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首页> 中国国情>

集市只属于农村?九成受访青年期待城市有更多大集

2024-02-04 10:16

来源: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字体:

在鳞次栉比的摊位中畅快采购,在吆喝叫卖声中感受生活气息。如今,城市周边的大集成为不少年轻人新的打卡地。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发布的一项有1333名青年参与的调查显示,90.6%的受访青年期待城市里有更多大集,57.6%的受访青年希望大集地理位置适当、交通便捷,51.3%的受访青年希望商品价格公道透明。

集市是展示当地历史文化的窗口

北京的石若云(化名)去过一趟北五环外的沙河大集,她觉得集市的氛围很好,有各地的小吃,商品价格也比较便宜,能满足周边居民的需求,“现在不少年轻人追求复古,怀念旧时光,在这种情绪带动下,许多人想体验赶集,集市也越来越热闹。”

宁夏银川的00后赵静前些天赶了当地的金贵集市,虽然集市位于乡镇,比较偏,但赵静觉得能对乡村发展比较有利,“乡镇大集有自身特色,比如各类新鲜有机的瓜果蔬菜,会吸引城里人前来购买,促进城市和乡村的人口流动。”

线下大集的意义和功能有哪些?调查显示,56.0%的受访青年认为是交换物品、消费的重要平台,55.8%的受访青年表示能增加商贩们的收入,55.0%的受访青年觉得为居民提供了休闲放松的场所。其他还有:是展示当地民俗文化的窗口(52.7%),满足当地人的生活需要(50.6%),有利于提高当地旅游知名度(24.0%)。

对青岛的00后张小宇来说,赶集是件很平常的事情。她说,农村缺少大型的商场,集市是买卖商品、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重要场所。“在农村赶集有固定的日期,每次开集,人都很多,非常热闹。”张小宇觉得,大集的存在让一部分人能通过卖商品获得一份收入,满足基本的生活所需。

南京的90后王松松最近打卡了当地位于老门东的集市,琳琅满目的商品、热闹的人群,让他觉得很有节日氛围。王松松认为,集市上的特色小吃、手工艺品等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当地的文化特色,集市是展示当地历史文化的窗口。

90.6%受访青年期待城市里有更多大集

辽宁营口的00后宋雅琪之前赶过一些集市,她觉得集市布局不当会影响赶集体验,“有的集市呈‘十字型’,有的是‘回字型’,设计不太合理,对第一次赶集的人不太友好,容易错过想逛的摊位。”宋雅琪希望大集在规划和设计上下功夫,加强交通管理,比如规定哪里是人行道,哪里是机动车道,对三轮车、电动车等车辆进行管理,保障集市的道路畅通。

对于大集,大家有哪些期待?调查显示,57.6%的受访青年希望大集地理位置适当、交通便捷,51.3%的受访青年希望商品价格公道透明,51.3%的受访青年期待商品品类丰富多样,50.7%的受访青年认为要卫生监督到位、饮食安全有保障。

其他还有:税费减免、市场管理措施便民(39.9%),方便旧货交易、流通(34.0%),售后服务有保障(33.4%),便利域内居民休闲消费和社交(30.5%),有民俗特色、文化味道(30.5%),文明赶集、注重环境保护(19.8%)。

“现在不少年轻人的生活经验不太丰富,对商品的价格不敏感,如果没有提前了解物价,而集市商品价格又不是很透明的话,可能会被‘宰’。”王松松希望大集的商品能明码标价,管理者也要加强监管,严厉打击宰客欺客行为。另外,他还希望能打造不同特色的集市,让大家在附近就能赶上大集,也要加强宣传,让更多人有机会参与到赶集活动中来。

调查显示,90.6%的受访青年期待城市里有更多大集。交互分析发现,一线城市受访青年期待的比例更高,为95.8%。

“我希望集市是小而美,有特色的。”石若云说,每次出去旅游,她最喜欢逛的两个地方,一个是当地的大学,另一个就是菜市场,“菜市场是最有生活气息的地方。”在北京生活多年的石若云觉得,本地最有烟火气的地方是胡同,所以很多人会把逛胡同作为“Citywalk”的必游路线,胡同代表了北京的一种文化。“集市也一样,能够展现当地最有生活气息的一面,希望可以明确大集的定位,做好规划,把大集打造成城市的新名片。”

临近过年,石若云在关注北京的庙会信息,打算春节期间去逛一逛庙会上的集市,“边逛边吃,边走边看,逛大集能体验到和日常生活不同的氛围,这个过程让人很放松。”

此次调查的受访者中,男性占47.1%,女性占52.9%。来自一线城市的占23.1%,二线城市的占37.8%,三四线城市的占28.7%,县城或城镇的占8.1%,农村的占2.3%。

【责任编辑:蔡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