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新媒体环境下互联网使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4-04-19 17:20:11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汀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一、前言

如今,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逐渐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普及,新媒体已经为现代社会中人们获取信息、社交、参与娱乐活动的主要途径。但是,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新媒体时代,网络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建设上起到促进作用的同时,负面问题也随之而来。青少年是网络空间里最为活跃的群体。对于他们来说,这个虚拟空间成为了他们获取信息、情感交流与表达观点的主要途径。但青少年心理发展尚未成熟,自制力较差,网络素养不足,对外界信息的辨别能力有待提升,因此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人际交往和学业成绩都有着较大的负面影响(张元灏,周宗奎,2023),使得青少年更容易在使用互联网的过程中产生网络依赖,并引发抑郁、焦虑、社交障碍等问题,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基于此,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文件要旨,深化对新媒体环境下网络使用如何作用于中学生心理健康、如何预防不良影响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的探索与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二、新媒体环境

(一)新媒体环境的定义

新媒体环境是指在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背景下,通过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等新兴媒体平台所形成的一种全新的媒介环境。新媒体环境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生活、社交、参与娱乐活动的方式,并且也对人们的心理状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新媒体环境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还对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交方式和心理状态产生了深远影响。新媒体环境的蓬勃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便捷,加速信息传播,提供了更多的社交方式,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其中青少年在这种环境下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随之产生。

(二)新媒体环境的特点

第一,互动性。新媒体环境中。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平台来传递信息,共享信息。

第二,多样性。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生活、社交、参与娱乐活动的方式都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第三,即时性。新媒体环境的一大特点便是即时性,即收集、处理和传递信息的速度非常快,时效性强。可以将信息迅速传递给全球范围内的受众,体现了即时性。

第四,个性化。新媒体平台可以通过互联网算法针对个人的偏好进行个性化推荐,定制个性化的服务,进而满足人们的兴趣和行为习惯,带来更好的体验与感受。

三、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初中阶段的青少年正处于"暴风骤雨"的"心理断乳"期,在这一阶段,他们的生理、智力、自我同一性不断发展,人格逐渐开始社会化,都处于发展的关键期。由于初中生的生理变化较大,开始出现第二性征,性意识开始觉醒,心理社会性功能尚未成熟,正经受着青春期的严峻挑战。尽管如此,由于他们尚缺乏充分的知识经验,并且在社会生活体验上存在不足,这导致年轻人在面临人生中的重大挑战时,特别是在承受极大压力的环境中,更容易出现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如果在这个时期未能及时对其心理问题进行预防、识别、干预和矫正,将可能对其长远成长带来负面影响,甚至为成年后罹患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埋下伏笔(俞国良,2022)。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22年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提到:超过半数的心理健康状况问题源头可以追溯到童年及青春期。并且据2021年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健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生的焦虑检出率分别为12.3%、27.0%、26.3%和13.7%;睡眠障碍检出率则高达25.2%、17.0%、23.0%和23.5%(俞国良,2022),自伤、自杀未遂更是高达27.3%和4.9%(Xu et al.,2022)。而当代数字技术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更是让短视频等快餐式娱乐方式成为青少年新的抑郁风险来源(车广吉,2007)。

四、互联网使用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在新媒体时代下,互联网不断发展,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22年4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指出,互联网深刻塑造了青年,青年也深刻影响了互联网。到了2020年底,中国年龄在6岁至18岁的青少年网上用户数量已经飙升至1.8亿,网络普及率高达94.9%。该数据凸显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到现代少年儿童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他们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仿佛是他们的"第六感官"(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2)。在这批年轻的互联网使用者中,高达75.7%的青少年偏好使用手机进行上网活动。并且大多数青少年日常使用网络时间在2小时以上,其中在4小时以上的青少年占比高达39.04%,(赵鑫,张明,2024)。这些数据表明,网络已经成为了我国青少年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据《2021年全国青少年网络使用状况调研报告》透露,有将近五分之一(19.5%)的青少年用户自认对网络有着强烈的(一有空就想上网)或相对较大的依赖。"现在孩子们都有手机,有的甚至不止一个,社交媒体使用对他们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应该引起重视"。

互联网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个体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的影响。初中生正处于成长过程中的特殊阶段,他们的思维存在起伏不定、易被影响、易动摇、不稳定等特点。这个年龄阶段的中学生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会出现以下的问题:缺乏理性、健康的使用方式,无节制、过度使用网络,网络中的信息良莠不齐,中学生无法判断信息的价值与好坏,可能会在接触到不良网络信息时,产生过大的心理压力(黄恰恰,2020),甚至进行模仿性行为,导致价值观的偏离。长时间使用网络,可能会使中学生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而焦虑和抑郁又会进一步导致网络成瘾。黄恰恰等人(2020)研究结果显示,有接近一半(47%)频繁浏览短视频的大学生表现出了轻微至重度的抑郁迹象,且在这批学生中,有3%属于重度抑郁状态。此外,抑郁症状相对较严重的学生多数是那些每天投入2至4个小时甚至更多时间在短视频观看上的群体,他们将众多零散时间用于刷短视频。这可能是由于人们长期使用网络导致自我损耗,即在长时间的使用网络后,人们会感到疲惫、厌倦和焦虑。并且人们常常会在网络中寻求并获得满足感,网络的长期使用会让人们更难在现实中获得满足感,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网络长期使用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焦虑和抑郁

长期使用网络会使人们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网络中的信息过剩,中学生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接触过多信息,造成信息过载(万昕,2018)、思维混乱,进一步导致心理压力增大(陈峙,龚连元,2024;黄恰恰,2020)、产生迷茫、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研究表明,社交媒体的使用与抑郁和焦虑情绪存在显著的相关,社交媒体使用频率越高,抑郁和焦虑情绪也越严重(欧阳毓雯,2024)。黄恰恰等人在2020的研究发现(2020)已经有47%过度使用短视频应用的大学生用户有抑郁倾向,其中重度抑郁的用户占3%。众多研究表明,过度使用网络对于人的心理健康影响较大,会导致人们产生焦虑、抑郁情绪。这可能是由于人们使用网络的频率、时长越高,能够接触到的负面信息就会越多,从而导致了负性情绪的产生。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情绪表现为不稳定性和两极性,长期处于这种充斥着负面信息的环境下,心境变化起伏较大,情绪容易猛烈的爆发出来,进而导致了抑郁情绪的产生。其次,中学生思维还没有完全发展成熟,一方面如果他们接收到的网络信息与自己内心真实感受偏差越大,就会使他们更加焦虑。另一方面,个体之间在互联网空间和现实生活之间的适应出现了不一致,难以快速摆脱虚拟世界的牵绊,进而引起了自卑、焦虑、抑郁等一系列心理状态。

(二)社交障碍

过度使用网络可能会导致中学生沉迷网络,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甚至导致社交障碍。新媒体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社交平台和媒介,以便用户可以更加方便快捷的通过网络与人沟通和交流,然而,过度依赖新媒体可能会导致社交焦虑的增加(陈峙,龚连元,2024)。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来展示自己,包装自己,将自己希望的样子展示出来,以求获得认可和赞赏,但是如果与自己期望的结果不符时,就会产生自卑、焦虑等情绪。另外,网络的社交媒体会大大减少人与人直面交往的机会,难以体验现实生活中的情感,甚至不愿相信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和情感。例如,倾向于内向的年轻人较可能在网络这一虚拟领域内追求别人的肯定与慰藉,若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打击,就更可能向在线的社交环境求助以获得支持和抚慰(马玲娜,2015)。从校园人际交往来看,假使中学生因为学业表现不尽人意等问题,在学校中难以建立稳定的社交联系,他们可能会选择转向互联网世界去寻找情感的依靠和交往的慰藉(张元灏,周宗奎,2023),这样一来,可能会进一步影响他们在现实世界中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的能力。

(三)认知障碍

网络的长期使用,会使人们产生负性认知,主要表现为"自我欺骗"、"自我麻痹"等(欧阳毓雯,2024)。其中,"自我欺骗"是指一个人可能会假装自己很幸福或者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自己在生活中快乐的事情,从而引起他人的羡慕或模仿,但是这些信息可能并不是真实的。而"自我麻痹"是指个体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一些无意义信息时,会获得较高的关注度与分享量。对于中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人格社会化的过程当中,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就会不自觉的与自己身边的人进行对比,来确认自己是否很好地融入所在群体,来获得安全感和认同感。他们喜欢去探索新鲜事物,追赶潮流,他们会观察网络上同龄人的行为来进行模仿,但是网络中信息内容质量参差不齐,中学生还无法对其进行清楚的判断,对外界信息的 辨别能力还有待提升,很可能被一些不符合其年龄的不良信息干扰(张元灏,周宗奎,2023),盲目跟风,甚至习得一些不良行为。以短视频为例,在2022的研究中,使用短视频软件的未成年人比例超过60%。一些低俗趣味的短视频可能引起中学生的一些模仿行为,例如吸烟、喝酒、暴力倾向等不良行为。另外在短视频中出现的一些不正确、不恰当的价值观,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中学生的思想,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四)网络依赖

目前,中学生网络依赖、网络成瘾问题越来越多。2022年11月,共青团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联合发布了《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未成年网民中认为自己非常依赖(有空闲就要上网)或比较依赖互联网的比例为19.5%;近三成家长认为孩子存在上网时间过长的问题。网络的虚拟性和较大的包容性,对于中学生来说,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网络世界中的信息丰富多彩,娱乐平台和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满足中学生的猎奇心理,也能够让他们暂时忘记现实生活中的不愉快,从而更容易沉迷网络,产生网络依赖。

五、结语

当前,在数字媒体的浪潮中,网络技术急剧提升,已然转化为中学生的学习与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对中学生的教育以及生活方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尽管网络给学习生活带来了诸多方便,它亦带来了一系列的副作用。特别是针对正处于思维及情感快速发展期的中学生,网络的消极效应尤为显著。这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方面,容易引起社交焦虑或社交障碍;在情绪层面,青少年可能遭受焦虑和抑郁等消极情感的困扰;在认知层面,也可能发生认知功能的障碍或偏差;最后可能会导致网络依赖和网络成瘾。当前,国家对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予以高度关切,在这种情况下,各社会阶层有必要更加关心青少年心理健康,实现家庭、学校与社会协同育人的有效作用。促进中学生在理解与接触网络的过程中达到合理与正确的境界,增强网络对于学生的正面影响,并干预、减轻其潜在的不良影响,进而促进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