实行食品行业终身从业禁止;查办特大跨境未经检验检疫走私牛肉案,抓捕犯罪嫌疑人25人,扣押5车140.31吨牛肉,冻结银行资金1.44亿元,有力打击从印度、缅甸非法入境的未经检疫检验的肉类走私违法行为,对国内的违法犯罪链条产生了强有力震慑效应,坚决守好四川的南大门,该案被评为全国典型案例。
猪肉是群众餐桌上最常吃的肉类,西区强化生猪养殖销售全流程监管,严把“五大关口”确保群众消费放心。建立“3+1”网格管理体系,将责任具体落实到100余个单位和个人;实行省外“点对点”调运制,严格落实24小时内批次全覆盖抽检和实行集中隔离规定,累计抽检2000余批次;累计行政处罚生猪贩运户9起,扣留无害化处理生猪产品4000余斤,移交公安部门刑事立案1起,被公安部列为十大非洲猪瘟典型案件。
深入开展“校园守护行动”,查办全市首例涉及面向未成年人无底线销售食品案件,被评为全省“春雷行动”十大典型案例;开展春秋两季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检查,下发整改建议书31份,督促学校(幼儿园)整改问题40余个,学校食堂立案查处1家,校外食品经营单位立案查处2家;中高考期间,对辖区七中、十二中、三十一中小食堂开展全流程食品安全监管,助力考生安全参考。
总结保健品“十大诈骗套路”,以“唠嗑式”方式面对面进入会销场所向老年人开展宣讲。开展集中宣传2次,联合检查1次,责令改正41户次,立案查处5件。在营销活动现场安装摄像头,监管人员利用网络平台、手机APP对现场实施全程监控,指派执法人员突击检查保健品营销活动现场。
强化消费维权,处理食品相关投诉138件,挽回消费者损失29.34万元,西区消费维权案例包揽市级消费维权优秀案例一、二、三等奖,区市场监管局获得市级消费维权优秀组织奖。打造市级放心舒心消费示范点3个,放心舒心消费示范单元5个、线下无理由退货单位12个,先行赔付单位1个,营养健康餐厅(食堂)3个,带动全区食品经营户向标杆靠齐,西区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已通过省级初评,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复审工作已完成全部流程。
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新的一年,将坚持食品安全“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的工作思路,整合相关部门力量、加强协作,继续深入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和联合执法,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文/徐浩田 图/西区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