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盘龙区2024年区委经济工作会议暨2023年“当好排头兵”高质量发展大竞赛总结会议召开。这是2024年春节收假后的第一个全区性重要会议,分口领题、带队调研、专题汇报、专项研究,多个环节干货满满,力求把会前准备做得更充分一些,把工作谋划得更深入细致一些,确保会议开出扎实成效。
这次经济工作会议不同以往之处在于出现频次最多的词是“问题”。提及为何要用此形式召开会议,盘龙区的思路是问题就是坐标,只有坐标清晰、目标明确,才会有努力的方向和前进的动力。追根溯源发现问题、把脉问题,才能切实解决问题,探索符合“盘龙特色”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逆水行舟用力撑。2023年,盘龙区GDP完成1154.49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排名主城五区第一。在实现“幸福盘龙”三年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盘龙区将继续扛起职责使命、彰显担当作为,坚决做到“上级有指示、盘龙见行动”,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集中精力谋发展,全力以赴抓落实,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向好。
聚焦问题找方向
在今年市两会期间,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刘洪建指出,盘龙区要立足自身特色和优势,找准城市定位,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
“干工作的方向”“工作怎么干”“干哪些工作”……聚焦新要求,经过长期的一线实践总结,本次区委经济工作会议也抛出了核心问题:“工作如何干好”。
那就是要讲方法、讲落实、讲推进。盘龙区将用好聚力攻坚北京路、建设现代服务业高地“一个抓手”,做强科技服务、商务服务、金融服务“三大产业”,夯实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主体培育、安商亲商“四项保障”,引领提升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围绕实现高质量发展,盘龙区持续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牢固树立“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严格按照省委“三法三化”工作要求,大力推行项目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典型引路法,坚持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确保各项工作全面落实、全面提升、全面进步,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书写好昆明高质量发展的“盘龙答卷”。
带着问题找方法
定好坐标,细之又细去执行。围绕项目建设、城市管理、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等领域工作,盘龙区各相关区级领导在会前分为6个组别,带领涉及部门单位扎实开展“大调研”,摸实情、找问题、谋举措,明确各领域工作必须干什么、干到哪种程度,实现什么效果、达到什么目标。
从“大讨论”到“大落实”,各部门、街道盘点梳理的项目还将形成清单进行任务分解,立字为据,签订“军令状”,确保谋划的工作、确定的项目真正落实落地,高水平完成各项任务,把责任担当体现到助推发展的成效上来。
良弓在手,贵在速发。要想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能力作风提升是靠前且关键的一环。盘龙区聚力攻坚北京路工作启动后,各条战线的执行力、行动力显著提高,锻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上下齐心加油干的良好局面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力量进一步凝聚。全区今年将统筹做好理念创新、品质提升、产城融合、动能培育、环境营造、服务优化“六篇文章”,让盘龙更加宜居宜业、更有虹吸效应。
破解问题拼实干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做好今年经济工作,把各项重点任务落实好,关键在行动,关键靠实干。
“拿出更加过硬的举措,找准方位、定好目标,做到既奋勇攻坚、跳起摸高,又立足实际、实事求是,推动每项工作稳住位次、争取往前走,努力闯出一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天地。”盘龙区委书记沃磊表示。
此次会议明确,全区要切实把弱项短板补起来、工作质效提起来,挖掘潜在优势、全力攻坚突破;培育壮大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金融服务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继续“大抓产业、主攻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高端楼宇平台载体作用,引导企业上楼、产业进楼,“向天借地”建设“空中产业园”,突破发展科技服务业、发展商务服务业,聚集发展金融服务业,大力培育新业态新模式新消费,构建创新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盘龙区融媒体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