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新都区:加大财政保障力度 助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04-17 14:17:16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汀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站在残疾人事业的新起点上,新都区紧扣市残联“136”发展思路,创新“1235”工作思路,以“让残疾人生活得更加体面、更有尊严、更为幸福”为目标,坚持增投入、调结构、强管理,切实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推动新时代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推动有“力度”,着力提升残疾人保障水平

一是抓实中央直达资金管理。加大与市残联和区财政工作联动和协同配合,做好中央直达资金指标接收、分配下达、支出使用等工作,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加快中央直达资金支付进度,确保项目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更好地发挥财政政策效能。2023年,新都区残联累计投入残疾人事业经费5653.4万元,其中:中央和省级资金348.34万元,市级资金1765.14万元,区本级投入资金3539.92万元,较2022年增长9.82%。

二是落实财政政策资金保障。争取事业发展经费预算支持,区级层面每年编制财政预算时,将残疾人事业经费为重点关注事项,优先解决、优先安排。按照共同财权事权支出责任分担机制,落实支出主体责任,安排好配套资金,统筹可用财力,优化库款调度。出台辅具补贴管理办法,完善家医签约、临时救助、白内障复明补贴等惠残政策,将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残疾人医保个人缴费补贴资金等足额列入财政预算,切实发挥财政资金精准补短板和民生兜底作用。

三是做实涉残项目资金监管。发挥好预算管理一体化和中央直达资金系统作用,加强对残疾人事业发展相关资金的监督检查,落实财政助残经费预决算公开制度,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努力实现助残经费使用效益最大化,坚决防止涉残资金被截留、挤占、挪用。组建涉残项目检查验收组,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对项目实现全流程监管,确保做到闭环管理、支出合理、公开透明、规范操作,将每一笔资金专款专用,用到实处。在2023年绩效评估、专项审计、政治巡察、内部审计等工作中,未发现专项资金支出不规范等情况。

实施有“深度”,着力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

一是切实把权益保障放在重要位置。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投入200余万元提升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服务功能,建成残疾人康复文化活动中心,有效弥补中心在辅具展示及适配、盲人定向行走训练、残协活动开展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和缺项。努力破解残疾人就业难题,全力推进残疾人就业创业“减负、稳岗、增量、提质”,实施系列政策举措,投入资金18.9万元,鼓励和扶持残疾人参与就业创业。在新都“美丽工坊”总部,为优秀残疾人创业代表杨兴成设立工作室,有针对性地开展棕(竹)编、托特包等职业技能培训5期,累计培训残疾人133人次,通过“跟师学徒”模式,帮助30余名残疾人实现就业。

二是搭建托养康复就业一体化服务平台。充分汲取宁波先进经验,依托9家“融乐阳光家园”开展辅助性就业服务,为轻、重度智力、精神及重度肢体残疾人搭建了“托养+康复+就业”一体化服务平台,成功探索出新时代“产业扶残”合作新模式,实现残疾人托养服务与辅助就业双轮驱动。截至目前,在为306名残疾人开展日间托养服务的同时,提供轻劳力、较稳定的辅助性就业岗位,人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清华大学、上海市、张家口市及部分区(市)县残联多次到新都区考察交流。

三是着力打造残疾人文创助残公益品牌。结合新都实际,对标对表制定了“1235”残疾人事业工作思路,即一个主题两项服务三个品牌五大关爱行动,更加明确全区残疾人事业发展方向。主动融入全市、全区发展大局,以推动新型消费、城乡融合和残疾人事业全面、高质、持续发展为着力点,推出“香·爱”残疾人公用品牌,正在国家商标局注册。以专业机构品牌化运作方式,建成新都“美丽工坊”总部,提升“香·爱”六号箱体、“香·爱”夏河溪残疾人文创基地综合服务能力。创新推出以传统编制工艺为技艺的PVC编织条“托特包”,作为大运好礼成功入选大运村和“天府安逸买”网上平台,已累计成交3000余个,累计销售总额超20万元。

执行有“高度”,着力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

一是积极争取统筹本级财力。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升各类保障标准,让残疾人共享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不断编密织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2023年下达区级残疾人各项补助资金共计3094.35万元,专项用于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运营、建设残疾人康复文化活动中心、群众性文体活动“五个一工程”及康复训练、医疗救助等支出。

二是积极抓好民生兜底保障。持续开展持证残疾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全覆盖工作,已累计为467人次残疾人赔付110.27万元。会同残工委成员单位,累计投入资金398.69万元,全面落实残疾人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两项补贴”及“单独”低保等政策。投入25.37万元为130户残疾人实施居家无障碍改造。

三是积极化解特殊群体危困。28家“双百双千”公益助残单位累计为新都“尚善”扶残助残基金捐献爱心22万余元,为6名残疾人发放帮扶救助资金2万元。全力做好残疾人突发困难临时救助,为17名残疾人发放临时救助12.42万元。常态化制度化实施“敲门行动”,会同民政、应急及各镇街开展残疾人居家及涉残机构安全检查。

服务有“温度”,着力健全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

持续抓好康复服务。持续加强区属助残社会组织服务能力建设,投入1400.72余万元为623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为28名残疾儿童提供“送康上门”服务;投入11.89万元为207名视力、肢体、智力少年儿童提供社区康复服务;以“智慧蓉城”建设为牵引,持续推进“互联网+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即将实现个性化辅具适配“一网通办”。

持续加强医疗救助。投入134.94万元实施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补贴1373例,投入115.46万元为1021名精神残疾人提供医疗救助及住院生活补贴;有需求的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全覆盖,印发《新都区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康复增值服务实施方案》,投入30万元为6000名残疾人提供康复护理、康复训练等家医签约增值服务;细化残工委成员单位残疾预防职责,完善残疾筛查、评定、报告及干预一体化工作机制,拖动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服务“规范化、专业化、高质量”发展。

持续重视文体活动。投入404.82万元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充实残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3000余人次残疾人参与迷你马拉松、无障碍观影、公园城市体验、文艺汇演等活动,常态化开展残疾人群众性美术、摄影、文创、微电影等培训及体验活动;鼓励新都特校把艺术教育作为学校的重点特色工作,打造优质“成就梦想”残疾人特殊艺术节目;向在第16届残奥会、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和省第十届残运会暨第五届特奥会上,斩获奖牌的12名运动员和5名教练及时转拨奖金142.48万元。

下一步,新都区残联将继续聚焦民生福祉,多方筹措资金,强化资金兜底保障,积极落实各项助残政策。健全残疾人事业发展项目的资金管理和使用、相关管理制度,充分发挥财政在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上的积极作用。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助力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成都市新都区残疾人联合会供稿)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