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

发布时间:2024-04-28 08:50:37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李汀
分享到:
链接已复制

语言是由音位、语素、词、词组、句子、篇章等构成的层级符号系统,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工具,文化则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文化价值观念构成的知识体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类思维的具体体现,文化则是语言的基础,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言。每种语言都对应特定的文化,文化观念会直接影响到语言的结构、交际模式、篇章修辞原则等等,因此任何一种语言的习得都不能局限于语言知识,还要兼顾语言交际的功能。

一、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价值

跨文化交流是提升我国外语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在韩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

首先,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韩语对于中国学生而言是第二语言,虽然是小语种,但也属于一门外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站在更广阔的视角、以更开放的态度和兼收并蓄的思维观察、学习、了解韩语知识。教师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融入跨文化交际内容,使学生即使不走出国门也可以了解到韩国的风土人情、文化特点,并引导学生通过对韩国的文化、礼仪、风俗习惯的了解,来提升应用韩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其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韩语语言技能知识理论性较强,对于学生而言比较抽象,单纯的理论学习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教学过程中融入跨文化内容,例如向学生介绍一些韩国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则可以降低语言学习的单一性、重复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最后,丰富韩语教学的内容,提升学生韩语应用能力。语言的学习是一座跨文化的桥梁,韩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跨文化韩语应用能力。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地融入韩国文化并适时地进行中韩文化对比,不仅能够极大地丰富韩语理论知识的教学内容,同时还能够拓展学生的眼界,提升学生文化自信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其韩语交际能力。此外,文化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准确理解韩语的语法结构、表达习惯等,而通过母语文化和韩语文化的互动,则能使学生真正掌握文化语言环境中语言和行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从而弱化母语在韩语学习中的负迁移,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将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冲突和碰撞最小化。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常见问题

虽然大部分教师均能够意识到韩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价值,然而实际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自身对韩国文化缺乏深入了解。目前在我国的外语教学体系中,韩语还属于小语种,很多高校的韩语课程开设时间较短,现有教师通常都出身于学术性高校,教师本身对于韩国文化的了解就相对不足;而高校针对韩语教师的职业培训相对薄弱,也未与韩国的学校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互访互学机制,导致教师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过程中出现力不从心的问题。其次,教学内容缺少拓展。语言无法脱离文化单独存在,然而实际韩语教学中,教师更侧重于语言知识的讲解,学生被动接受枯燥的理论知识,忽略了涉及到文化差异内容的拓展与延伸。比如韩语中的汉字词,与汉语系统中的意义、用法完全不同,但是汉字词的应用在主流韩语教材及实际教学中就涉及较少,这就从侧面说明了教师对韩语教学内容还缺少拓展。最后,教学方法单一。目前很多高校的韩语课堂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向学生单方面灌输韩语知识,整个过程由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教学方法单一,无法保证教学效果,再加之缺少必要的语言环境,导致学生的韩语应用可能存在跨文化沟通障碍。

三、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

针对韩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首先,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遵循渐进性、相关性、实用性等原则,语言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过程同样也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韩语教学中融入文化元素也要避免拔苗助长,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降低学生学习效果。相关性原则是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无法脱离语言知识的学习独立完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与语言知识学习同步进行。因此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充分挖掘韩语理论知识中的文化元素,在韩语课堂上融入韩国民俗及文化思想,加深学生对韩语知识的理解。实用性原则是指韩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应用这门外语与他人进行交流,因此韩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也要遵循实用性原则,选择对学生后续就业、发展有用的教学内容,比如韩国企业的企业文化、常见的管理模式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韩国企业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为学生未来进入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其次,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目前教学领域发展出来多种成熟、高效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韩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要根据课堂实际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及教学效率。适用于韩语跨文化教学的方法包括扩展法、展示法、讨论法等等,其中扩展法是指将韩语词汇背后的文化含义扩展开来,使学生真正理解词汇的应用语境,比如在学习“선물”时,就可以向学生讲解韩国人送礼的习惯、忌讳等,还可以扩展到象征文化类,比如韩国人搬家时送卷纸表示生活长久,这种语言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其更准确地理解理论知识。展示法是指向学生直观展示韩语语言知识中所包含的文化元素,比如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韩国的新年活动,或者鼓励学生尝试写一篇关于中韩新年习俗对比的小论文,对比两国的文化差异,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韩语写作能力。讨论法是指在韩语课堂上设计文化知识相关的问题,由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学生可自行分成讨论小组,用韩语输出自己的观点,对别人的观点做出评价等,这种讨论教学法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既能够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还能够促进其辨证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再次,提高韩语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韩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实施者,其跨文化交际能力会直接影响到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效果,因此高校要提高韩语教师队伍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一方面,要为韩语教师提供持续学习韩语理论知识的机会,我国很多高校的韩语教师都被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所制约,其知识储备侧重于韩语文学、应用语言等内容,缺乏对跨文化教育相关内容的了解,因此高校可以定期组织相关培训及文化交流活动,为韩语教师提供更多与韩国学者进行跨文化交流的机会,了解韩国当前的社会发展现状,最新的文化思潮等,再将这些内容融入到韩语课堂中,开阔学生眼界,使其对韩国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也可以与韩国企业、工作人员建立合作关系,为韩语教师提供到韩国企业学习、参考、交流的机会,使其更熟悉韩国人的思维模式及风俗习惯。另一方面,教师自身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国际化视野思维,充分认识到语言学习中文化的重要价值,在韩语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文化内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要积极改变自己传统的思维模式,在教学中不断尝试新方法、新观点,在韩语教学过程中充分贯彻跨文化教学的理念。

最后,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拓展韩语教学文化内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可以将互联网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拓展韩语教学的文化内容。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开放式问题:“你觉得韩国三星手机在我国市场份额下降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你是三星的市场营销人员,你会给三星手机的营销提出什么建议?”提出问题后,再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搜集资料进行分析,再概括出问题的答案。这类问题具有开放性,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讨论,也可以在线上通过发贴的形式与其他学生、教师进行讨论,并且线上互动打破了韩语课堂教学中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抽丝剥茧,更深入地了解韩国企业的企业文化、经营理念。不过需要注意一点,即教师要对问题给出解析,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比如上述问题,就是因为三星手机对中国消费者的心理、文化、偏好等因素了解不足,导致手机功能设计弱于其他同类竞争产品,从而使得市场份额不断下降等。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充分意识到,中国与韩国之间就连商业文化、消费文化都存在巨大差异,更需要在韩语学习中提升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提升自身的韩语知识应用能力。

总之,韩语作为中国学生学习的第二语言,与其他语言的学习一样,都需要建立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教学目标体系,一方面深化学生对于语言与交际的认识和了解,另一方面要提升学生的人文知识水平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从而提高其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韩语教学除了要向学生讲解语言知识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建立自身文化认同、语言认同和价值观认同的同时,促进学生文化批评意识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作者:王立群,渭南师范学院。

课题项目:渭南师范学院人才项目 “跨文化语境下的高校韩语教学研究 ”项目编号 (2021RC07)。

中国网官方微信
中国国情
网站无障碍